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的。文章对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双语人以及文字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语言观。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关于汉语的政策和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文章还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汉语语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进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语言规划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胡坦 《中国藏学》2012,(3):212-214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周炜教授历经多年多地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综合探讨少数民族语言权益保护的学术著作《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权益保护——关于西藏语言立法、管理与教育的调查研究》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其研究对象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空间领域触及欧亚,研究内容从法规政策到实践经验,研究方法科学系统而规范.  相似文献   

3.
越南是一个有54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发展面临的困境,越南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探索实施包括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在内的三种双语教育模式,以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个双语教育试点项目,从教学生态的视角反映越南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民族语言文字是构成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西藏民族语文工作的实践情况,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实际,制定学习、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方针政策以及立法的过程,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民族语文工作的一贯重视及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同时依据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汉语文和各少数民族语文共同发展并构成了我国多元性和多样化的文化,阐明了做好民族语文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在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即少数民族主体性的缺失与研究单位弹性的缺乏。如何科学地制定双语教育政策,纳日碧力戈教授建议:第一,在双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平等的生命体之间的对话;第二,在双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有’而能‘超越’"的思想处理生命体之间的平等性和族群之间的差异性;第三,在双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要通过领会语言人类学中"符号"和"指号"之间的关系来处理大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第四,借鉴解释人类学家格尔茨的"model for"和"model of"的观点确立少数民族在双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我们对西藏的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中国有几十个民族,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但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行政机构中少数民族干部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百分之六。至于说“文化大革命”使少数民族受到损害,这种现象不能表明我们歧视少数民族。那时不仅损害了少数民族,受害最大的还是汉族,大多数老一辈的革命家都被打倒了嘛,这些人几乎都是汉族嘛,包括我在内。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拿西藏来说,中央决定,其他省市要分工负责帮助西藏搞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已整整三十四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也已二十周年。回顾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同时分析和总结西藏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对于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做好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拟对西藏历史新阶段与党的民族政策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少数民族文字政策中,前章第二项对基本方针做了叙述。为了进行语言调查、对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改革不完备的民族文字,195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设置了民族语言研究组。并在1951年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开发语言教材等为目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随着语言政策的进一步发展,1956年把语言研究所民族语言研究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藏民主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民主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文章主要针对研究中的几个薄弱环节作一点探讨.一是西藏的民主改革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主改革的关系问题;二是西藏和平改革的缘起和社会渐变;三是西藏民主改革的理论创造与政策的特点;四是从世界人权史看西藏的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形式,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理念的认知,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权理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族政策.中国的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理念,是较好地解决民族问题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清朝在利用藏传佛教治理蒙藏地区的过程中,既继承了元明两代的宗教政策,同时又根据西藏的实际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政策。文章就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作了介绍和分析,旨在使人们对清朝藏传佛教政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民族经济政策是整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民族经济政策,有助于正确认识民族经济政策制定的理性逻辑,正确认识我国民族经济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闫兴 《世界民族》2020,(2):72-83
本文以欧盟11个国家的18个右翼政党及26个极右翼政党难民政策为样本,考察难民政策在欧洲右翼政党竞选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近年欧洲右翼政党群体性崛起提供解释。由于难民涌入增加了欧洲社会负担和不安全感,主流政党处理难民问题态度消极,难民融入政策效果有限。通过强调紧缩的难民政策,右翼政党充分调动了民众不满情绪影响选举结果。经分析可知,难民政策对右翼政党选票的增加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新疆剿匪斗争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 2 0世纪 5 0年代初期新疆剿匪斗争中我党的民族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当时新疆的匪患主要是一些封建牧主、部落头人 ,他们胁迫许多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 ,利用宗教作为掩护 ,具有很强的蒙蔽性。人民解放军在剿匪斗争中 ,根据新疆匪患的特点 ,正确运用党的民族政策 ,使剿匪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并为党在新疆实行一系列社会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e cross-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immigrant subjective well-being remains an understudied field,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link between institutional settings and individual outcomes. We approach this gap by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policies regulating immigrant integration for life satisfaction. Immigrants’ status and life chances depend on the inclusiveness of integration policies in forms of rights given to immigrants in the receiving country. These policies differentiate immigrants from natives: exclusionary integration policies understood as social boundaries should result in lower levels of well-being. We also consider an alternative policy type (i.e. multicultural policies) as well as symbolic boundaries (i.e. natives’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nt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national citizens, EU citizens and third-country nationals (TCNs). Results based on up to five rounds of data from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indicate that in terms of life satisfaction only TCNs profit from inclusive integration policies. Furthermore, while political multiculturalism does not play a role, we find that EU migrants appear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natives’ anti-immigrant attitudes. Policy-making is more important for TCNs, while a migrant-friendly opinion climate is more important for EU migrants. These findings are robust to controlling for unobserved time-constant country heterogeneity via country fixed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和优化民族政策是加快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根据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加强对民族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sequences of Donald J. Trump’s anti-Muslim rhetoric and policies vis-à-vis his travel ban on Muslim immigration experiences. The paper looks at the impact of Trump’s and like-minded European leaders’ Islamophobic rhetoric and policies on dominant cultures, public policies, and assimilation of Muslims in the U.S. and in Europe. The review correlates said rhetoric and policies with public attitudes about Muslims, the rise of hate crimes and violence against Muslims, public policy changes, and assimilation (including civic engagement) of Muslims. The paper contrasts the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and responses of Muslim and non-Muslim communities in the U.S. and Europe. It concludes that U.S. and European Muslims retain overall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their new home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and are politically engaged against the rise of anti-Muslim xenophobia, which varies between America and Europe,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histories, cultures and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鉴 《民族研究》2003,(6):33-41
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是国家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教育政策范围与结构 ,它包括民族教育质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民族教育课程政策、民族教育经费政策、民族教育教师政策和民族教育学生政策等六个方面。这些民族教育政策又与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 ,经过民族教育政策长期变迁的实践证明是科学、正确和有效的 ;从理论依据来看 ,它同时兼顾了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教育问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关凯 《西北民族研究》2003,25(2):116-126
本文试图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在殖民主义兴起后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进行整体性描述和理论分析,从中探讨各种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与社会整合的影响,同时也试图总结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做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尝试的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ty polici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is mostly a result of a voluntary engagement of companies. When interested, they decide about the ways and goals of such policie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inclusion of staff with a migration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specific situation in which public authorities offered support and resources to companies in order to develop diversity policies. I present a first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dynamics of the Brussels Diversity Plan, a policy instrument launched in 2007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city-region of Brussels. Building on the theoretical tools of the political sociology of public policies, I use qualitative material (interviews and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to explore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n three private companies. I show that public authorities can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developing diversity polici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through incentives rather than constraint. Yet, the room for manoeuver offered to companies leads to important variations regarding how processes unfold and the results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