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祖芬 《老年人》2007,(5):26-27
“开开!”“开开!”两个杭州人走进花店。 “开开”是杭州话“看看”的谐音。我也随之走进花店“开开”.  相似文献   

2.
1975年5月的一天,黄梅县委办公室进来了一位中年汉子。来人一身农民打扮,一副老实巴交的憨厚模样。他看着我,直梗梗地问道:“这里是黄梅县委会吗?我找乔书记!”我连忙说:“请坐,你是从哪里来的?”那汉子挪了挪肩上的挂包,仍是直梗梗地说:“我是蕲春县孙家冲的。公社干部通知说,黄梅县的乔平书记找我父亲好长时间了,我应该来会会。所以我今天寻来了!”他这么一说,  相似文献   

3.
李立华 《老人世界》2013,(11):34-35
被称为“海归武士”的彩绘汉白玉浮雕,出土于河北曲阳仰盘山王处直墓。所有见到过这两块唐代彩绘浮雕的人,无不为其艺术魅力深深折服。浮雕上的武士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双眼圆睁,双眉倒立,气势威严。他们头戴头盔,身披铠甲,双手持一把宝剑,剑锋向下,插在一朵莲花上。两块浮雕一为“盘龙踏鹿”,即武上脚下踏鹿,肩上盘龙;一为“栖凤踏牛”,即武士肩头栖风,脚下踏牛。  相似文献   

4.
凉州记     
江有汜 《现代妇女》2010,(6):64-64,65
每有喜欢旅游的明友问我.中国旅游标志里的“奔马”是什么含义时。我总会有些惬意的回答.那便是出士于武威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畅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5.
浙江杭州西湖边,70岁的市民老李正骑着双入座的三轮老年代步车,载着老伴一起看风景.“老伴身体不好走路吃力,我就骑着这小车带她出来玩,有了这小车出门可方便了.”近年来,市场上专门供给老年人的代步车受到部分老年人的青睐,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记者在市场上走访了一圈后发现,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车类型不少,有三轮的、四轮的、单人坐、双人坐.杭州庆春路一家康复之家医疗器械店老板说,这类代步车主要使用人群是老年人,但是前来购买的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春节期间有不少年轻人买来作为礼物送给长辈.”  相似文献   

6.
在家里,我向来是“吃粮不管事”,当“甩手掌柜”,倒也悠哉游哉。不料,一日妻子灵感闪现,突发奇想,决定实施改革,减政放权,硬是要把家庭“采购员”的桂冠挪让给我。我心惊胆颤面带笑:“蒙夫人抬举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深觉殊荣但是──”她的一个眼神便令我就此煞车不动,根本不让我的话转弯开绿灯,倒俨然一副内举不避亲、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大义凛然的神情。都说谦虚使人进步,看来想谦虚也不容易,只得夹着尾巴荣登“宝座”,在其位谋其政了。男子汉大丈夫,自应别有天地,不能同一般跑市场的女人那样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7.
“581”,是宁波话“我不要”的谐音,是宁波市纪委在工商银行设立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专用账户”。干部说,这是不愿同流合污的“自卫”工具;纪委说,这是给干部廉洁自律提供的一个渠道;还有人笑话说,这不是给君子开道,而是给小人开道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笑     
“梅”运大强打麻将,手气不顺,叫老婆给他买包话梅,取其谐音“化霉”之意,希望能化去霉气。过了一会儿,老婆回来了,买了一包特大包装的话梅,上面写着“天下第一梅”。暗示儿子期末考试又考砸了。妈妈唠叨道:“我和你爸上学时考试总是拿高分,从来没不及格过。如果按照遗传原理,你不应该这么笨啊!”儿子突然低声问爸爸:“妈妈是不是在暗示我不是你们的亲生子?”逼婚老汉:“医生,请救救我的女婿,我开枪打中了他的腿!”医生:“怎么会这样?你竟然枪击自己的女婿?”“事实上,我开枪的那一刹那,他还没有同意做我的女婿。”道歉信一对热恋中的男女说…  相似文献   

9.
翠翠 《当代老年》2007,(12):34-34
中国结从古流传至今演变成上千种编法,“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一些中国结的含义 蝴蝶结:福在眼前,富运迭至;  相似文献   

10.
“快坐!快坐!”我们进屋后,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你们大老远过来,先喝点水吧!”不等我们答话,老人已经手脚麻利地把饮品摆到了我们座前的茶几上。“热吧,我把电风扇给你们挪过来吹一吹。”老人自顾自地忙乎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刚来伊拉克不久,几次碰到有人问我会不会Konfu。起先,我对这词百思而不解,直到一位青年朋友“嗨嗨、嗨嗨”地在我面前劈手踢脚比划了一番以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汉语“功夫”一词的谐音么!中国功夫虽然早已名扬四海,然而今天能在迢迢千里的异国他乡听到人们谈起中国武  相似文献   

12.
蹴鞠与足球     
木子 《老人世界》2008,(8):25-25
足球起源于中国。它最早被称为“蹴鞠”或“踏鞠”。“蹴”和“踏”都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踢足球。  相似文献   

13.
时下,人们对于利用“谐音”仿成语的广告有褒有贬,众说不一。其实,如果不是带有“一概否定”的偏激来评价之,许多成语谐音广告倒确实有其独到的“巧趣”。如台湾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大陆某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某运动鞋广告:步步为“赢”等,皆因一字之换,而妙意  相似文献   

14.
《城市》1995,(2)
正当午后四时许,我在公共汽车站一等再等仍不见来车。为了早回家,只得搭“的士”。可是想快却快不了,当“的士”开上马路就节节被堵。 在那条街上有人山人海的露天餐食,有成群结队的挑担和地摊,更有群燕争飞的自行车,害得排成长龙的“的士”只得走走停停,就像鸭子样慢慢地向前挪,费了好一阵功夫  相似文献   

15.
父母如书     
黄维 《当代老年》2010,(6):33-33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技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哀。”或许,父母一辈子都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可是,他们双方却是在一辈子的路上都种满了鲜花,让我们时刻都闻得到芳香,永久弥漫。  相似文献   

16.
树挪死人挪活,这似乎是俗话中对人生最有意义的一句。但如果有人把死板当作踏实,而把灵活看作一种轻浮,笼罩在这样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里,跳槽尤其是多次跳槽“理所当然”地成了一种缺点。当自以为“步步高”的我走进了一个家庭式的大公司时,求职之船却冷不防遇到了一阵“打头风”。说服别人改变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成见,谈何容易。但我这样做了,终于驶过了偏见的险滩。我迈进公司大门时,看到职员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心里就想着,看来公司不像一个养懒人的地方,自己应该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先生,请问您是来应聘的吗?请跟我到总经理…  相似文献   

17.
散步的启示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  相似文献   

18.
谐音与民俗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字音的相同或相似,构成谐音双关以寓吉祥,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文化习俗中的有趣现象。从古到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区域的人们,对此都颇有甘味,很是热衷。在故宫的藏品中,有一幅清代宫廷画家陈玫所作的《万福来朝》图,画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无数只蝙蝠,迎着滚滚的潮水飞来。其用意何在?原来作得是秉承皇帝旨意,利用谐音表现“万福来朝”的寓意。清代雍正皇帝为了夸耀自己“久安长治”的业绩,曾令画师作“九只鸨鹤和长树”的图案,也是取其谐音寓意。清代的瓷器,不论是官窑出的还是民窑出的,都烧有以谐音寓意的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19.
钟玛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2):44-45
1儿子刚刚上初一时,对男女那方面的感情还是朦朦胧胧的,可班上“情窦初开”又相对大方的女同学,已暗中向男生“眉目传情”了。但这类“青春期动作”常常遭遇儿子等一干男同学的冷嘲热讽。某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开启着一瓶四川名酒“剑南春”,儿子在一边说话了:“爸爸,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外号听着就是这酒的名字。”“叫剑南春?怎么,她喜欢喝酒?”我不解地问。儿子笑道:“不是。她叫杨小莉,特别喜欢和男同学一起玩,所以就给她取了剑南春的谐音外号——见男春。”我心想,这些半大小子也真想得出来。见我无语,儿子又自鸣得意:“一开始男同学背后叫…  相似文献   

20.
幽默文摘     
乱搭讪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青年看到身旁一位女郎着一双很好看的丝袜,就羡慕地问:“你穿的丝是什么牌子?我想买一双给我的太太。”那个女郎打量他一番后说:“我劝你还是不要的好。”“为什么?”“如果穿上这种袜子,便什么男人都会借口与太太搭汕的。”神秘感丈夫:“我真昏了头,没有弄清你的真实年龄娶了你……原来,你比我大许多。”妻子:“那又怎样?比如我的身体,如果一开就全裸露给你,哪里还有神秘感呢?”发型妻子刚做完头发,回到家就问丈夫:“我现在轻了吧?你不会再说我像个老太婆了吧?”“嗯,”丈夫说,“的确不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