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33-238
我们正处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数字技术拓展了我们获取资讯的渠道、丰富了我们交流的方式,也改善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依托报纸、书籍、杂志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直接受到来自大众文化传播、外来文化输入和数字化娱乐推广的冲击。面对冲突和挑战,必须融合新媒体数字技术,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断开辟出新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世界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策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当前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体系的立体构建,将进一步彰显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传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以视觉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读图时代"报纸面临挑战。报纸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新闻图片将传统文字当家的版面"激活",同时图片运用要适当,从而既满足受众的"报刊视觉化"、"符号化"又无损阅读价值的需要。新闻图片叙事的空间共时性和视觉冲击力是优化报纸版面的有利条件。新闻图片的有效应用将助力报纸媒体"活"出精彩。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是记者和编辑。但新媒体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有害信息的传播和不良舆论导向提供了平台。由新媒体平台促发的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模式遇到了困境。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显得非常必要且十分紧迫。传统媒体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舆论环境变化,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报媒和新媒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媒体,其历史悠久。后者则是最近几十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迅速便捷特征的新媒体,势必要蚕食传统报媒的阵地。因此,报媒只有创新才能应对挑战,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沈正赋 《江淮论坛》2022,(1):149-156+162
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和领军作用使得我国的新闻传播工作呈现出超稳定的特征,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这种稳定性结构逐渐被动摇。新型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战略机遇中,要直面新媒体的挑战,善于遵循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舆论引导工作的手段、方法与策略,巩固和壮大新闻舆论阵地,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效度。  相似文献   

8.
陈菁晶 《理论界》2013,(5):191-192
面对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已经意识到: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报业已经走到了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传播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关头。德国报业在困境中发挥自身优势并借助新媒体特长,重筑自身的媒体价值,为媒体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媒体介入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作为传统纸媒的报纸的生存状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何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借助多种媒体,实现传统纸媒的更新换代,以迅捷的方式服务广大受众,通过对国内报纸的实地考察,结合大庆纸媒实际,提出新媒体冲击下纸媒自我救赎的多种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的危机,已经是学界之瘁和业界之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报纸在新传播生态中应发现自己的短板并重新审视传统价值,进而确认修正与坚守两大课题.Ⅰ传播是基于用户体验,以个体发挥和个性表达为主要诉求的,以互动、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传播生态.以Ⅰ传播为对标系,将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作为报纸的对标研究与学习对象,可以将传统媒体的危机从技术威胁论升华到生态共生论,既为“报纸的冬天”明确颠覆性的原因,又为报纸的修正找到建设性的方向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240-24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方式。在新技术推动下,新媒体实现了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模式实现了创新。传统媒体在发展中要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要借助新媒体具有的优势,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注重传播方面的创新,提升市场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从学理层面拓展到了实践层面。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进程及特点不仅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也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实践视野和普及面。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发生了重大改变,凸显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新挑战。根据时代发展和不同受众需求的改变,选择适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度传播方法是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陈林彬 《浙江社会科学》2015,(2):92-97,77,158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正异军突起并迅速构成为社会大众舆论的主要阵地。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网络发展的现状,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媒体观,对照现实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变革过程、传播规律以及现实的风险等进行分析,重新解读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媒体观。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异军突起,给传统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纸谋求发展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将从传统报纸的网络化、电子化入手,探讨传统报纸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李慧宁 《河北学刊》2023,(1):215-219
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蓬勃发展,引领信息传播进入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给处于“央”字号新媒体和商业聚合平台之间的“中间地带”的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更大挑战。作为宣传舆论的主力军,地方主流媒体应牢固树立视频化思维,着力推进短视频转型,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重心、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准心,积极探索“视频化、智能化、立体化、媒介化”的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传统主流媒体“破圈”。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公众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城市形象传播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期媒体给受众“灌输”信息的现象.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集合了更多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中,推动西南地区形象更加立体、全面的传播,应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形象植入式传播策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胡江洪 《学术探索》2004,(5):126-128
面对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介的冲击,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挑战。作者通过追溯网络媒体嬗变进程,比较网络与平面媒体差异,提出了网络时代平面媒体之一的报纸创新报道模式、张扬报纸个性、巩固和拓展传播平台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6,(10):61-66
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出现了诸如技术便利带来的学术传播全球化、定制化与实时化,传播与评价的大数据化、新媒体化;传播形态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等新特征,这对学术期刊的流程、运营、监管、形态与评价等都提出新的挑战。学术期刊若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并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切实以学术服务者的理念来推动自身功能转变,将会实现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传播平台重构。实际上,在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评价与受众共同参与建构的学术传播生态中,学术期刊作为传播者,本身即居于链接者的核心地位。强化学术期刊的这一地位,遵循关注学术需求,传播流程全程化;参与学术活动,传播过程开放化;拓展学术圈子,传播对象大众化的建构思路,才能真正建构起由学术期刊主导的学术传播平台,保持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影响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武欣博 《学术探索》2012,(6):110-112
个性化、即时化与低成本的媒体新平台对传统通信与媒体的格局和产业形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报纸销量锐减,报业巨头陷入困境,实体书店乏人问津。本文对移动互联新媒体报纸与传统媒体作了比较,并对对其如何利用、应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概念区别于传统媒体,并以全新的技术形态为基础。它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互动的传播理念,极大地冲击了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或许它将成为另一次历史机遇,电视媒体要想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传统媒介的自我优势,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中开拓空间,并积极转变自我观念,才能在大众媒介的竞合时代里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