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语音信号的短时平稳特性,提出了一种二阶特征窗语音盲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联合差分相关矩阵白化算法去除有色噪声影响;用长度等于语音信号基音周期的等距特征窗连续分割预白化观测数据,在每个加窗的数据帧计算不同的时滞协方差矩阵。利用联合近似对角化时滞协方差矩阵集合得到旋转参数,最终达到语音信号的盲分离。该方法消除了有色噪声的影响,只需用到二阶信息就能很好地分离语音信号。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收集到带有欢快、愤怒、惊奇、悲伤的情感语句中,分析出语音信号的发音持续时间、平均基音频率、最大基音频率、基音频率的平均变化率、平均振幅能量、振幅能量的动态范围和第一共振蜂平均值、第一共振峰的动态范围以及第一共振峰的平均变化率等九个韵律特征。基于上述九个韵律特征,提出了3种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可获得基本接近于人的正常表现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3.
集群通信中的代数CELP语音压缩编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欧洲全数字集群系统(TETRA)声码器中的ACELP算法、结构及其技术特点。采用Chebyshev多项式准确有效地估算线谱对(LSP);采用开环和闭环分析相结合进行非整数基音搜索;采用代数码本结构作为固定码本,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频域更好地控制了激励信号的统计特性。ACELP在低于4.8 kb/s的码率下能获得较好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运用小波变换进行听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的原理,方法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次试验信号,经小波变换及相关分析后,可从带自发脑电干扰的信号中提取诱发电位信号。小波变换分析与传统的叠加平均方法相比,可减少试验次数,缩短检测周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语音信号中噪声特性的不同,该文将其中的白噪声和色噪声分别进行处理以达到较好的语音增强效果。对信号进行不完全希尔伯特-黄变换,从中得到含有白噪声的分量并进行处理,降低白噪声在整个语音信号中的能量;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将目标语音与色噪声进行分离,得到最终的目标语音信号。实验结果证明,该混合算法有很好的性能和降噪效果,提升后的语音信号几乎完全消除了色噪声的影响,并相对白噪声有很好的抑制,对于实际和理论模型的不完全吻合也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windows间频设备与matlab函数,设计了一种基于PC机的语音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进行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回放,还可以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实验显示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用于频谱分析、语音增强、语音编码或语音识别的实验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元音的发音主要采用传统的“感知定位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发音者的声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所发元音的音质不够稳定。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K.N.Stevens的语音量子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Peter Ladeforged的“齿背定位”和鲍怀翘先生的“量子定位”的概念,探讨一种新的英语元音发音方法——“基音-齿背量子定位法”。初步的教学实践与声学实验结果表明,发音音质相对更加准确稳定,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基频提取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是一个基础的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的技术在准确率和鲁棒性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水平。当语音是一个干净的语音时,大部分的基频提取算法的结果都很好,但是当语音中混有较强的噪声,或者语音是多个语音的混合,从而同时含有多个基频的时候,很多现在的技术都表现得不好。该文介绍了若干主要的基频提取算法,并对这些算法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矢量量化技术的说话人识别系统,在特征参数上,选用动、静态倒谱互相补偿,充分描述说话人声道模型,同时选用能描述说话人声带激励源特点的基音参数,以全面反映说话人特征。识别时,对三个参数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最佳的归一化联合失真进行判决。实验表明,对16人进行测试,当语音长度为2秒时,识别率高达96.8%。  相似文献   

10.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且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基于相似性检测的语音基频估计算法难以达到实时效果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相似检测机制的语音基频估计算法.该算法实时性好,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现代音系学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对汉语浊塞音声母清化的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汉语中古声母塞音分清浊,且不论是平声还是仄声,清塞音声母既有送气音,也有不送气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浊塞音声母均已清化,其规律是:平声字今读送气音,仄声字今读不送气音.对于这种变化,优选论的经典理论无法作出恰当的解释.比较标记理论是优选论的最新进展之一,运用这一新的方法,可以为汉语浊塞音声母的清化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人们研究《元声韵学大成》一书的声调会发现,此书具有平声不分阴阳、全浊上声字变成浊去和清去、入声音节结尾辅音已有混同等特征。这些声调现象都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状况,因此可以说,《元声韵学大成》是一部反映时音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相关向量机和高斯混合模型的说话人识别算法的模型和特征空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一些基于语音帧的说话人识别算法相比,该算法将GMM算法作为底层的语音特征提取,从而实现对语音整体上的处理,对常用的两种语音特征美尔频率倒频系数和瞬时频率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该算法充分利用了相关向量机的所提供的高泛化性、核函数功能和结果的高稀疏性。基于Chains和AHUMADA两个专门用于说话人识别的语音库的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减少相对误差和减少计算量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团风方言的入声是以 2 13的调值形成的一个调类。古入声字在团风方言中 80 %以上念入声 ,近 2 0 %出现归类异变即派入其他五声或存在涉及声调的异读。这些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内因有浊音清化等 ,而外因则主要是不同时期武汉方言的影响。文中对各类古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大致时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认为团风方言入声的范围受权威方言的影响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蒙古语音调层面上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和相对完整的音高变化模式,即音高曲拱。其分布特点为:在音高重音之前,呈逐步上升趋势;在音高重音附近,达到峰值;在音高重音之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一般延续到韵律短语的结束位置;2.音高曲拱与韵律短语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其中,音高曲拱是韵律短语的音高表现形式,而韵律短语是音高曲拱的作用域,决定着音高曲拱的实现范围。根据音高曲拱可以把一个语句切分成一个或若干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韵律短语;3.音高走势的突变可能是引起语音间断(停顿)的重要因素。因为韵律短语边界往往位于音高由低变高的拐点位置。音高曲线的这种急剧变化,为我们的韵律短语切分工作提供有效的声学线索;4.蒙古语韵律短语的平均长度一般为5个音节,2.5个词语,与汉语普通话韵律短语平均长度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例给出用节距法测量平面度误差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关计算方法,改进了通常按独立测量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基于矩阵法的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学普通话时声调容易产生的主要问题有:阴平调值过低,上声起点调值偏高,四声调值域相对较窄,缺乏变调概念。对此,可采取如下克服的方法:习惯将声带放松,在语流中把声调的相对音高化作绝对音高,掌握语调的基本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掌握如下评分标准:单音节字词的声调调值未发成标准值应视作缺陷或错误,双音节词语、朗读及说话部分的声调调值可作为语流现象处理;判断声调的错误和缺陷大致以调形为界较为可行;次轻音的尺度有必要放宽。  相似文献   

19.
英语音高与英语语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高在英语语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高是表现语调的最基本要素,而语调则被认为是英语口语的灵魂。英语的语调模式是无限的,因此,研究英语语调群中核心调的音高变化和话语的整体语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江阴方音近百年间变化较大。本文从声韵调方面对其语音的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井通过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和对众多历史资料的比较,发现该方言中的某些语音要素有明显的简化、合并的发展趋向。其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减少、部分浊音声母的消失或混读、后鼻音的改变以及尖音、团音的逐渐接近等方面。文中还就两字组连读变调对现代汉语申述宾结构的词和短语的区别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