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近年来,民族地区农村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形态。但随着民族地区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等问题。例如,特色农业发展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残留地膜;农村生活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特色农业发展所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农村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可通过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建立立体生态农业和循环发展的模式、建构"政府—企业—科技"一体化统一防治链条、"合村并点"等措施来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及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制度上解决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现实根据、核心内容和实现保障,是有效建立和实施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根据是实现民族地区在缓解贫困中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根据是环境建设和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原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可以设计为静态框架结构和动态实现安排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类生态经济问题的威胁,以农村为中心的生态破坏,已成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农村生态经济环境恶化的态势,则主要表现在占国土总面积60%以上的民族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它严重困扰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膨胀、生态破坏和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局面。严峻的现实,唤醒人们的警觉,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的生态经济问题,将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转移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上来。本文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借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成败,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发展动力.从法律制度上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补偿与投资教育、培训技术人员等智力补偿结合的回馈方式,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少数民族科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必须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但是,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制约西部生态环境效益作用发挥的最大阻碍。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资金紧缺的问题,而且可以成为社会运行环境成本降低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对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对西部民族地区实行生态补偿的框架,讨论了生态补偿融资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湖南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提高其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的关键举措。结合湖南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了湖南民族地区的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特征,提出了基于“两山”理念的湖南民族地区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即:加强空间联动,优化民族地区空间布局;创新扶贫方式,构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力度。同时,提出了湖南民族地区国土空间规划路径:加强“三生空间”管控,转变依靠资源型致富的传统思维;创新生态治理方式,构建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系统整体保护,有效提升空间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针对云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必须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和地区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切入口,首先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在我国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指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祖国边疆稳定、生态可持续性及资源合理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次讨论了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发展缺口”的扩大、贫困、区域开发成本高、资源的非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最后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人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等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党和政府70年来一直想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建国7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从向自然进军发展经济,到兼顾环境保护,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得到全面系统的建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各民族地区也结合当地实际,建立了符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点的环境保护政策。但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更高目标看,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后,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教,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构建全域生态平衡系统;创新运用市场经济方式,拓宽环境保护资金来源渠道;推动政策向民族地区再倾斜,足量落实生态补偿费用;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从严开展监管执法,督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社会抵御环境公共风险的公共产品,其供给必然要求政府公共财政的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乃至于全国生态屏障的主体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考察政府财政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撑状况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业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资源的过度开发 ,加之长期形成的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使西部地区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的负反馈效应不断加剧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与实施中 ,西部农业要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进程” ,走现代化和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实现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意识淡薄、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大农业观念、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与市场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分析辽宁省可持续农业及其各子系统发展的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协调度,以综合性评价辽宁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6~2005年,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社会稳步持续发展,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系统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但辽宁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速度非常缓慢、系统发展的有序性差和系统内不协调性的增强,这将会对辽宁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以实现辽宁省农业长期稳定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与世界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接轨,这是从世界农业漫长的历史道路中摸索出来的农业持续发展正确方向。发展、完善和丰富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使其与世界持续农业的大趋势相适应,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集约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文明而至的全球生态危机,促使以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兴起。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定义以及自然主义类、经济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延伸定义作了简要综述,提出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即环境稀缺论、环境价值论、"时空公平"的区域层次性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观等,总结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定义共同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6.
都市农业与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计划经济年代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和城乡的偏向、财政偏向的体制则是酿成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根源。都市农业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已在一些发达地区蓬勃兴起。本文针对我国出现的“三农”问题,分析了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探讨了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总结了都市农业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作用,研究了以杨凌示范区为代表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并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入手,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上游是四川省乃至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林草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概述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地貌不稳定性、人口过度增长、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最后提出了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增长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综合改良措施,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体系,加强法制监督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科技农业,化解农业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科技农业就是将高新技术融入到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能够解决资源短缺、农产品安全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及农业竞争力等问题.关键要明确突出重点,着重加强"三大科学研究",实施"十大工程",培养"七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低碳农业理论分析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抉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应当积极响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低碳农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约束,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低碳农业的基本概念以及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低碳农业与其他农业模式的区别,较为系统的分析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面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在坚持“高效、优质、高产”、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的基础上,面对农业发展新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应积极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新疆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性缺水与结构性缺水并存,产业用水结构不合理与低效利用同时存在,过度开发与生态环境需水严重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该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控制农业种植规模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构建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战略转移,实现产业用水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