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不少论著在谈到“如(若、奈)何”、“何如(若)”时,免不了陈陈相因,判“何”为宾语;当谈到另一种格式“如(若、奈)××何”和“如(若、奈)之何”时,“何”却又被判为补语,造成彼此矛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论著者忽略了“如何”结构的宾语可以前置的思考和研究,以致将前者之“何”判为宾语。 “如何”结构的基本类型是:“如(若、奈)××何”,其借代格式是“如(若、奈)之何”。这种类型,其宾语置于动词“如”、“若”、“奈”之后,“何”作补语,近已有人论及,迄无异议。 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被众多论述一向忽略了的“宾语前置”这种变异类型。这种变异类型大体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先秦34种文献中“如何”、“如×何”等八种结构共1 003例,其中用作谓语的869例,状语、宾语、定语分别是107、19和8例.“如”借为“拿”义介词,在“如×何”中与“×”构成介宾状语,“何”作谓语中心语.“×”是代词“之”时常省去,形成非动宾结构“如何”及其变式“何如”,省去宾语“×”的“如”失去介词作用,“如何”、“何如”相当于“何”.“如”的另一词性是像似义动词,所构成的“如何”、“何如”为动宾结构,与非动宾结构同形异构.像似义动词“若”没有与“何”构成的动宾结构;“奈”无像似义,不存在动宾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 古汉语中,介词“以”或“用”和疑问代词“何”组成介宾词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构成“OPVO”句式(S_1),表示行为的根据或方式,这在先秦典籍中没有例外.如:子何以知之?(左襄32年)何以报德?(论语·宪问)何以待之?(孟子·梁惠王下)何用见其是齐侯也?(谷僖1年)  相似文献   

4.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5.
“若之何”、“若·X·何”解邹晓丽“若之何”、“若·X·何”,这个《左传》中经常使用的固定格式(注),是古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士文伯让(责备)之(指郑子产)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  相似文献   

6.
语言里的否定,各式各样。其中有采用委婉的方式,而不是痛痛快快直截了当的否定,也就是语法著作中称为“委婉否定”或称“半否定”的。暇日尝读《红楼梦》,见此类委婉否定,十分丰富,随手札记成若干则。兹分两种情况,约略剖析,以见一斑。(一)用否定词“不”、“未”构成不×、未×凡是构成不×、未×的,多数不是干干脆脆的否定,而是语气和缓。又分两小类,其标记是:  相似文献   

7.
词语在句子中,如果受修辞手段支配,它的词义往往要起独特的变化。变化了的词义是临时的,如果经常被使用,就成了这个词的新义。先看几个例子。“起更衣”这个词组,如果用于一般的陈述句,它是去换衣服的意思。如《史记·外戚世家》:“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如果用的是避俗的修辞手段,那就是上厕所的意思。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坐乃起更衣,稍稍去。”“病”是伤病很重或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里有“自××以上”、“从××以下”、“由××以东”、“自××以来”、“自××以往”、“自××以前”,“从××以后”等结构,可以用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兼语和复指结构,还有用作谓语的。已有的著作有谈及这一现象的,但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伤逝》有这么一段故事: 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巳!”这里的“何扬州”是谁?梁朝刘峻(字孝标)在给《世说新语》作注时没有注释。最近,我们见到一本一九八二年九月出版的《唐宋词选》。其中,在注宋人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词“玉树雕(凋)土”一典时说:《世说新语·伤逝》篇:“庾文康亡,何扬州(何逊)临葬云:‘埋玉树着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见该书第200页,注⑨)注明了“何扬州”是何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尽地描述了《论语》中主谓词组运用的情况。文章根据主谓词组在句中的不同语法功能对主谓词组进行分类;对充当不同成分的主谓词组,又依据其在句中与其他成分的联系进行内部分类。主谓词组作谓语的,着重分析大句主语与主谓词组的关系;作宾语的,分析不同类动词后主谓词组的运用情况;作主语的,侧重分析主谓词组与不同类型的大句谓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主谓词组中谓语的性质、组成等情况,对主谓之间加“之”与否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主谓间之“而”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时使用一个“而”字,这样“而”字常被解为用如假设连词“如”,承接连词“则”,或陪从连词“之”.本文仅就这种情况试作探讨. 一使用在假设分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被解为用如假设连词“如”的.如: (1)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古汉语中,动词前面的疑问词“何”主要起修饰动词(或动宾词组)的作用,宾语前置只是其次要的语法功能,凡“何”在动词前,能做状语处理则应尽量作状语处理。“何有”格式在上古使用也很普遍,不同场合中的“有”表示不同的意义,而“何”字作状语亦相当明确。“何P之有”这一句式,应与“何有”贯通解说,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主谓谓语句的构成相当复杂,而小主语的构成也是相当复杂的,其构成情况如下:一、由词构成。1.名词,只限于一般名词;2.代词;3.量词,只限于单音节物量词重选式;4.动词,小谓词为形容词;二、由词组构成.1.动宾词组,小谓语一般限于形容调;2.联合词组,小谓语式形容词或判断动词或“有”字;3.“的”字词组;4.方位词组,小主语同大主语多有领属关系;5.数量词组,小谓语多为描写、说明性的;6.趋向词组,小谓语多为描写性的;7.复指词组,小谓语为动词,名词,为说明性的;8.主谓词组;9.指数量词组,必有所指代事物于前文出现。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同形异构词组初探刘宗德古汉语中,有些词组包含着词义相近或相同的词,但语义结构不同.语法关系各异。这称为词组的同形异构。例如同组“众寡”就能形成三种不同的语法关系:并列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兵法·谋攻》)此处“众寡”意为人多或人少。主谓曹操比于...  相似文献   

15.
《释名》声训与汉代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也叫音训,是用声音相向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詀方法。声训中,释字与被释字之间,有的完全同音,如《释名·释天》:“踢,揚也”。有的只是双声关系,如《释名·释丧制》:“绋,發也”,二字古音声母相同,都属帮母;但韵部不同,“绋”物部字,“發”月部字。有的只是迭韵关系,如《释名·释乐器》:“锺,空也”,二字韵部相同,都属东部;但声母不同,“锺”章母字,“空”溪母字。  相似文献   

16.
关于“……之为……”这种句型,杨树达先生在《词诠》中用以下例句进行分析, (1)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2)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3)唯行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荀子·不苟》)杨树达先生认为这种句型的“为”是“句中助词,宾语倒装时用之。”这种看法,对于解释以上三个例句,似乎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实际情况是,“……之为……”这种形式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关系,以上三个例句只能代表“……之为……”句型所表  相似文献   

17.
《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易·屯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 《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易·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上面几首爻辞都是反映远古社会,一个氏族到别一氏族求婚也可能是抢婚的情景。歌辞句尾都用“如”字。只就这个“如”字略加考释。  相似文献   

18.
郭璞(276—324)训诂语言中,有一些训诂术语,有的是继承前人的用法,有的则是郭氏的创新。如: 美恶不嫌同名 《尔雅·释诂》:“徂、在,存也。”注:“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又“肆、故,今也。”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这是郭璞认为反训的用例。现存训诂著作中,郭璞最早谈到反训。“美恶不嫌同辞”,见于《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主谓词组中间加“之”字,构成“主之谓”格式。对这种格式的主谓词组,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说:“之又可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的用法是把主语似乎变成了与领属性同型的附加成分而句子变为子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称之为“组合式词结”,吕先生说,组合关系(即偏正关系)所形成的词群,叫词  相似文献   

20.
由一个名词或名词偏正词组构成的句子,叫名词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在文章中出现的情况不同,它的表达作用也就不同。 在剧本里说明时间地点,常用这种句式。如贺敬之等的《白毛女》第一幕的舞台说明:“一九三五年冬”,“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用这种句式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