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春秋末期人,生卒已无考。曾作过周朝的史官,晚年在故乡隐居讲学。他以"道德"为教,为道家学派创始人。本文浅谈了老子与道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园地中一方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地。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范畴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放异彩,并给予后世以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对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智萍 《现代妇女》2013,(11):258-259
严君平所著《老子指归》中的美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关于道和美的观点,在经历了西汉盛世的衰平末年,严君平的这一著作更明显的展示了道家美学的思想。道家关学思想的特点是其理论隐藏于道家哲学之中。这些所隐现的关学思想和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爱美之心和美育思想。《老子指归》认为美隐藏于道中,以无为追求“道”,在生命中体验“道”,它以道为关的,强调以虚静无为的审美方式体验生命所展现的最自然、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气之美。  相似文献   

4.
钟世艳 《现代妇女》2014,(6):340-340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文化大发展的繁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展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诸子百家不仅在文学、兵法、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皆有所开创,而且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上的造诣更是颇丰。本文旨在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老子、庄子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来探讨儒家与道家关于音乐美学思想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对人类社会及思想的研究,是对万物、宇宙的认知,能引起人的思维升华,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思想的哲学理论代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真精神。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定义及发展特点出发,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形式以及以老子(道家思想)为主要哲学研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中国哲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推崇天道合一的精神思想,白居易人生境界中无我等思想就受其影响,表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以及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着自身的传奇,对域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笔者通过道家思想对作家、创作过程、以及文学作品三方面的影响,从而来阐述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长期以来,关于老子其人,说法不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一书在思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高的历史成就。老子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基,他的辩证主义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是构建美学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料,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从美学观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老子的美学思想,下面从所选《老子》一书的资料中,分析他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方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精髓,这一思想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本文结合老子的"无为"思想来论述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及对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实效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傑理 《老年世界》2014,(20):45-45
汉朝建立后,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学习,高校学工人员立足学生工作,充分借鉴和发扬老子上善若水思想,并提出了七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思想家。其政治思想对国家治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老子思想中的政治思想虽然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但是也包含了民本要求。老子赋予道不同的意义和特性,其中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形上之道、境界形态之道、治国之道和规律意义的道。这种落实到政治领域的治国之道便是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相似文献   

13.
贾谊是我国汉初的文学家、政治家,综合吸收了诸家思想。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他的《鵩鸟赋》为贬谪长沙时所作,长沙气候潮湿,又逢象征灾祸的鵩鸟飞入住所,因此贾谊在这篇赋中选择了道家思想来进行自我安慰。《鵩鸟赋》中的辩证思想、生死观以及养生之道,都是对道家思想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产生是在民族分裂、政治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得志的文人骚客转而用对山水自然的青睐来逃避现实中的不得志。于是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文人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的阐述,其中包括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融合与发展的魏晋玄学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老子思想精髓的探讨,从而找寻中国传统文化对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造园的影响以及最后本文着重撰写江南私家园林中呈现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诸多国家治理的思想。儒家、道家等重要思想理论成为历朝历代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儒家思想主张"仁、礼"的治国思想,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道家思想主张"天道合一、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因此,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牛形象是中华文明长卷中璀璨的一页,道家的始祖老子就是骑青牛西去,并在路过函谷关时写下了道家经典《道德经》。那么老子为什么是骑牛而不是骑马或骑驴出关呢?这与中国尚牛传统文化有关,也与牛与神仙的联系有关。他又为什么是骑青牛而不是骑黄牛白牛等其他颜色的牛出关呢?这与中国尚青的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丁四新 《国学学刊》2021,(1):21-29,141,142
出土简帛古本《老子》的整理和释文注释都已趋于完善,且各自产生了相应的代表作。高明《帛书老子研究》、郑良树《老子新校》是在帛书本《老子》校勘、校注上的代表作。尹振环在帛书《老子》的研究上发表了众多论著,值得注意,但也招致了多位学者的严厉批评。围绕郭店楚简本产生的论著众多,其中校注以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和丁四新《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为代表,研究以《郭店老子:国际会议论文集》《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及裘锡圭《郭店〈老子〉初探》等为代表。汉学家的简帛《老子》研究以韩禄伯和池田知久为代表。在早期《老子》文本变化及文本观念上,以刘笑敢、宁镇疆和丁四新的研究为代表。汉简本《老子》及四古本《老子》的综合研究,是未来早期《老子》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06,(3):26-26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战国中期来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是老子之后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思想,并根据这两大思想提出几点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老子》道德观,可以从"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轻名弃利、"理解。这种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对抑制当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潜在地、隐含地作用于当代社会,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我们完善德育目标、扩大德育整体效应,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