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高校师德建设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专业素质考察,轻师德修养评定;重眼前“经济利益”,轻长远“社会效益”;重外在规范要求,轻道德内省作用;重道德说教,轻道德践行: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把握高校师德的本质特征,找准师德建设的着眼点,营造良好师德氛围,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内化,从而逐步建立起师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建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长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高校师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加强机制建设中,教育是基础;规范、评价是关键;示范、激励是动力;制度、监督是保障。同时,高校师德建设机制还必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师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和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必须切实重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深化对高校师德内容、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拓宽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现状,系统性地分析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倾斜;功利倾向抬头,育人意识淡薄;职业素养弱化,科研道德欠缺;师生关系冷漠,服务意识不强。从主、客观方面深入剖析了原因,结合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师资队伍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策略,建议从把好入口关、打造师德师风教育终身制、改革和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奖惩并行等方面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丽  李日辉 《理论界》2006,(9):90-91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从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看,师德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为此,本文从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师德建设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围绕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并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师德体系  相似文献   

7.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高校教师队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工作及基本措施等方面来探讨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学术研究实施量化管理是造成“量化模式崇拜”的直接诱因。改革和完善高校学术体制建设,一是高校教师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学术道德;二是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符合各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重视学生在学术体制建设中的广泛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高校辅导员的育人理念,揭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一套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这种状况必将导致辅导员道德的职能和作用发挥失常,进而会使师德失去意义并变成无生命力的东西。因此,构建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应该从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职业道德评价的考评激励制度、规范职业道德评价的网络准入机制、构建"双能型"职业道德评价模式、发挥校本文化的职业道德评价功能等方面来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君 《理论界》2012,(9):189-190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实践出发,特别是要立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系统思考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做法,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以推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离不开教师的作用,这是由教师在高校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影响所决定的,同时又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在包含了师德师风建设,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所以,在高校廉政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发挥教师在其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及示范作用,加强清正廉洁教育,构筑高校预防腐败的精神堤坝,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参与现代大学治理是高校教师的法定权利,这一法定权利的享有与行使是关涉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问题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教师参与"的内涵与外延上都存在原则性纷争。"教授治校论"者认为高校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管理权的范围应该涉及全校事务;"教授治学论"者则主张将高校教师的管理权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其他事务不予干涉。笔者以为,当前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权力配置失衡,学术权力缺乏实质性的话语权,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现代大学理念,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的权威地位,构建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实行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教授治校。这应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持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9所“985工程”著名高校学术道德规范文本的比较分析,发现各高校在文本的主要内容、适用对象、机构设置、处理程序和力度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特别是这些高校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在适用对象、问责程序、可操作性、透明度、参与度以及救济机制等方面的规定还存在问题。为了完善学术道德规范文本并加强学风建设,各高校应该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制定的沟通交流,从学理上理清学术不端的形式和范畴,建立科学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评鉴标准,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制定严密规范的问责程序,鼓励学术活动中广泛参与和监督,积极推行第三方调查问责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健全问责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师德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着重业务、轻师德的问题,影响了师德建设的效果和师德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促进师德回归,建立科学完善的师德评价制度,以制度刚性保障师德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师德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依靠传授师德的传统方式已经无力援救师德滑坡,甚至危及良好师德的生成。教师团体内部因约形成师德规范,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提供践行师德的标准,而且促使道德义务养成,彰显师德约制失德。教师个人内心的善与外在师德规范的善合一,自觉遵守规则和不断追求人性卓越。教师师德的建设过程起于师德规范制度而终于教师德性,起于教师的个人道德而经过师德,最终上升至教师师德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王兆旭  胡玲翠 《学术探索》2013,(11):143-146
历史比较法为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教师教育大学化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走综合化之路、做好学科准备、形成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处理好借鉴他国经验与本土经验问题是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功利性是大学的固有属性,两者不可分割且内在统一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之中。大学的学术性本身就蕴涵着功利性,大学的功利是学术的功利而不是其它。大学的功利性是对学术性的维护和保障。大学的学术性与功利性及其内在统一关系启示我们:深化大学改革必须确立以学术为本、人才为本的大学办学理念,要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处理好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大学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当前,体育教师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健全和完善。高校绩效评价下实现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应完善教师教育制度,重视教师的自我内在激励,强化外部环境的支持,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完善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徐绍华 《学术探索》2012,(4):162-166
对腐败一词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人们对高校学术腐败的认知差异。高校学术腐败的判定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滥用为标准。学术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高校学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校必须以教育清腐为前提,以制度防腐为根本,以管理抑腐为重点,以环境净腐为保证,才能取得学术腐败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13,34(1):75-82,105
力破旧教育弊端,以图新的现代教育建立的著述目的,不仅体现在鲁迅的译著中,还体现在他创作的诸多涉及到塾师、教师形象和教育的作品中。这些作品在对传统教育方式弊端的批判中,深蕴对新的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呼吁;在对为师者品德和学术水平低下的针砭中,融入对身正学高教育家型的教师的期盼;在对旧教育观念和科举制度的批判中,饱含对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制度的推崇。鲁迅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对教育之魂、教师人格及其学术追求,作出诗意的展现,他是内心充满现代教育理想之光的批判者。这些作品可谓是鲁迅作品中的"教育诗",对当代教育和文学创作都有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