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省委、省政府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十大工程”之一,重点推进。本文试图结合黑龙江省及黑河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七年来的实践,借助统计方法总结、探讨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工作对策,为深入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     
《四川省情》2007,(10):47-47
苍溪县新农村建设突出“五到位” 近年来,苍溪县委、县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五到位”,在全县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97个,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功探索出“户办工程建家、三村建设惠民”的模式。得到了省、市乃至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CCTV-7《乡村大世界》“新农村路上”栏目全国首站走进绿色苍溪,先后有9个省200多个县市前来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3.
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为掌握商洛市“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为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问题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金融机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投资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军号角,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勾勒出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优化,为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探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问题,研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机制,对于加快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构建和谐新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统计》2009,(4):47-48
道真县委、县政府针对新农村建设实际,在全面调研基础上,依托207省道在全县境内改扩建之先机,提出了沿207省道在县境内的沿线作为打造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百里示范长廓”,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看有形象,学有榜样,做有经验”示范,以此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作为统计部门,本着“党委政府决策到哪里,统计工作就要服务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为使县委、政府全面客观真实了解“百里示范长廊”建设状况,我们专门组织了这次调研,并形成此调研报告,仅供县委、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区依托传统优势和地区资源优势,把建设内蒙古现代化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积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在内蒙古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梯次推进、典型示范、村民主体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  相似文献   

8.
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点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第1期四川省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分列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一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目标,推动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起点。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当前四川“三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收入增加,但是这些变化是建立在低水平基础上,并没有从…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集成和发展,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应该必须全面把握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各业全面推进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应该必须全面把握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各业全面推进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6月,60个第二轮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率先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四川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部署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川乡蝶变,幸福洋溢.  相似文献   

13.
初春伊始传来了连续第四年锁定“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单独一个条目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与关心。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归根到底就是要使农民能增产增收。而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解决农民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品流通渠道的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减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吕琳 《四川省情》2006,(5):16-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是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形成了惯性巨大的趋势。农村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统计》2009,(3):42-42
全省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省农牧业经济运行平稳,种植业生产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番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还可以为四川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再做点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要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浙江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经济社会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协调性和均衡性增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进展良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中也明确要求,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