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侯会方 《职业》2008,(4):39-42
春节过后,又迎来了用工招聘的高峰期,各类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成为广大求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总结归纳了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经常遇到的“十大陷阱”,希望对广大劳动者正确签订劳动合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梁智 《现代交际》2009,(5):50-52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赋予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为了规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采用了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使用由派遣公司派来的员工进行劳动。  相似文献   

3.
李倩倩  丁为之 《职业》2010,(6):72-72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多家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4.
丁为之 《职业》2010,(7):24-25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N大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5.
签订劳动合同须防十大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会方 《职业》2008,(10):39-42
春节过后,又迎来了用工招聘的高峰期,各类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成为广大求职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总结归纳了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经常遇到的"十大陷阱",希望对广大劳动者正确签订劳动合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迎春 《职业》2010,(3):62-63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谁说了算?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3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有一次还是两次终止合同的权利呢?实践中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7.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谁说了算?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3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有一次还是两次终止合同的权利呢?实践中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8.
陈艳 《职业》2016,(19):34-34
1.双倍工资罚则设置的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负有主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劳动者也应积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理性探索: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就业观念、管理模式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形成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时存在的局面,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洛石 《职业》2006,(2):42-43
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遥遥无期.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却不支付补偿金……现有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还存在种种盲区.总是时不时给劳动者的维权带来尴尬和遗憾。年关前后,是跳槽的高发季节。职场人士在告别老东家握手新东家之际.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甜蜜陷阱”?《劳动合同法(草案)》又有哪些维权利器值得期盼呢? 北京恒格劳动顾问事务所付迎涛律师.中国劳动争议网资深编辑郭美先、《职业》劳资关系专栏记者洛石联合推出劳动合同新年维权手册。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多家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郭韦伶 《职业》2010,(8):54-55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N大高校就业负赞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4.
余春生 《现代交际》2010,(4):222-222,2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倩倩 《职业》2010,(9):54-55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6.
宫权  王飞鹏 《职业时空》2008,4(9):10-10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已不容乐观,而五花八门的就业陷阱更是无处不在。面对遭受就业陷阱的大学生,人们通常在愤怒和同情之余,将目光盯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上,很少有人去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就业陷阱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以至于在“盲目”寻找工作过程中遭受到就业陷阱。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9,(12):32-32
在实践中,有的企业为了限制劳动者跳槽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在劳动合同解除后,迟迟不为劳动者转移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给劳动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而有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拒不交出由其保管的有关工作资料,致使企业的工作受到一定影响请问,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刘美美 《职业》2011,(6):26-27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0~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00多万。在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7,(1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逃避义务,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办理续签手续,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极大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