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查尔斯·古斯塔夫国王在斯德哥尔摩把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授予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árquez)。与以前不同,这次授奖仪式不是奖赏瑞典文学院在文学上的又一次“发现”,而是承认一位全拉美和全世界数百万读者多年来已熟知其天才的、得到普遍赞扬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只有四次授予拉美作家。前三位获奖者是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945年)、危地马拉小说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967年)和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71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符号学正在日本崛起,并有流行之势,以致日本一些有影响的年鉴和杂志特别介绍了符号学的新动向。如《现代之眼》杂志(1982年2月号)把文化符号学列入正在兴起的新学派之一,并登载了评论家宇波彰介绍符号学的文章。符号学流行的主要标志是有关著作的出版物犹如雨后春筍。例如,新近出版的译著就有:乌姆贝尔托·埃柯的《符号论》(岩波书店)、斯捷潘诺夫的《符号论》(劲草书房)、罗兰·巴尔特的《文学符号学》(三铃书房);由日本学者编著的论著有:山口昌男主编的《符号论解  相似文献   

3.
在上个世纪,就历史专业与公共事务领域之间关系而言,虽有争论,但并未提出特别怀疑。学者大军一代接一代地主张,历史学家应当集中精力,为当代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的确,历史应当满足于当前需要的认识可以追溯到本学会的最初时期,当时以第一批学会负责人的意见为代表,其中包括安德鲁·怀特和查尔斯·亚当。但半个多世纪以前,罗伯特·斯舒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最后二十年间,以《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路易斯·卡洛尔笔名闻名的英国童话作家、数学家查尔斯·道奇森(1832—1898),写过一部逻辑教科书《符号逻辑》(SymbolicLogic)。这部书共分两部分,其第二部分写于卡洛尔逝世的1898年。但这部分的文稿没有发表过即佚失。  相似文献   

5.
一、姓名的排列顺序现代英语人名通常由本人名字与家姓组成。名字与家姓的常见排列顺序是名前姓后,如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是名,Shakespeare是姓。若干结构较为复杂的人名,其姓与名的常见排列顺序也是名前姓后。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姓名形式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前两节,Charles是狄更斯的  相似文献   

6.
法国社会人类学实验室主任克洛德·居斯塔夫·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Gustave LéviStrauss)是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影响极广,遍及哲学、政治学、史学、艺术和文艺评论等许多学术领域。美国一家文献所最近发表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列维-斯特劳斯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层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上一世纪末社会学研究开始以来,社会分层理论一直属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部分。乔治·齐美尔早就致力干这个课题.埃米尔·迪尔凯姆的主要著作之一也是论述社会分层的.马克斯·韦伯虽然没有写出这方面的专著,但是,他所说的价值关系与生  相似文献   

8.
未被认识的远方国家——日本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日本的章节为数不多。“日本”这个名称,最初是出现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其中有两处关于6:1或8:1的金银比价“在中国和日本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初”的叙述。这是马克思为研究古代金银比价问题从法国历史学家杜罗·德·拉·马尔的著作《罗马人的政治经济学》中引用的。两年后,这一引文在正式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时候产生并开始使用“经济法”这个概念?在我国报刊和法学教材中,都流传着:德国学者雷特(Retter)于1906年后逐年在《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经济法”(德文原词是“wirtschaftsreeht”)这个名词。但是,西德汉堡马格斯·布兰克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恩斯特——约阿希姆·梅斯特麦克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克尔希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T.克拉克和托马斯·科罗诸人构建和推行的艺术社会历史学,遭到了一系列批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许是格里斯尔达·波罗克的女权主义批评,它使人们注意到一个重要的限制,即艺术社会历史学在解决性别问题上的无能。波氏的批评(1988)是借助于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来传播的,而她认同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批评形式使用了符号学理论和著者源(authorship)的概念,既具有巴尔特和富科的色彩,同时也有来自拉康的人类主体性概念的影响。波罗克的著作分析了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阶级和性别同时以自己的问题在一系列新的座标上标明艺术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书讯     
卡尔·曼海姆(1893—1947年)是西方社会学界公认的社会学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一向被当作经典著作在大专院校社会学系讲授。近年来,西德又发现了他的两篇论文,这是曼海姆在二十年代初期写的,一直由保罗·凯克斯凯梅蒂保存着直到他去世。西德社会学家戴维·凯特勒、沃尔克·迈贾和奈科·斯泰尔将曼海姆的这两篇论文于1980年编辑出版,书名为《思维的结构》。该著作的英译本于1982年问世,是由杰里米·J.夏皮罗和希里·韦  相似文献   

12.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所创作的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代表的豪放词,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谩志》)长期以来,这首豪放词中的杰作不仅被选入大学和中学的课本,而且一直成为人们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在论述该词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一些研究者对该词的词句  相似文献   

13.
1824年,法国作家奥古斯特·孔德在近代史上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他的《实证哲学教程》于1838年出版."社会学"一词取代了在此之前广为使用的"社会物理学"这个旧概念.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埃米尔·迪尔凯姆在波尔多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后来他在巴黎大学神学院任职时,联合一批有才华的社会学家在1898年创办了《社会学年鉴》.德国社会学的最初兴起是由社会政治协会倡导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协会的会  相似文献   

14.
公元712至714年,穆罕默德·宾·卡西姆率领阿拉伯军队先后攻陷了第巴尔(今卡拉奇附近)、尼伦(今查拉克附近)、婆罗门阿巴德(今海德拉巴附近)和木尔坦等城镇,整个信德遂置于阿拉伯人统治之下。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印度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忽视。有的人甚至认为,阿拉伯人征服信德对印度社会没有什么影响。例如,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在谈到这一历史事件时说:“阿拉伯人征服信德曾经被形容为‘印度历史和  相似文献   

15.
《探求》2003,(6)
·专稿·张顺喜(5·7)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全面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在广州市局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林树森(6·4)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苏志佳(5·4)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认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必须长期 坚持的指导思想······……陈甲优“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是我党永葆生机活力 的源泉····,······················..·……段华…  相似文献   

16.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生于1770年8月27日)于1831年11月14日被霍乱夺去了生命,他,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思想家之一和“从莱布尼茨以来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亨利希·海涅语)逝世了。黑格尔的创作是古典资产阶级哲学(从培根、笛卡儿、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经过法国唯物主义者,直到康德、费希特、谢林和费尔巴哈)的顶峰,同时也是古典资产阶级哲学的终结。它是准备并促进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思想运动的一部分。许多著名人物都为这一伟大的思想运动作出了贡献。众所周知,这一思想运动在哲学、  相似文献   

17.
语义学(Semantics)是从哲学和语言学方面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Seman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sēmainō:意谓、意指).与此相关的"符号学"(semoitic)一词来自sēmiōtikos;"释意学"(semology)一词来自sēma(符号)和logos(规律).要明确地区分这些词是困难的;因为,尽管它们的含义各有偏重,但其用法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用的.本文简述的是有关语义学的哲学和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技术的争论将制度主义者分成两大阵营:第一种人对技术对生活质量的贡献持非常乐观的看法,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R·德格高里。他认为,由于现代技术的作用,四大著名天启骑手(the famod Four Horsoman of the Apocalypse)——战争、饥荒、瘟疫和疾病——在现在就很少肆虐了。另一种人虽然认识到技术的贡献,但也对其错误导向和消极作用十分重视,这一阵营的代表人物是F·格雷戈里·海登。他认为,人们应对技术的变化作出持续和负责的评介,技术会被那些以谋利为目标而非改善生活质量的强力利益集团所压缩。上述理论分歧导致如下政策含义的区别,海登比德格高里具有更为激进的政策研讨态度。德格高里的技术理论德格高里的技术理论深受克莱勒斯·艾尔斯和埃里希·齐默尔曼的影  相似文献   

19.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码) ·精神文明趁设,勇于探索大胆开拓···……孙维本(1·1)浅论发展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袁庆寿(1·2)职业道德建设之浅见···……范兆义(1·6)论端正党风与精神文明建设 ························……安景隆(1·11)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王连第(1·15)关于“四种错误认识”的几个 问题··················……张勤德(2·12)浅论艰苦奋斗与思想政治工作 ‘…  相似文献   

20.
数年前,拙作《赤壁之战辨》(刊于1981年3月31日《光明日报》史学版)发表后,曾在史学界引起争论。现在仅就其中几个问题再作探讨,如有偏颇之论,不当之处,仍盼师长和方家们多多指教。一、关于曹军参战兵力的数量多少问题曹军参战兵力的数量多少,是直接关系着赤壁是大战还是小战的重大问题。曹操自称“治水军八十万众”,显然是讹诈之辞,不足为凭为信。周瑜曾说:曹军全部兵力不过十五六万,加上投降的刘表的军队七八万,合计二十余万(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因为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