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位置,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语言教学的一个目的,是一种交际活动。翻译应该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思维迁移,必须在理解之后,且语言知识服务于语言内容。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际交流的一种手段和过程,翻译时常会遭遇文化个性的冲突。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所造成的困难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文化意象理解的错位以及思维方式和认知视点的差异,则是影响翻译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翻译小议     
语言之所以能翻译,是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事物、现象的概念是相同的,翻译就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种概念,因此翻译过程可以说是概念的转换过程。凡搞过翻译的人都知道,对同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在于译者的母语表达能力,根本还在于对原文概念的理解。翻译是一种主观活动,是不同语言的思维转换过程。机器的翻译不能替代人的翻译,就是因为机器不能思维。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最直接体现,语言的结构特点是与思维方式的特点相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表达其思维的语子的结构和行文顺序也有很大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特点,转换句子结构。本文从英汉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翻译长句及句群时的四种句型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翻译的目的、翻译应使用的思维方式、翻译活动发展的过程、翻译成果的特点、社会对译作的承认和接受的方式等方面。针对译界现状,有必要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就是要强调重视翻译实践,因为只有翻译质量的全面提高才是翻译事业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6.
刘艳春 《河北学刊》2014,(3):243-245
在西方翻译研究中,有声思维分析方法以其科学性、真实性很早就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并且在翻译能力、翻译教学及译者培训等领域取得了建设性成果。本文从研究目标、受试选择和翻译要求、有声思维与对话基础材料、模型与经验知识、创造性翻译等视角,对翻译研究中的有声思维分析法进行了论述,以期对这一方法做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在翻译研究中加以运用,从而促进翻译研究方法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凌斌 《学术探索》2014,(6):138-141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文化所造成的思维差异和误解使公示语翻译失误频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译入语受众的文化心理,使公示语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在有效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体现公示语翻译的应用功能。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就杭州新景区的某些公示语误译或不规范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RIB(Respect-Innovation-Borrow Approach)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思维体现在隐喻和转喻的语言运作上。隐喻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品牌名称也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其命名和翻译也离不开人类的隐喻思维。品牌名的翻译体现了人们创造性地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文化不可译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虽然语言的共性、人类思维的相似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信息转化的可能性,但语言的独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使翻译有时无法进行。所以文化不可译性长期以来一直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化不可译性包括绝对不可译性和相对不可译性两种。其中绝对不可译性是无法消除的,但相对不可译性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哲学、美学、翻译学、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中西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的哲学、本质与渊源,探索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再现的认知推理过程、语篇美学、文化美学传真与灵感翻译的美学,提出语用学翻译的语用意义、语用价值的传递与思维美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拟声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但是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英汉拟声词有着诸多的异同。研究英、汉语拟声词,比较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辞格,并能对翻译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物比喻是英语修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容丰富 ,寓意深刻。本文从动物比喻的词汇功能出发 ,通过实例对动物名称在明喻和暗喻中的修辞功能作一浅显分析 ,指明它与英语文化和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有关法律方法的研究,普遍存在对逻辑真谛的诸多误解或曲解,逻辑形式并非就仅有一个三段论,也并非仅是人类已知的几个推理式,法律方法理应关注更多的已知、尤其未知的逻辑形式。并非复杂的案件不需要逻辑,并非涉及法律内容的思维就叫法律思维,法律内容的特征不能混同于法律思维的特征。当把法律思维跟非形式逻辑扯到一起时,须知"非形式"不是不讲形式,更不是不讲逻辑。法律方法至少应是对法律思维进行逻辑抽象的结果,逻辑抽象未必一抽到顶,是可以分层次进行的,用"分层抽象法"去审视法律思维,将可大大扩展法律方法的研究视野,使成就清晰、独立的法律方法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张丽丽 《河北学刊》2002,22(1):155-157
语言的形象美 ,是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和作家的思维方式所必需的。形象化的语言还易于加强读者的感受。文学语言形象性的实现也是以一般交际的语言为媒介的 ,语言均具有抽象性 ,但也具有指物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扩大语言的指物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根植于特定文化土壤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多形式的区别。将英语原文和该文本的汉语译文纳入比较范围,比照话题之间的时空、因果、转折、递延等四种主要的逻辑关系,探索英汉语之间表达逻辑连接关系的共同性与特殊性,以期有效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口头报告法对21名被试汉句英译时的动态思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思维差异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即源语的思维方式会对翻译结果产生负迁移。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字面意义的翻译,而且应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从而避免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但没有逻辑学——答马佩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思维形式即思维形态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狭义的思维形式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就传统逻辑而言,狭义的思维形式是用概念变项或命题变项代替思维形态中的具体概念或具体命题的结果。由思维形态构成的理论是逻辑思想,逻辑思想是从逻辑思维发展为逻辑学的中介环节。名辩理论的出现证明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不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有逻辑学。  相似文献   

18.
"矛盾"一词不仅包含形式逻辑中的"逻辑矛盾"的含义,而且也包含辩证哲学的"对立统一"的含义,即辩证矛盾。辩证矛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界限问题、矛盾与运动的关系和表述角度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也有实质性的联系:拒斥和清除逻辑矛盾是进行辩证思维的必要前提,准确把握逻辑矛盾律是正确把握辩证矛盾的先决条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思维方式对立,但形式逻辑思维法非但不与之对立,反倒是真正进行辩证思维不可违逆和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是科学理论创新的典范.他的科研思维方法令世人关注,对于渴望创新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更是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爱因斯坦从不迷信所谓常识的东西,而主张将其重新审核.正是这样,他突破了牛顿定律的局限,借助于演绎方法,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相对论;他做到了左右脑并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在几何学和代数的极其严密的演绎体系的启发下,开拓了他的时空观.他强调思维的作用、想象力与演绎推导的作用.他的科研方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创新必须从思维创新开始,思维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特别是重视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创造是一种人工性的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动机与兴趣、想象与直觉、感觉与思维、灵感与哲学、胆识与情结等人的思维感情心理因素是激发个人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