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义利观”是孟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明辨“义”与“利”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还事关个人之行为及道德准则.在西方思潮冲击下的中国社会,“义利观”的内容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却并非凭空而来.民国学者对义利观的诠释,仍是承继中国传统学术思路.原本内化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义利之辨”,在新旧不同的诠释之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及判断标准,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国人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孔子认为"义"首先包含道义,其次应包含义务。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应当"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义利关系问题是儒家伦理的基本问题 ,特别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来 ,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 ,其一直居于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的主导位置 ,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过积极而又复杂的作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对儒家义利观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得失给以较深入地分析 ,对于全面正确地看待儒家义利观 ,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新时期的义利观建设有显著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孔子的义利观,即是孔子在义利关系方面的思想,也就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态度、原则。长期以来,学术界笼统地把孔子的义利观归纳为“重义轻利”、“贵义贱利’。认为孔子重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卑视经济利益。其根据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史记·孔子世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论语·问宪》)等有关论述。这是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5.
说起经济来 ,人们对孔子和儒家多有误解。总以为孔子及儒家的思想、主张 ,只是“治国、平天下”,协调人际关系 ;谈经济不多 ,至多有些爱民思想。其实并非如此。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涉及经济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其后继者 ,两千年来更在这方面有不少发挥。近日中国文联出版社新出戢斗勇著《儒家经济伦理精华》,向人们揭示了有关儒家经济伦理的许多问题。儒家经济伦理的主题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义与利、本与末、人与我、我与物等各方面的关系。怎样按照儒家的基本观点来评价、对待和处理好这四大关系 ,通过研究这些关系达到利己不损人 ,用物不害物…  相似文献   

6.
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一直推崇“贵义贱利”;然而,梳理先秦诸子“义利观”可以看出先秦各家并非都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即使儒家也要具体分析,还要看到其时代演化。  相似文献   

7.
儒家伦理与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目前有关儒家伦理与海外华人经济发展关系探讨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进而深入分析了儒家伦理在海外华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论述了儒家伦理能促进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其自身必须实现义利观的核心转换。海外华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古老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正确义利观的重要论述,业已成为我国外事工作的重要价值导向。这一科学观点的形成,是一个以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为理论之基、以中国传统义利思想为文化之源、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伦理智慧的演进为历史之维的建构过程。在理论之基上,习近平关于正确义利观重要论述继承了国家利益观、国际主义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道德和正义原则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向当代形态的转换;在文化之源上,习近平关于正确义利观重要论述科学地把握传统义利关系中“义”“利”的价值定位,实现了对传统义利思想的超越;在历史之维上,习近平关于正确义利观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义利观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伦理智慧的演进发展,实现了义利关系由国内战略向国际战略的视域转换。  相似文献   

9.
赵璐博士的<中国近代义利观研究>一书2007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赵璐博士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中国义利观的近代转型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儒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有关义利关系论述的系统分析,认为儒家关于义利统一的思想对当前市场经济伦理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儒家义利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产生的和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义”是指道德原则规范,“利”是指物质利益。义与利的关系,涉及到道德原则规范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儒家、法家、墨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许多宝贵的积极合理因素。其中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最为全面、深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总结研究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批判继承它的…  相似文献   

12.
在对孔子义利思想既往的考察中,人们普遍认为孔子在义利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重义轻利。其实,孔子并非是只要义而否定利,而是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以义制利。正确理解和客观阐释孔子的义利观,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应明确利是义的前提和基础,把人民之利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人们的求利行为,树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义利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儒家伦理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儒家伦理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以仁、义、礼三者统一、人性论、义利观、道德修养论、以德治国等方面为一体的完整的体系。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初步确定了注重伦理道德的儒学思想史特征,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代是个新旧秩序转换剧烈的时代。贫富分化导致当时社会经济与意识(道德)关系的错位。生逢其时的孔子力图从人们的内心修养下功夫,推动社会由盲动走向理性,由无序走上有序的礼乐轨道。其义利观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辩证关系,剖析孔子义利观在处理社会贫富关系上所体现出的现实功用性,来揭示孔子的义利之辨是时代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5.
儒家和墨家在义利问题上持义先于利、重义轻利和私利服从公利的观点。儒墨义利观中义以为上的伦理价值取向、义然后取的取利价值标准和义是利之本的义利价值辩证关系的伦理价值特点,对和谐社会建设中个人、国家公务员群体和企业处理好义利关系,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伦理价值追求和依此价值标准行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家作为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对义利关系持有独特的观点。法家义利观以人性好利自私为立论基础,主张利以生义、以利为义、以法制利,以法为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作为法家的指导思想,法家义利观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某种参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浅谈颜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旧体制的转换和利益关系的广泛调整,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需要重新调整和定位,其中包括对义利观的定位与认识。义利观就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和物质利益的观点。“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利问题向来为思想家们所重视。自先秦以来,围绕义、利关系发生过几次义利之辩。就老子的义利思想来看,由于作为其立论基础的"道"、"德"有别于儒家道德的人伦性,具有鲜明的自然性特点,因此,老子的义利观在路数上就显示出与孔子很大的不同。笼统地认为老子"义利俱轻",否定义和利,乃是忽略了老子道德的自然性这样一个立论基础,是以孔子及其儒家强调人伦性的义利观标准去衡量老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方式是影响员工偏差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已有文献对伦理型家族企业领导与其下属偏差行为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其作用机制更有待在中国情境下进一步探讨。在问卷调查民营家族企业领导及其下属所组成的160份配对样本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方程(SEM)模型探讨伦理型家族企业领导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伦理型领导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及人际导向偏差行为显著正相关,道德身份与情绪耗竭在伦理型领导与偏差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的启示在于:在民营家族企业中要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家族企业领导者既可以通过塑造符合伦理规范的领导方式,也可以提升员工道德身份感,并减轻员工压力,从而减少偏差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伦理学视角与基因技术伦理原则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伦理和责任伦理的视角揭示了伦理学由关注个体伦理行为到社会伦理行为研究的现代转向,阐明了现代伦理学的核心是"正义、正当、规范"的观点,并深刻地剖析了"正义、正当、规范"的伦理意蕴。在肯定基因工程技术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引发的深刻的社会伦理问题,并以发展伦理和责任伦理的视角建构了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原则及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