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一直以来是我国农村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存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管理落后以及供给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以经济绩效分析为切入点,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绩效及原因,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一定要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2.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效率是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经济绩效的最根本的因素;3.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经济绩效最终要落实到民生状况,不能局限于经济效益来评价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楼月 《兰州学刊》2009,(3):104-106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又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从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以农村社会普遍服务的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基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发展迅速,但我国城市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受农村公共事业滞后、农村文化生态濒临消亡危机、产业化基础脆弱等因素制约而发展缓慢。针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应统筹城乡公共事业供给,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粟庆品 《学术论坛》2012,35(5):123-126
广西农村公共事业明显滞后,其原因主要是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主体不到位与错位、农村集体经济缺失、市场化进程缓慢,而深层次原因是城乡二元制度。加快以公共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为重点的城乡制度改革与创新,是加快广西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将我国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变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客观分析这三个阶段制度的基本情况,分别从经济发展绩效、社会分配绩效、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农民政治参与和农村社会稳定绩效等四个维度综合分析这三个阶段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深刻把握影响和制约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的四个路径依赖,为我国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构建治理型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改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责任配置机制、健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和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内部成本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公共产品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减少了乡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公共产品供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应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公共产品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形式,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事业管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只有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及范围,并厘清它与公共管理及行政管理的关系,才能构建起独立的学科体系。本文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是第三部门,其体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学总论、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决策、执行、监控与效率、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公共事业管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伦理、公共事业管理改革与发展;其研究途径有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共事业民营化作为多重动因促成下的再造实践,存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制、自由市场、志愿服务以及自我服务等七种制度安排方式。其中,俱乐部事业可采用除自我服务之外的四种方式;纯公共事业可采用合同承包和志愿服务两种方式;共用资源性事业可采用合同承包、补助、凭单制和志愿服务等四种方式。对七种方式的比较和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十个方面的因素。由于每种因素所适合的民营化的制度安排方式是有差异的,所以只有准确把握七种方式各自的要素特征及优缺点,才能实现公共事业类型与民营化的制度安排方式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 ,在建设发展中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与否 ,将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发展 ,也将影响我国公共事业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基础广泛的新兴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研究。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入学分制,要正确处理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公共事业改革方向、途径的认识。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构成的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则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是农村经济腾飞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困难,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反思,提出发展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公共事业的民营化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是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现代行政理念,但其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民营化规范依据不足、政府角色错位、后期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将公共事业民营化纳入法治框架,合理定位政府在民营化过程中的角色,统筹兼顾地协调好各方利益,是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正当出路.  相似文献   

15.
詹国彬 《江汉论坛》2012,(6):122-127
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主张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打破行政垄断的格局,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元竞争的格局。民营化为改善公共事业管理绩效带来希望的同时亦增加了公共服务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实践来看,前置的法律限制与后续法律保障的缺失构成了我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法律障碍,而来自政府官员和员工的反对以及根植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与控制问题则构成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现实阻力,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有序推进有赖于法律障碍的消除和现实阻力的化解。  相似文献   

16.
深化教育等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了解公共事业领域管理的一般特点,全面认识影响与制约公共事业领域管理的垄断性、专用性、专业性与政治性等基本因素,把握公共事业机构产品与服务提供上的制度化、组织化与程序化途径,组织职能履行的合作性以及目标和绩效的多维性与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事业意指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公共事业组织为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提供社会公共事务及部分经济公共事务类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服务。我国目前存在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公共事业法制不健全。公共事业的主体转型面向多元化,其内容转型需更精确地定位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其方式的转型则包含了民营化等多种方式,但需防止过度市场化以损及公益本质。公共事业的健康转型有赖于政府与事业组织关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的风险正在迅速形成。从可行能力的分析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农村社会风险,可以发现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的可行能力匮乏,即改变自己状况和应对农村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农民健康生存能力匮乏、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匮乏和农民社会参与能力匮乏三个方面。在导致农民发展能力不足的原因中,有个人先天禀赋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政策因素。这种政策因素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服务供给。为此,要实现对中国农村社会风险的良性治理,核心在于通过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来加强农民的可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19-23
本文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改善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海南黎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业民营型供绐模式是一种将市场价值、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引入公共事业供给领域,借助市场资源来提供和(或)生产公共事业的具有一定典型性之标准式样.公共事业类别的多样性、提供与生产相对分离的可行性以及实践中的效果是该模式具有可能性的不可忽视之三重原因.不过,这种可能性只是表明了该模式在总体上优于传统模式,而非意味着其是完美无缺的.不仅如此,当我们试图将民营型供给模式引入中国公共事业供给实践中时,能否取得与英美等国近似的实践效果还取决于该模式所需要的条件在中国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