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说起文怀沙老人,在知识界、教育界、文艺界都鼎鼎大名,解放后曾在北大、清华任教,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文怀沙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并带着传奇色彩的人。文怀沙因为研究"楚辞"而出了名,人们习惯性地称他为"楚辞专家"。他懂中医中药,早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授,授业解惑;他研究《红楼梦》几  相似文献   

2.
正文老说自己之所以健康长寿,得益于每天都要吃下两粒"药"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讲个真实的故事:2002年的某天晚上,央视四套《人物》栏目播放名人访谈。受访者是才高八斗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文老来到台上坐定,仙风道骨模样。主持人问:"文老您今年高寿?"文老:"46。"主持人:"您这样的一位老人,怎么才46岁呢?"文老:"哦!我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年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在中国如果要数出10位健在的艺术大家,韩美林肯定是其中之一;也有人说韩美林是“东方的毕加索”。楚辞专家文怀沙则反对说:“毕加索是西方的韩美林!”  相似文献   

4.
与大师随行     
吴昊 《老人世界》2008,(3):25-26
去年春天,我在青岛上大学时,有幸见到了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由于天气原因,直到下午5点,航班才终于抵达青岛流亭机场。文老先生慢慢走下飞机,鹤发童颜的他,夹杂在涌动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这正是一个见证骗局的年代,小骗子董思阳的屋顶刚被捅破,“文化泰斗”文怀沙又将成为“文化漏斗”。一直给文化老人树碑立传的李辉,这次算推倒了一座别人树的碑。他把一个在媒体风光一时的大师面具给撕下,算狠狠地向文化学术界曝了一次猛料。  相似文献   

6.
会员专区     
《中外书摘》2008,(8):96-96
我已经读过的书 安妮 北京 公司白领 推荐图书:《大爱无垠》,文怀沙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定价:29.80元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玛嘉:昨天我们把你童年用过的东西都搬走了。你已经快13岁,而且你也说是应该这样做的时候了。因此,你的娃娃屋、摇篮、游戏器具和所有能让人知道"这是个小女孩的房间"的玩具,全都放进储藏室了。你要在房间内贴上海报、堆放一些录音带,使它看起来像大人的房间。  相似文献   

8.
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活跃于中国文坛、学苑的“风流才子”、年轻教授文怀沙,如今已近百岁,但仍扶杖奔走南北各地,弘扬“骚韵”。用他自己的话说:“借讲学为名,行旅游之实。”  相似文献   

9.
近日,传记作家李辉先生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料,说他涉嫌年龄、经历和学术水平造假。一个“国学大师”轰然倒下。也许很多人没想过,没了这位大师,还有很多人的日子会不好过。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老年人》2004,(9)
多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我是山村农民,家住山旯旮里,但爱好阅读,《老年人》杂志是我的最爱读的一本杂志。这份杂志栏目多,内容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很适合我们农村老人。我常把喜欢的文章抄录下来,经常翻阅,还把一些有趣的文章读给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听,大家都受益匪浅。我愿做《老年人》杂志的忠实读者,也希望刊物多关注农村老人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隆回县荷香桥镇横冲村农民向雨贵)《“屈贾之乡”长沙》一文在今年第7期刊登后,有读者打来电话,对文中“屈原作《怀沙》,投汨罗江而死,《怀沙》即怀念长沙”一句提出质疑,认为“怀…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我在广西博白县文北高中任教的时候,发生一件小事,让我至今还"没事偷着乐"。早晨上课钟声响起,我匆忙地拿起课本跑到教室,当我跨上讲台,面对学生刚喊出"上课"两字时,学生们哄堂大笑。我不解地上下打量自己,才发现忘了穿衬衣,只穿了一件白背心,  相似文献   

12.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04,(11):46-47
念奴娇!登岳阳楼!许铁军洞庭浩淼!夕阳金晖洒!水天风月"沅澧湘资南送爽!北望长江奔泄"樯橹连云!君山竞秀!浪阔桥飞越"一楼雄峙!古来多少英杰"感慨屈子怀沙!纯阳酣饮!鲁肃雄兵阅"柳毅传书龙女幸!竹泪二妃贞烈"李杜吟诗!范公作记!佳话千秋说"时逢新世!后贤当胜先哲"英才白了头!老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9年11期《请让位!你太太暗恋我很多年》一文,讲述了一位名叫张力忠的男人怀揣"傍女款"的心态,对豪门女孩罗海燕大献殷勤,当各种手段使尽仍未抱得"财富归"时,他不惜铤而走险对罗海燕的丈夫痛下毒手……无独有偶!在长沙。一位名叫谢连建的穷男人,幸运地"嫁"入了豪门,孰料。他却涉嫌谋杀妻子。被警方逮捕了。原本怀着"攀高枝"的美好愿望"嫁入豪门"的上门女婿。为何会残忍杀害自己的"靠山"呢?  相似文献   

14.
林维兵 《老年人》2012,(3):30-32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不是教育家,然而她发表在天涯社区等网站上的教子心得,却多次被推荐为精品帖子,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她的儿子并非天才,她却运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将儿子培养成了一个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阳光少年。她叫文妮子,网名"辣妈"。2011年,文妮子多年的教子心得《调皮孩子这样教——一位辣妈的10年教子手记》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她传授的教子经验,很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帝王们的后代文/林染人世沧桑,岁目如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92年我参加《诗刊》组织的诗人访问团去西藏、旅行面包车在青藏线上颠簸的日日夜夜里,我们访问团的7位成员得到一位公主亲切、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我们分发药品和水果,吃饭的时候为我们斟酒...  相似文献   

16.
一位是军中男"抢王",一位是大学女"秀才",他们的性格爱好、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都有不小的"反差"。但"反差"不是理由,女教师更看重那颗金子般的心,她真诚地与他结合在了一起。生活总有些磕磕绊绊,何况一对异禀夫妻?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没因此而疏远,而是正视盖异,"文""武"互助,演绎了一段"秀才遇到兵,有理讲得清"的美丽爱情故事。在爱情围城中牢骚满腹的男人们、女人们,不知对此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7.
文面,俗称"画脸",是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族沿袭千年的古老习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文明更替,这一古老习俗已止于50年前.截止目前,这个民族仅有62位文面女在世,其中最大年龄108岁,最小的也已50岁,她们的影像和生活因此显得弥足珍贵,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日前,江西师范大学一名叫陈慕琼的女大学生,孤身出入滇西北,翻越高黎贡山,探访了鲜为人知的独龙文化,并与最后的"文面女"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看到报上一篇文章,写的是"非典"时期一些医护人员感人的故事,年轻的她们在走向"非典"前线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妈妈苍老的面孔,忧伤的眼神,但妈妈的话语却无比坚定:"去吧,孩子,不要牵挂……"泪,就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悄悄地流下,无声无息。心,就在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疼痛,刀剜般地疼痛。那一刻,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一位位正爱抚着儿子、女儿的母亲,苍老的面孔更加苍老,忧伤的眼神更加忧伤,但话语却更加坚定:"去吧,孩子!"谁都知道,这是一场战争,没有硝烟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时候也微笑文/阿人图/雅兹这是一则我从报纸上读来的故事。英国战争博物馆,准备推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主题是“二战与真实的爱情”。一位八旬老妪闻讯后,在家人的陪同下,送来了一件她的亡夫在二战期间留下的、被子弹射穿了的飞行夹克。老人嘱咐展览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陈敏 《伴侣(A版)》2011,(6):25-25
正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