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政策的措施与对策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基层融入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构是基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从中观层次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其路径选择就是要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四个主要环节——“谁去”、“为什么去”、“去什么岗位”和“去后怎么办”上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事情,毕竟苦读四年,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为了毕业后能就业。整个社会的就业不足使昔日的“天之骄子”们在就业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权益受侵害也成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3.
临近毕业,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更是大于往年。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就业市场上的一冷一热,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4.
孙曙峦 《职业》2013,(25):61-61
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将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近日,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开展了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快速调查。调查中问及“毕业后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这个问题时,有超过八成的大学毕业生明显感觉底气不足,“没有经验、不敢轻易尝试”和“实在找不到工作时,会考虑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
  创业,一个挑战年轻人勇气与胆识的词汇;创业,一个考验年轻人能力与智慧的词汇。与此同时,创业,更是一个衡量社会活力的词汇。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社会创业的年轻人越多,整个社会的活力就越强。但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敢于创业的年轻人少得可怜。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为20%,而中国只有0.3%。  相似文献   

5.
潘瑞宝 《职业》2013,(22):72-73
最近我看到各大媒体把2013年毕业季描述为中国“最难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焦点。据科教人才网统计,2013年有699万应届生从高校毕业,截至5月13日三方协议签约率只有35%。所以,2013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在我看来,今年的毕业生找工作也并非难到没有办法。虽然今年毕业生人数多和工作机会有限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其实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近些年一直不乐观,只是今年比过去几年难一点而已。所以给今年毕业生的忠告是,与其对数字表示惊讶,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让找工作变得不难。  相似文献   

6.
茹平  张力群 《职业时空》2008,4(8):123-123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最终靠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近几年来,在人才市场上,一个现象愈演愈烈,一方面企业慨叹”招聘难“——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慨叹”就业难“”—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的矛盾,必将促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也就必然从“精英就业”迈向“大众化就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必将建立一种旨在体现当前社会、大学生个体、高校等多方面的综合需求的就业接口训练模式,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徐迅  方雅静 《职业》2008,(33):67-68
<正>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表明,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派遣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大部分,同时还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合同就业、灵活就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收入,这也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就业"。但近年来,出现了"NEET",即非被雇佣、非继续深造、非接受相关培训的现象,以及部分毕业生仅仅因为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出国、  相似文献   

8.
郑丽华,1963出生,兰州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曾在缝纫厂、饭店当过工人、营业员,现“为老地方干果店”老板,佳佳旺豆干加工厂股东。在参加“中加项目办”举办的SYIB培训后,她更加积极投身于女性创业,目前已为34名下岗女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嫁给爱情过平淡的生活郑丽华出生在兰州的一个大家庭,她有两个姐姐五个哥哥。作为家中的老小,郑丽华深得全家人的疼爱。父亲是大学生,精通英法德日四国外语,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郑丽华的学习都很好。可是在考大学时,却因两分半之差而名落孙山。在社会上打了一段零工之后,母亲送她去兰州…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9,(3):37-37
毕业后去哪里工作?这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毕业后大多数人都比较倾向留在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毕业生,读了四年大学,已经习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不肯再回到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为此,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宁肯在大城市卖报纸、做服务员,也不愿去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农村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城市就业无门,形成人才“闲置”。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11.
刘林森 《职业》2011,(1):39-39
“绿领”阶层迅速壮大 美国劳工部7月30目的调查报告指出,绿色经济的迅速崛起正在成为引发劳动力市场结性调整的动力以“蓝领”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就业岗位可能被淘汰,一些更加“绿色”的就业岗位将会诞生,而在绿色技术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绿领”阶层将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2.
张志刚 《现代交际》2014,(11):173-173
目前,全球经济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中国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复苏。经济复苏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些于大学生的就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各大高校以及社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时必须做到立足根本、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着眼热点,全方位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创业工作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最低工资价位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越高,大学生去农村的最低心理工资价位越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去农村更愿意选择从政。  相似文献   

14.
王琴 《职业》2015,(4):40-4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小雅来职业咨询中心进行职业咨询,她前来咨询目的是:期望老师能帮助她修改简历。小雅上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老师在课堂介绍写作简历技巧环节时强调要善于挖掘自己,并找出与应聘企业的契合点,但小雅在写作时很是迷茫,因为她苦恼于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未来应怎么走?所以简历上除了专业课程与实习外,个人目标与优势都没有列出。小雅是个女生,她也深知在资源勘查工程领域的就业单位为女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并不多,在高考报志愿时,作为北京生源的她还是听从父母建议,选择了地质大学的优势特色专业,至于未来她也没有想太多。现在大三了,班里的一些同学找到了实习单位,身为北京女孩的她感到去野外地质队工作不太现实,还好有高年级的师姐告诉她壳牌公司有暑期实习岗,所以她想去试试,可“个人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却让她没有了信心。  相似文献   

15.
创业招招鲜     
刘卫 《职业》2011,(10):47-47
目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毕业生求职遭遇寒流,工作难觅,待遇不太理想。一些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路虽坎坷,但曙光初显。“借”老促销 2009年,罗汉明从工学院毕业后,就放弃了薪水不高的沿海某私企的岗位,和八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办了一家环保产品公司。  相似文献   

16.
马振远  张娜  张惠瑀 《职业时空》2008,4(8):179-179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被推向市场,即由原来的政府分配就业转变为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具有以前那种明显的学历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始融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双向选择市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17.
杜明 《现代交际》2013,(12):210-211
高校就业工作事关学校生存发展,事关学生成长成才。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学有所用、学生受用、学以致用?这需要全面加强高校就业工作实践的改革与创新,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立足行业、全心服务、全程指导、科学发展”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紧密突出“三个结合”,即“招生、培养、就业”相结合,“毕业教育、就业教育、思政教育”相结合,“校园市场、网络平台、行业资源”相结合。全面实施“五个促进”,即“有力保障促就业、全心服务促就业、创新创业促就业、全程指导促就业、科学管理促就业”。  相似文献   

18.
“85前”自认为不同于“85后” 去了几个招聘会都没有什么结果,21岁的梁晓彤丝毫不着急。“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她跟父母如是说,却懒得再多跑招聘会了,把简历一丢,“你们找找关系嘛!”  相似文献   

19.
肖宝根 《职业》2013,(22):69-70
2013年,大规模的“民工荒”又席卷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今年有699万名大学生毕业,有一部分面临毕业即失业。一方面是“民工荒”有活没人干,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们一职难求,因此“民工荒”实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契机,但同时又是一种挑战--说到底就是观念的挑战:大学生们能不能放下身架,去干农民工的活?对于这一点,伟人名人都有精辟的观点,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职业时空》2005,(21):4-5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 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 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就 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贯 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 方针,在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 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