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析绿色产品的适用消费群体和营销方式,基于自我建构理论,选用绿色酒店广告作为材料刺激物,研究了广告诉求(利己vs.利他)×自我建构(独立vs.相依)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具有交互作用,具体而言,独立(vs.相依)自我建构消费者对利己(vs.利他)绿色产品广告诉求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更高,相依(vs.独立)自我建构消费者对利他(vs.利己)绿色产品广告诉求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更高;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的交互作用是通过效用感知作用于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达成的,当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相匹配时,消费者若拥有更强的产品效用感知,就会引发更高程度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由此,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广告诉求方式来匹配消费者的自我建构类别,并将宣传重心放在效用感知上,以提升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2.
好的广告必须能够深入人心,贴近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选择一种好的广告诉求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运用合适的广告诉求方式,才能使得广告发挥最大的宣传作用,说服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根据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运用实验法,研究了广告诉求(理性/感性)及产品类型(人文/自然)经自我建构(独立/相依)调节后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相较于理性广告诉求,感性广告诉求更能引发消费者的旅游意向;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旅游意向不存在交互作用,情绪反应在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兴趣唤醒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产品类型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自我建构发挥了调节作用,情绪反应在产品类型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旅游意向的影响中也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兴趣唤醒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时,应注重广告的情感表达,充分考虑旅游产品与消费者的匹配度,并重视消费者的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4.
理性诉求是广告中常用的一种诉求方法,这种方式通过在广告中阐述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具体利益或产品的优点好处来劝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在理性诉求广告中常用的说服方法有实证式、比较式、问题解决式、原理阐述式、效果展现式。每种说服方法都有各自的说服特点和说服模式。理性诉求广告通过各种说服方法的运用增加了广告的可信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尝试将市场信号理论应用于厂商和消费者层面,基于信号反应过程模型和心理学领域的ELM模型,以随机抽取的在校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诉求明确性和品牌知名度两个方面对广告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诉求明确性与品牌知名度对消费者都存在显著影响,广告诉求的明确性能弥补品牌知名度的不足,品牌知名度则可能会削弱广告诉求的作用.该结论对企业发布更加有效的广告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传播同文学、新闻等学科领域一样都存在“叙事”问题 ,广告文案中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等类型。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广告内容真实感强 ,对消费者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感染力。第三人称视角不受视域限制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广告信息。因此 ,情感诉求广告适合选择第一人称视角 ,理性诉求广告可考虑第三人称视角。  相似文献   

7.
俄语广告文本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符号化过程亦即信息诉求和信息传递过程。本文探讨了俄语广告文本赖以依存的信息诉求心理机制和潜在消费者反应的心理模式。根据认知、感觉和行动三个不同变量的变化阶梯,分析了俄语广告文本中以不同诉求点为中心的情感诉求方式、理性诉求方式和情理诉求方式,以及俄语广告文本信息诉求的四种匹配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成功的汽车广告的诉求主题、表现策略,指出:抓住时代需求,消费者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决定诉求主题和表现策略才是广告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9.
广告定位源于产品定位而作用于消费者心理,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于把商家的战略定位通过广告诉求有效地传播给目标受众。本文对广告定位内涵、广告定位的基准、广告定位的转换、广告定位的影响因素以及广告定位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商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利剑之一的广告,如何能够打动、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是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广告设计中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展开研究,说明广告设计内容只有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才能创作出更具有实效性的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诉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古典修辞理论和西方现代修辞理论为指导,结合传播学、交际学、广告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用具体的广告实例对这三种主要诉诸手段加以分析,以加深对劝说诉诸理论的理解并对广告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手机短信形象广告与一般手机短信广告在目的、内容、性质和发送对象上有较大区别。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类型主要分为公益信息型、宣传沟通型、礼仪服务型及其他类型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热点、群众生活、公益信息和社会组织自身信息等几个方面。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形式设计要短小精悍、生动引人、把握社会公众心理、灵活运用多媒体和坚持科学广告等。手机短信形象广告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与传统媒体结合,掌握发送时间,控制成本,重视意见反馈,等等。  相似文献   

13.
明星做广告代言人在中国的广告界成为一种流行的现象。它不仅活跃了沉寂的中国广告界,而且肯定了受众在消费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近几年明星代言产品所引发的法律纠纷让中国民众对明星广告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产生了质疑。但令人困惑的是,在中国掀起巨大风波的明星广告,至今依然以牛市的姿态涌现,这便迫使人们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本文就广告信息中的两个主体:作为传播者的明星与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以及他们的传播意识与消费意识进行一定的探究,而关注与评价的焦点主要锁定在消费者及其消费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广告产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广告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平衡与互动,公益广告正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广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责问。公益广告凸现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伦理规范,是广告伦理价值的重要体现。政府、企业、广告媒体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加快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强势广告语言模因之形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因论中,模因学家将广告这一不断在人们大脑之间复制传播的复制因子视为一种模因。而那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经典的广告往往被认为是强势广告模因。文章以模因理论为基础,从强势模因的特点和传播的过程这两方面来探讨成为强势广告语言模因的形成要素,希望能够为广告人如何设计成功的广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引起顾客注意、激发兴趣、购买产品的目的,广告总是在语言表达上下足功夫,语言变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笔者主要从8个方面分析了英文广告语言变异现象,认为语言变异在广告中是广泛使用的,并且也是有其目的的。词汇、语法和语义变异是广告中最常用的3种变异形式。如果变异被很好地使用,它会吸引读者关注这个广告甚至诱使他们购买产品,而过度使用变异则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彊村被近代词坛尊为清季词学之大成者,其词学吴文英,又学苏轼。以微言寄托忧国之感,柔厚而深涩,意隐而不露。在意象锤炼方面极意求工,特别注重借特定物象来抒发幽深之情。又注重词境创造,一些写景之作,或由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彊村性灵高洁,襟抱冲远,其词冲淡醇雅,格高意远,词品极为高致,不愧为结穴千年传统词的殿军。  相似文献   

18.
广告有正效应,所以投入的广告费是值得的。广告有负效应、零效应,于是造成白白地浪费。不当广告,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会使得其产品的社会认同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个人博客数量以几何基数增长,但从个人博客上发布的广告来看,博客广告还只是停留在把传统的网络广告搬到博客的初级阶段。随着博客技术的发展以及博客网站在博客广告领域的不断前进,其不断优化的功能将给广告主提供更好的平台。当广告朝着"窄告"发展,当博客朝着"圈子"方向发展,二者必将在某个领域找到契合点,从而提升博客作为广告载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理性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极度理性的,人的情绪和感情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但研究者在研究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以此假设为前提的数学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许多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因此,大量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人们的心理、行为角度出发,考虑人的感情因素和情绪因素对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