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保规模、保发展、保稳定,强素质、强服务、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积极创新举措,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数据显示.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3.89万人.同比增长7.44%。其中,  相似文献   

2.
2021年,达州市坚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聚焦农民工“所盼所望”,重点抓好“五件实事”,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农民工省心更暖心。2021年转移输出农民工16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8.46亿元,同比增长9.7%。  相似文献   

3.
省劳务开发办日前披露,今年上半年.我省有1537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去年同期增加33%;已实现业务收入3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1亿元。劳务输出已占我省农村转移势动力的一半左右.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新增部分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据全省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披露: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同比增长1.75%,实现劳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6%,转移人数、劳务收入实现“双增”。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各类惠农卡贷款直接及间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达257.46万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面向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42.2万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41.8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38.1万人,就地就近自主创业成功7326人。  相似文献   

5.
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劳务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以农民增收和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水平为目标,坚持稳步扩大规模,突出抓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输出实效,完善工作体制,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我省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开发强省转变。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丘陵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要切实加强对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和检查落实上。今年全省要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00万人、劳务收入500亿元的目标。在今明两年内将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农民工1000万人次,基本做到已转移和输出…  相似文献   

6.
培训与输出相结合的劳务开发新思路,极大地加快了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代———2004年我省共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20万人,增长8.8%,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年劳务收入却已达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2%!这说明,2004年我省外出务工者的人均收入在大幅上升,四川打工者的就业层次有所提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859.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全省劳务收入年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全面启动“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突出抓好劳务培训,对促进提高我省农民工收入功不可没。以往,我省每年外出务工的1000多万农民中,接受过就业培训的不到一半,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不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还是低技术含量、低收入的体力活。省委、省政府前瞻性地将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提升我省劳务经济档次、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2004年初,我省启动“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培训1000万人次,让他们掌握一两门职业技能。2004年一年,全省共安排培训资金7100万元,使513万人次农民工受到技能培训。使我省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日,从吉林省驻外劳务机构工作座谈会上获悉,面对严峻的就业大环境,2009年,吉林省将确保33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800元。据了解,去年吉林省共输出农村劳动力328万人,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为1750元。  相似文献   

8.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川陕甘交汇处,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总人口47.3万,其中农业人口20.2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利州”主题,大力实施劳务开发战略,把劳务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了“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回引创业”并举的劳务开发工作新格局,近3年来累计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次,创造劳务总收入12.6亿元。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内江市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计划全年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1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8亿元,农民工品牌培训1550人,农民工在岗培训9500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达1.4万人。为此,该市要求各部门要强化技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绵阳市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六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增强了职业培训针对性,提高了技能就业稳定率。2009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9.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24%,比上年增长4%;实现劳务收入80.28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97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达州市着力"五大转变"推进劳务开发工作,成效明显,2014年上半年,全市劳务输出143万人,劳务收入64.13亿元。一是输出方式由自发外出向有序输出转变。通过狠抓"达州劳务"品牌培育,强化订单输出,突出用工针对性,在巩固沿海老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中西部市场。二是务工形式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订单、定向、定量"培训方式,培训技能型农民工8300人,培训合格就业率达97%。认定49家单位为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岗位1000余个。三是劳务开发由面上推进向基层延伸转变。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网络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标准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社保平台。四是劳务开发由就业向创业转变。健全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全市新增农民工回乡创  相似文献   

12.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1,(10):F0003-F0003
近年来。安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输出转移规模,狠抓技能培训。保障民工权益,使全县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迈上了四个“新台阶”,即技能培训迈上新台阶,培训农村劳动力每年达1.1万人;劳动力输出转移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绵竹市是一个拥有26个镇乡的县级市,总人口51.2万.其中城乡劳动力32.3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序化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400元。  相似文献   

14.
青川县是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7万人。近年来,青川县坚持"要富余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理念,确立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输出百人致富一村"的工作目标,拓展输出渠道,强化技能培训、深化维权服务,劳务开发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6年,全县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15.
安岳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多达80余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输出转移规模.狠抓技能培训.保障民工权益.使全县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迈上了四个“新台阶”;技能培训迈上新台阶.培训农村劳动力每年达1.1万人;  相似文献   

16.
古蔺县劳动保障局承担劳务开发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劳务开发战略,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战略工程,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劳务市场开发、农民工培训、劳务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心打造出了古蔺县劳务品牌。近两年来,全县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12.7万人次,实现劳务转移输出18.1万人,2004年实现劳务收入5.2亿元,2005年实现劳务收入7.68亿元。创新思路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80.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5万人。过去全县劳务转移输出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农村人口65.89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42.85万人.2015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9.512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2亿元,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1.38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558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工作的重点.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加强领导.不断创新思路.牢同树立城乡统筹就业、劳务开发产业化的理念.基本形成了“培训、输出、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省农村劳动力有3800余万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0.8亩。自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下发以后,我省结合省情,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目标任务。经过努力,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巴中市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推动"两化"互动、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全市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9万人,同比增长12%;失业人员再就业9600人,同比增长13.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该市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激励就业,将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创造了更加公平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城乡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不断提升。强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为城乡创业人员提供服务,有效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深化劳务开发转移就业,劳务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