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说文解字》曰:"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之形."云随天候而形成或厚薄或阴晴的变化,因其自在卷舒仪态万千,在古代就被赋予浓厚的理想色彩.古人言,"仰则观象于天",主要是基于云气聚散所反映出的日月星辰等种种事物的意象变化.因此,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了云、雷纹样(统称回纹).随着历史的发展,云成为诗人和画家倾心的审美对象.《诗经·小雅·白华》中有"英英白云,露彼菅茅"的诗句,屈原《九歌·东君》里有"青云衣兮白霓裳"的描写,曹植《洛神赋》用"轻云蔽月"来形容神女的美,《庄子·天地》中也有"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愿望.以云为主题的诗赋也很多,著名的有荀子《赋篇·云》、西晋陆机《浮云赋》《白云赋》以及晋成公绥《云赋》、杨乂《云赋》等.  相似文献   

2.
叶恨秋 《老年人》2003,(10):45-45
诗主要是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这就得借助形象(物体),通过比喻,给读者以具体的感受,从而引起共鸣,受到感染。古往今来,不少家传户诵之作,多是这类作品。拿曹植的《七步诗》来说,就成功地运用了形象思维。“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以“煮豆燃萁”喻其兄曹丕对自己的迫害,十分形象、贴切、感人,以致“帝(曹丕)深有惭色”。要是曹植不用形象来比喻,而是直接说理,也许会更加激怒曹丕,甚而引来杀身之祸。再看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从小心怀大志,12岁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咏石灰》诗:…  相似文献   

3.
相煎何太急     
一代枭雄曹操的长子曹丕与弟弟曹植有一段争夺帝位的传奇故事,曹丕要曹植七步成诗,曹植随口就道出一首流芳后世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的调子很低沉,却挟裹着愤怒、不平的情绪,同时也急切地希望手足兄弟能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曹子建纵有旷世奇才也终究是死,这应该说是历史的苍白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文选》"情"类赋虽然只有四首,即《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及《洛神赋》,但却均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品。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考察"情"类赋的抒情方式,来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文选》编选者的文学观念,考察以"情"设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情"类赋的抒情类型。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写的是政客手段;《红楼梦》讲的是儿女情长; 《水浒传》说的是黑道春秋,说起来“四大名著”只有《西游记》适合平民百姓来读,《西游记》是我们的处世宝典。学门技术好糊口没有“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诸般神通,孙悟空在东海龙王眼里算个啥,在玉帝老儿眼里算个啥,在如来佛祖眼里又算个啥?不要说“斗战胜佛”,就是到“御马监”当“弼马温”都不要想啦!有猴子的地方就有猴王,猴王多如明星。可孙悟空为什么却只有一个?那是因为,有技术的猴王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何庆魁  未名 《老年人》2005,(5):30-31
何庆魁,我国著名剧作家,以写小品和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见长,写过《包袱》、《卖拐》、《卖车》等100多个小品,《农家十二月》、《刘老根1》、《刘老根2》等10多部电视连续剧。事业上的成功最让人幸福。然而,何庆魁说,他的幸福还在于他是个成功的继父。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相似文献   

7.
2004年在动作巨片《英雄》和《十面埋伏》创下票房纪录之后,张艺谋却突然决定要拍摄一部表现父子情感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这个消息让很多人大惑不解。而张艺谋却透露说:这个剧本的创作比写英雄还早,5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到第5年才完成。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部戏和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09,(9):9-10
这篇文章作为《迟浩田传》的“序”,写得坦荡、平易、谦虚,读罢让人肃然起敬,现将此文精发如此,以飨读者。 在开始布置写《迟浩田传》时,我是不同意的。像我这样的人,平常得很,在全军数以万计,还写什么《传》呢?!我对军委办公厅的同志讲,别人的《传》可以写,我的就免了吧。但他们说,按上面的规定,到了您这个份上(意为军委副主席这个职务),一定要组织写《传》。传记组成立后,查阅档案资料,进行访谈,历经数载,几易其稿。成稿后,我认真看了几遍,对人生和终生为此奋斗的事业有了新的感悟。值此《传》出版之际,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9.
毕晨慧 《现代交际》2010,(11):32-32
《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大纲》阐述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进行了论述和实践。实践证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暮岁淘金急     
《老人世界》编辑部的同志向我约稿,催了许久,我一直不知该写些什么。近日出访晋州,老干部局司机许师傅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车上装有《老人世界》,回去要发给离退休的老同志……”这才使我心中一震,对写这篇小文有了紧迫感。我今年七十有五,实实在在已进入老年,而近年来我依然在紧张工作,每天伏案不下七八个小时。我老伴全力支持,为我管好后勤家务,使我俩能充实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中国杂文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鲁迅杂文一章。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的经历,我只是耳闻,却无缘目睹。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是鲁迅的故乡。这话不无道理。201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有机会访问仙台。—下飞机,虽然寒风凛冽,我赶紧去拜谒鲁迅先生的故居。  相似文献   

12.
黄仲初 《老年人》2013,(9):47-47
任安梁同志在八十寿庆上,送给参加寿庆的客人每人一本自己写的书——《走在供销合作之路上》。可以说,这本书是任爹近40年来在供销战线上勤奋工作的记录,是用心血凝结而成的硕果。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好爱人WSHYGHAR文/周德东图/佟伟元这是我第一次沿用以前的题目写第二篇文章。上次我写的那篇《我是一个好爱人》在《女友》93年11期发表后,所有读者的来信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你真的象文章中的周德东那样美好吗?甚至一些熟悉我的朋友还对我说:...  相似文献   

14.
广西吴鸿村;江西陈恒昌、刘显烟;湖南俞民生;河北李秋龙;上海乔俊;贵州王广田;山东桑晓东等诸位诗友:为什么说人生就是浪花呢?这是在我读了《诗刊》2006年9月号下半月版——广东诗人朱积写的一首《浪花》而引发的。现在,我抄录如下,与大家一起欣赏:  相似文献   

15.
刘学柱 《现代交际》2003,(10):20-20
西晋左思貌丑口讷,但自小爱好文赋,常常诵读汉代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在颂读中,他感到这两篇赋虽然文字典雅、气魄宏大,但藻饰过甚、夸张失实,所以他想写一篇《三都赋》。谁知消息传出以后,却遭到别人的讥笑。当时闻名遐尔的文学家陆机在写给其弟陆云的信中说:这里有个粗鄙的人,居然想作《三都赋》,等他写好了,拿来盖酒坛子吧! 陆机的讥诮,对雄心勃勃的左思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毕竟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小字辈”,一个是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生活中,同类的情形并不鲜见,那么,当你遭遇权威的否定时,该怎么办呢? 一、重新审视自我  相似文献   

16.
正这两天各大报章都在刊载我的收入几年翻了30倍的消息。我娘批评我说,你哪涨了那么多,数学不好,要是当初《双面胶》1万元一集,现在难不成你有30万元一集了吗?我说,妈妈你批评得对。我数学不好。但我没敢让妈妈知道:我写《双面胶》的时候,剧本费,我一分钱都没拿。活儿是我白送的。如果我说了,她大约要心疼到晕过去。当时我在怀孕,挺着大肚子还连天加夜写剧本,我妈一直以为我是看在钱的份儿上。因此,如果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捧起《史记》,我都禁不住奔流而下的泪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说了句公道话,便被下“蚕室”,受“腐刑”,极尽了人性的摧残和耻辱。但他对人生却没有绝望,而是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等先哲圣贤的遭遇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完成自己写《史记》的宏愿。司马迁从此忍辱含垢废寝忘食,  相似文献   

18.
《华夏少年》2007,(8):87-88
问:为什么说“想、说、写、读、改”是写好作文的五个重要阶段? 答:语文教学的老专家蒋仲仁先生,在给《作文通讯》的题词中写道:“想清楚了,说出来。说清楚了,写下来。写下来了,读给自己听,或者读给别人听。读不顺口的,改;听不明白的,改。”在这里蒋老师把写好一篇作文概括为“想、说、写、读、改”五个阶段,这实在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竹子绘画,列为象征民族君子风范的"四君子"之一,元代张退公在《画苑补益记》的《墨竹记》中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元代画竹高手李衎在《竹谱》中说:"墨竹亦起源于唐,而源流未审."近代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也说:"唐代王维、孙位、张立则是写竹绘画开端."可见唐代开始竹子绘画渐渐从山水、人物画的配景地位上独立出来,并在宋代得到文人墨客喜爱,成为表现文人士夫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0.
奉荣梅 《老年人》2013,(3):42-42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初冬,读高中的儿子随学校组织去岳阳冬游,和老师同学一起登上岳阳楼,激情澎湃地引颈吟诵着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可以打满分的想象作文,因为老师说他根本没去过岳阳楼。"儿子回来后如是评点说。《岳阳楼记》,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给岳阳楼写的最强势"广告词",岳阳楼因这篇300余字的"命题想象作文"而成为中国四大名楼。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