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亮云 《当代老年》2009,(11):46-46
梅葆玖:好眼神就有好精神 梅葆玖先生年过古稀仍风采依旧,着实是精神矍铄、身体倍儿棒,用周围人的话说:“梅先生跟人握手格外有劲,小伙子没准都能被捏出一身汗。”  相似文献   

2.
他是乐器的“创意玩家”,诸多金奖杂技的道具大师,更是舞美设计师,演奏“杂家”。但他却总自称是“老糊涂”,有“老年痴呆”,因为啥呢9原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他都相当“大智若愚”,见过的人总是认不得,只好一再嘱咐人:“以后见面一定要主动跟我打招呼。”正是因为如此,老人家才自嘲:发明就是为了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3.
一件绿绸衣     
一件绿绸衣晓岚那时,乔生喜欢给我送花。花每天都不一样,都是那种不常见的花。我从乔生手心的花瓣一点点移上去看他的脸,问他:“为什么不是康乃馨?”他则气定神闲:“为什么要是康乃馨?”是啊,为什么?也许是康乃馨代表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我在多年之后仍忘不了。他...  相似文献   

4.
那天,朋友打来电话,在聊天中他对我说:“你是幸福值最高的人。”听后我有些茫然,连我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而他又怎么知道我幸福值最高呢?也许是旁观者清。我赶紧回话说:“要论幸福值,你才是幸福值最高的人。”  相似文献   

5.
猜谜游戏     
若水 《老年世界》2008,(8):30-30
我有一位老友“曾局”(自他担任局长后,我们一直这样称呼他),退下来后就向老友们说,今后就别再叫“曾局”了!就叫我老曾吧!我们都遵照他的“意见”,相见时喊他老曾。可是一个月后,听他的女儿说,她爸在家总是长叹:人啊,真是势利眼。人刚离岗,人们对他就另眼相看,连称呼也改了!这时我才明白:老曾的骨子里对“曾局”的称呼其实是很在意的,后来,他竟整天闷在家里,不与人们接触。  相似文献   

6.
幽默文摘     
流行病毛铭三兼收并蓄 吓煞夫婿孙以增许彭 节约 在列车上,三个人在议论某某人如何节约。其中一位说:“我认识一个人,为了节约墨水,无论写什么,字都写得像虱子一样大小。”另一个人说:“我父亲的朋友为了减少手表的磨损,天一黑就把手表给停了。”第三个人说:“你们说的都不行,我认识一位老先生,他为了节约眼镜,连报纸都不看了。” 前任 经理夫人走进办公室,问:“您是我丈夫新聘的秘书吧?” “是的,太太。” “希望您好好工作,不要像您的前任那样超越自己的工作范围。” “我的前任是谁?” “是我……” 借车 小吴有急事要…  相似文献   

7.
生活的尊严     
一位刚从美国学习回来的朋友说:在夏威夷期间,发现那里几乎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快乐。印象最深的是一老者导游,他对待每一位游客都很和善,服务非常周到,如同照顾自己的家人。见到中国游客,他用蹩脚的中文不断地说:“你好,中国”“你好,北京”。所做的一切,让人感觉舒坦,看得出,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略知书法的人都知道舒同是创立“舒体”的一代大家,但这远不是这位革命家兼书法家的全部。 他的字名闻天下,甚至每一台电脑的字库里都有他创立的字体;毛泽东同志曾送他两个外号:“党内一支笔”和“马背书法家”……他,就是舒同。  相似文献   

9.
1.长效药方一位退休老海员在几家报纸上刊登广告,宣传他有一种永远有效防治晕船的药,谁给他寄上三克郎,便可以得到这种药方。数以千计的人给他寄来了三克郎,但收到的却是一个极简单的药方:“请留在陆地上!”医术高超三个医生向人们争夸自己的医术高超。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的长跑运动员。”第三个说:“你们的都不算奇迹。我为一个白痴接上了笑容,他现在已经是国会议员了。”3.新病源“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疾病传染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两个孩子     
光明 《现代交际》2005,(4):60-60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讲演。演讲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11.
饭店门前架着一口油锅,围着一堆人,都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一场惊世骇俗的“吃蝇蛆”表演。“演员”是一位衣着朴实的中年农民。他望着锅内的滚滚热油,定了定神,将一勺洗净的蝇蛆放入热油中。一会儿,一盘油炸蝇蛆端上来。他举筷要吃时,围观的人都惊呼起来,劝他不要吃,他便趁此拉起了广告:“这些蝇蛆与我们平日在厕所里看到的蝇蛆完全是两回事,它们是在无菌的环境下喝牛奶和糖水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金色年华》2010,(9):42-43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我今年27岁了,他比我年长17岁,他无论工作还是做事都很细心,且人上进、积极,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了,他是那种即便知道我对他撒了谎也不会拆穿我的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比尔·盖茨来中国访问时,杨澜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一生中最聪明的决定是创建了微软,还是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慈善家?” 比尔·盖茨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两者都不是,找到了合适的人结婚才是!”  相似文献   

14.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5.
我到门口等人的时候,常常会在M开的店门口坐一会儿,一边等人一边跟他说说话。昨天我又到他的店门口等人,却等来一个关心他的亲戚。那个人一走,M就苦笑着说:“我都害怕他的关心了。”  相似文献   

16.
“空中飞人”世界著名的走钢索人卡尔·华伦达曾说:“在钢索上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都只是等待。”他就是以这种全神贯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走钢索,每一次都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7.
爱鸟者ABC     
A先生是街坊里有名的“鸟痴”,好多难养的鸟到他手里,不仅给养得肥肥壮壮,还能成功地繁殖出小鸟来。他养的鹩哥就更别提了,能说会道,什么“恭喜发财”呀,“你好”呀这种常见的问候语不在话下不说,最妙的是还不时蹦出一句:“XX,接电话!”或者麻将术语:“杠开!”等令人忍俊不禁的话,令见识过的人都喷喷称奇。  相似文献   

18.
论美     
潘琦 《女性天地》2008,(9):44-44
时下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啊,爱美的人,就是生活的人,一个在美的面前都麻木不仁的人,他就失去了人的天性。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当生命揭下她圣洁的面纱时,美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荣河 《当代老年》2011,(11):48-48
实在 某人去A市出差,在街上丢了一元钱,民警说:“我们一定帮您找到。”1个月后,那人再去,他丢钱的大街因修路都被挖了开来,他不禁感叹:“A市的人就是实在。”赚钱 病人拔完牙后对牙科医生说:“你真会赚钱,只用3秒钟就赚了100元。”医生回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慢动作给你拔。”  相似文献   

20.
自从“城南”项目开始后,我们来来往往差不多都得经过前门地铁站。前门地铁口总是忽悠着一帮子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一看见人就凑上去:“发票、发票……”“住旅馆吗?去八达岭,逛长城吗?”并跟着你小声嘀咕……每走两三步,他们就会继续围上来,大有不做成一两单生意誓不收兵的气势。每次在我还没到来之前,老赵就要找这些人聊一聊。其中和一个来自河北高碑店的姓马的人渐渐地熟悉起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说不知道,有人说“别人管他叫流氓”,他立即更正:“盲流——老盲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