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源》(修订本)对"荐福碑"的释义是:"唐宗文明元年立大献佛(曦按,'佛'当作'福')寺,武后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中宗景龙中起塔,高十五层。有欧阳询所书荐福丰碑。家彭乘《墨客挥犀》:'范文正(仲淹)守邵阳,有书生上诗甚工,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串更(欧按,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字,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冲。时人语日:"有客打碎来再福,无人骑鹤上扬州。"东坡嘲穷措大诗日:"一夕霞轰荐福碑。"(《类说》四八)马致远有《半夜雷轰荐福碎》剧,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方面对八大山人草书作品《唐耿题王维旧宅清源寺》诗轴作简单地赏析  相似文献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以文本为基点论王国维《人间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专作情语”的开拓而使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一缕不同寻常的异质,求异出新而使词的出路与诗接轨出现词的诗化,“力争第一义”最终使词成为演绎哲理的符码。在取径唐五代、北宋小词的基础上希望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以实现作词的宏大理想,然而他在回归途中似乎愈走愈远,一小部分最能体现《人间词》西洋哲理特色的作品,在艺术上经不起推敲。《人间词》向五代、北宋的回归是失败的,王国维最终未能实现他恁高的创作祈愿。  相似文献   

4.
李旭阳 《学术交流》2023,(11):171-182
在宋人所编选的宋代诗集中,从《九僧集》到《江湖风月集》,诗僧群体的作品占据了其中的重要地位。北宋陈充编选的《九僧诗》,展现了诗僧交往群体之广以及其与中上层士大夫群体的交往之密切,并且这种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间密切的交往关系也是《九僧诗》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而随着从北宋向南宋的过渡,诗僧群体交往的主体也演变为中下层文人群体。就宋代而言,禅宗对诗学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晚唐体的出现与发展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诗僧诗集的编选与出版上。此外,宋代的诗僧诗集还反映了中日两国僧人的交流与诗集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诗词绘画都讲究意境,诗由情起,画自境生。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第一次使用了"境界"一词,清初的笪重光《画筌》继唐代王昌龄《诗格》之后,第一次在画论中谈到"意境"。总而观之,都是主张在对物象的描绘过程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趣,借景抒情,笔随意动,达到"摅发人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荐稿英雄榜     
《东西南北》2008,(12):75-75
上一期荐稿英雄榜的前三甲为:金牌稿件——《赶不走的妈妈》荐稿人:苏秋桂获得稿费500元银牌稿件——《是开发还是盗墓?》荐稿人:袁焕阳获得稿费200元铜牌稿件——《胡三升旗》荐稿人:郝英子获得稿费100元铜牌稿件——《打工皇帝跳槽的三大"潜规则"》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7,(5):128-135
传统诗学命题"诗穷而后工"说在清代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文体上,由于清代词学尊体和通俗文学繁荣,文体地位较低者多被比附于"诗","穷而后工"说由诗而统摄到词、戏曲、小说甚至外国文学作品,成为涵盖众多文体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论命题;在性别视角上,由于清代女性文学的兴盛,基于女性创作特点而提炼出的"诗福"说问世,这是与"诗穷而后工"相对立的一个命题。"诗穷而后工"说在清代实现了理论的越界与拓展。  相似文献   

8.
荐稿英雄榜     
杨桦 《东西南北》2008,(7):53-53
上一期荐稿英雄榜的前三甲为:金牌稿件:——《未来"网络帝国"的权利分配》荐稿人:红鱼获得稿费500元银牌稿件——《124街有棵樱桃树》荐稿人:马树强获得稿费200元铜牌稿件——《老妞儿》荐稿人:方刚获得稿费100元铜牌稿件——《中国心》荐稿人:刘月获得稿费100元  相似文献   

9.
江户时代的日本文艺典籍《翰墨城》收载的一片"古笔切",乃初唐文学家王勃佚文《诗序切》。历来将这片"古笔切"称之为《诗序切》,盖缘于正仓院传存的王勃佚文名为"诗序残卷"。但是本文认为,这片题为《诗序切》的作品并不是诗序,而是为哀悼死者撰写的墓志铭或神道碑中铭文的一部分。文中的主人公,很可能是一位因违背皇命而死去(或被处死)的境遇悲惨的人物。此文换韵处夹注"其一"的分章字样,这种体裁始见于北魏的碑文,它的普遍化是在王勃所生活的初唐时期,因此这片"古笔切"传为王勃的作品,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由此可见,日本传存的大量珍贵的汉文典籍资料,尚有待于各领域专家的整理与解明。  相似文献   

10.
李星 《社科纵横》2001,(3):69-70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最著名的诗人 ,也是宋诗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共创作诗歌大约二千七百多首 ,其中《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这部分诗 ,是作者在其文学成就最高、艺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完成的。他本人也非常重视 ,亲自把《和陶诗》编纂成集 ,并让其弟苏辙为之作序 ,“以遗后之君子”。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苏轼与陶渊明相去六百年。但陶诗经过这么长时期的流传 ,却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特殊的现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就苏轼《和陶诗》的成因作初步的探讨。苏轼创作《和陶诗》 ,受到北宋时代…  相似文献   

11.
《今日辽宁》2012,(1):74-77
"一道出遥岑,潺谖古到今。雪天声泻玉,月夜影摇金。岁旱施功大,民疴被泽深。浮丘与轩帝,仙迹可追寻。"中国温泉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吟咏这首北宋元符进士夏津县令凌唐佐所写的《黄山汤泉》诗,可以感悟诗中记述的轩辕黄帝曾在黄山汤泉浸泉之情  相似文献   

12.
赵玉敏 《学术交流》2007,(6):154-156
"思无邪"是孔子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并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对"思无邪"的解释,自古至今多有歧义。"思无邪"是孔子对《诗》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功能的总结,是其"诗教"思想的具体体现。《诗·鲁颂·?》中的"思无邪",其意为赞美马匹之多。孔子引来评价《诗》,用的是其文字义。孔子所说的"思无邪",既不是对《诗>思想内容的概括,也不是强调学《诗》、读《诗》之法,而是指称《诗》全面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功能,实质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苏、辛词风总述宋代词坛 ,历来“苏辛”并称 ,因为他们分别开创和推进了豪放词风。我们知道 ,晚唐五代 ,诗、词正式分流。但直到北宋苏轼之前 ,人们习惯以诗体为尊 ,以词体为卑、为“艳科小道” ,只用来表现男欢女爱、羁旅离愁等不甚正规的主题。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虽一度打破这种局面 ,并推出几首初具豪放倾向的词作 ,如范仲淹《渔家傲》、王安石《桂枝香》、欧阳修《朝中措》 ,但总体来说 ,类似的作品寥若晨星 ,未能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真正把诗文革新运动深入到词的领域 ,并“指出向上一路 ,一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的 ,不能…  相似文献   

14.
荐稿英雄榜     
上一期荐稿英雄榜的前三甲为:金牌稿件——《再造中国世界公众形象》荐稿人:建中获得稿费500元银牌稿件——《不要宠坏你的老板》荐稿人:林凡获得稿费200元铜牌稿件——《装傻也是一种学问》荐稿人:安然获得稿费100元铜牌稿件——《弄假成真》荐稿人:云舒获得稿费100元以上稿件之所以获奖,不仅是因为稿件在质量上较为突出,在本刊以后需要稿件的方向上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音乐聚义厅     
看励志《后青春期的诗》五月天半年时间的闭关,五月天终于磨出了代号为"作品七号"的第七张专辑《后青春期的诗》,主打曲目"出头天",必将是继"憨人"与"倔强"之后的又一次励志大合唱。在经济不景气,灾祸不断的大风气下,五月天希望藉由"出头天"提醒自己与歌迷唤回"初心",不要忘记最初"憨人爱拼才会赢"精神的那股憨直与傻劲。  相似文献   

16.
荐稿英雄榜     
上一期荐稿英雄榜的前三甲为:金牌稿件——《被〈时代周刊〉俘虏》荐稿人:风悠然获得稿费500元银牌稿件——《大男子主义是纸老虎》荐编人:漓漓获得稿费200元铜牌稿件——《中国景点票价惊世界》荐稿人:刘川枫获得稿费100元钢牌稿件——《那部车子》荐稿人:国伟获得稿费100元以上稿件之所以获奖,不仅是因为稿件在质量上较为突出,在本刊以后需要稿件的方向上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详情请参见本刊博客:hnp://blog.sina.com.cn/dxnb荐稿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东西南北》编辑部收信箱:dxnb2004@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7.
张珈萌 《唐都学刊》2023,(3):98-104
《林泉高致》是北宋郭熙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作品,作为苏轼的前辈,郭熙绘画理论对秉持“诗画一律”的苏轼其人其诗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在苏轼山水诗的创作中时见端倪。主要表现在以平远视域布局所描绘的画面并通过光影与明晦的变化丰富山水的表现形态;选取“烟云”这一极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烘托出山水诗冲融缥缈、萧散平淡的意境,并创造性地在水墨冲淡的背景下加入了碧色的元素,使得山水诗的创作呈现出“不古不今”的面貌;借助全景式的布局挖掘景外之意,使作品余味无穷。苏轼对绘画理论的借鉴使其山水诗在北宋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代山水诗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虎关师炼在《济北诗话》中称孔子为"诗人"删《诗》。其实孔子之时,并不是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的,而是从礼仪、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来看《诗》用《诗》的;孔子有"吾从周"之意,所以其删《诗》也当由此角度出发,而绝不是以"诗人"的眼光来删《诗》。虎关师炼之所以有此言论,当与其社会发展的特性、当时的社会思潮与政治形势和教育制度有关联,当然也不可排除文学理论与批评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宁 《唐都学刊》2015,(2):57-64
秦岭承载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内涵。将秦岭与唐朝以前的诗歌相联系,按照诗歌作品创作的时间先后以及这些作品在中国诗歌史中的意义,从"《诗经》中的南山、终南山诗篇""乐府中的南山歌诗""汉魏六朝文人诗中的南山及南山意象""商山与我国第一首隐逸诗""太华山与汉魏六朝游仙诗""北朝时期的终南山唱和诗"等六个方面展开,旨在说明秦岭山脉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3,19(1):24-27
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因谋取功名,一生曾三入长安。开元十一年冬,孟浩然因中书令张说之荐而首入长安,并写了著名的《赴京途中遇雪》一诗。开元十六年秋,孟浩然因"应进士"举二入长安,并与王维相识于京师。开元十九年一月,唐玄宗率文武百官"幸"东都,孟浩然闻之,乃于翌年春由襄阳而至,之后由洛阳三入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