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福建自1911年11月光复至“二次革命”失败,前后两年期间,曾先后年铸发行闽省军务公债票以及中华福建银号台伏票、中华福建银号银元票、福建都督府造中华元宝银角、福建银币厂造中华元宝银角、福建通宝铜钱、福建铜币厂造中华元宝铜元等货币,对于缓解闽省财政困难,维持金融秩序,巩固新生革命政权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银元的制作,经历了先是由民间自发“私仿”,进而发展为地方当局“官仿”,最终到中央政府“谕准”统筹铸造的复杂过程。鸦片战争前后,、福建台湾府、漳州府已仿效西班牙本洋,分别以手工借助原始机械铸造寿星银饼和漳州军饷银饼。光绪二十年省垣福州出现商办银元局,开始引进机器制造“福角”。在此基础之上,二十六年闽浙总督许应创设官办银元局,亦以机器制造“官角”。库平七钱二分的福建官局造银元试铸于光绪三十年,幸经闽绅阻止,福建当局方才未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大量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记忆,对凝聚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价值。自洪武五年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移居琉球的闽人及其后裔不仅为当地移植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让福建的石狮文化在琉球生根发芽,对冲绳闽人后裔构建中华文化记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史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制陶技术 ,从制陶材料、器物造型、烘烤烧制、陶窑建造、烧陶温度和气氛 ,都为冶铸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技术借鉴。商周开始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发展经历了陶冶、陶铸、冶铸的独特进程 ,相继发明应用了石范、泥范、陶范、金属范及失蜡铸造方法 ,并娴熟运用浑铸、分铸、焊铸、嵌镶铸、叠铸等工艺 ,铸就了礼器、农具、工具、兵器等大批器物 ,为华夏文明奠定物质基础。出土文物及古籍文献记载均已表明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领先地位及伟大成就 ,如司母戊大鼎、四羊方尊、青铜人像群、随县铜编钟、曾侯乙尊及盘、“透光”铜镜、沧州铁狮及永乐大钟等古代铸造精品。  相似文献   

5.
陈支平同志《嘉靖年间闽、浙市舶司废置时间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八一年增刊),依据《明世宗实录》资料,指出了《明史》有关记载浙、闽市舶司停罢于嘉靖元年或嘉靖二年的错误。该文依据谈迁《国榷》卷五三“(嘉靖六年十月)壬子,裁浙江市舶司”之记载,做出了闽、浙二市舶司皆停罢于嘉靖六年的结论。嘉靖时期,福建市舶司是否因浙江市舶司出现倭患问题而罢废,颇有怀疑之处。按照规定,福建市舶司主管琉球朝贡  相似文献   

6.
闽文化刍议     
本文试图从东南地区先秦、秦汉民族分辨中提出“闽文化”概念,从考古学文化类型比较研究中说明闽文化的内涵及其同闽越、吴越等南方古民族的区别和关系,以求进一步讨论。 (一)史籍中商周时代的“闽”和秦汉之际的“闽越”提到福建早期民族历史文化,学术界多倾向于以百越之一支闽越来概括,此外还有将闽等  相似文献   

7.
2011年冬季,福建天气异常温和,直至11月底才缓缓降温。同样反常的是,2011年底,原本是商家盼望的“金九银十”,却变成了铜墙铁壁般的“金九铜十”:  相似文献   

8.
唐代福建铸钱管窥刘敬扬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建铸钱,究竟始自何年,前后共铸若干种,采用范铸法抑或翻砂法,史籍无明确记载,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钱法志》首谓“福建钱法始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背文铸‘福’字,见封演《钱谱...  相似文献   

9.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机制。在诸多中华文化符号中,地理符号丰富而特殊,是彰显民族形象、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历史上不断被塑造出来的中华地理符号,从“领土认同”、“一体感”心理、“我者”与“他者”身份体验、“令人热爱”情感等维度,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在当下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符号生产的价值取向、深挖各类符号资源、健全符号传播与内化机制、强化符号功能,进而全面推动中华地理符号的建设升级,对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向被视为一块蛮荒之地、化外之境的福建,到宋代出现理学巅峰——闽学,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而这种跳跃的却是之前福建儒学家们努力积淀的结果。本文通过唐五代时期福建各地书院的考察及其特征的论述,展示当时闽地儒学家们的风采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系统阐述辛亥革命时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福建机制银辅币的历史背景、策划者、制造厂家、辅币面额、版别、发行数量及相关情况 ,并作客观评价 ,力求填补民国时期福建金融货币史研究中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汀州地处福建西部,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它开发于唐开元年间,至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空前发展,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的商贸重镇及客家文化中心之一。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闽西汀州八县涌现出一批颇有建树的画家,其中以上官周、华苗和黄慎最为杰出,被称为“闽西三杰”。汀州画家根植于福建传统,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把闽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清代中国绘画史上也应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备人口基数、族际互动广度、群体亲和性、文化特点、族际经济互动状况、历史延续性等六方面优势,可以在凝聚中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优势的发挥在具体实践中,受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地域偏见和民族偏见以及潜在民族本位主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及时“破”此实践路径上的障碍,同时从五方面的具体实践“立”其发挥优势的充分条件,进而同中华各民族携手同行,秉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基本理念共同臻于“铸牢”。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降很多学者都认为福建人多地少、海禁、贪污腐败等因素是导致明中期走私贸易兴起的主要原因,但结构主义经济学认为这些都属于恒量因素,不会引发社会经济的剧变。明中期出现的最重要的变量因素是以“赋役征银”为核心的财政改革,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货币供应不充分,普通百姓手中无银,为寻找白银缴纳赋税,他们冲破海禁,奔向海外,开启了艰难的“贸银之旅”。由此可见“赋役征银”才是走私贸易兴起的根本原因,而葡萄牙人东来与日本银矿的发现则是外因。同时,这也说明16世纪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相似文献   

15.
青铜的出现和冶炼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作“青铜时代”。铜的冶炼是化学史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从天然矿石中提炼的金属。本文探索内蒙古地区最早青铜器的出现和青铜的冶炼问题。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3100多年前,内蒙古地区已有大型青铜器出现,并有可能是当地铸造的;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青铜器已大量使用,青铜冶铸业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16.
12月10日~13日,“福建省首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在福建省体育馆盛大举行,论坛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慈善总会、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由福建正祥集团承办。  相似文献   

17.
徐冉 《百姓生活》2013,(9):57-57
在“文革”时期,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和人,李庆霖就是一个。李庆霖(1936~2004)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8.
《闽江学院学报》“闽文化研究”栏目开设于2000年,而形成固定栏目则是最近五年。现已编发学术论文160余篇,涵纳了“闽文化”中的方言研究、民俗研究、宗教研究、文学研究、闽台文化交流研究、服饰文化研究、戏曲艺术研究、历史名人研究等许多方面。“闽文化研究”栏目的开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族主义观与国情观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转换。百年来,人们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向去评估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和国情观。读一读孙先生的原著,我们蓦然发现孙先生的民族主义和国情观,比如核心问题“恢复中华”、“五族共和”、“西体中用”、“一律平等”、“国共合作”等。首先是从中华爱国主义的基础——中华民族主义及民族使命去认识和实践的。从而使我们终于明白,虽然孙中山自嘲“不值一文”和“无拳无勇”,却能主导海内外华人合力推翻满清帝国、继而倡导国共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民族”是影响我国民族研究的基础型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词源。中国古代“民族”一词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叙述有差异性,历经诸多的语境嬗变。自先秦“民族”二字联结出现,至西晋形成“民族”的名词形式,再经唐宋“民族”记述和思想理念的进一步拓展,于明清时“民族”的使用指代已呈现出泛化。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体现出多元内涵,这些内涵根植于中华的文化传统理念,体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关系和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钩沉中国古代的“民族”一名也是对近代以来西方“民族”概念及其影响的回应,有助于新时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下,从中国的话语空间辩证认识“民族”的历史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