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是向首都提供生态服务。这一功能转变要求城郊农业与农村转变职能,使农业由产品农业向服务农业转变,使农村由传统农村向生态农村转变,即农业、农村转向为城区提供生态服务。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本文在分析环境的生态服务构成及生态服务稀缺性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补偿为基础、以构建生态服务市场为核心的生态服务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生态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生态产业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以及由发达城区支持生态涵养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生态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生态技术推广及技能培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辖区面积占全市的70%以上,是全市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十五"以来,生态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得到显著加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尚未理顺。今后的发展中,应坚持整体、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既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关系,也要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关系,适应首都居民对环境、食品安全和休闲旅游需求的高速增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21,(1):69-72
甘肃位于黄河流域上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地位重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黄河文化保护弘扬示范区、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试验区。面对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挑战,甘肃要把握好新时代、新格局中的新环境、新任务,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抓好水源涵养、生态产业、城乡融合、文化传承和法治保障五个着力点,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  相似文献   

5.
2012年的首都向着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目标平稳迈进,2012年的北京研究更加关注首都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体现了学术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于首都经济的发展走向,学者们全面把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针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薄弱环节,学者们提出走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突破资源环境因素的硬约束,塑造出低碳、生态、绿色、宜居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众关注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医疗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养老、大学生身心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成为2012年学术界广泛、深入研究的重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成果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6.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和涵养区,精准识别其生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野外调研和相关资料,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现存的生态问题进行识别与诊断,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提升对策。研究显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要加强水源涵养生态系统保护、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的发展模式;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要加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建设、加强退化草地修复、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要提高城市防汛能力、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沿岸绿化工程;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要构建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发展低碳旅游既可以为郊区旅游增加新内容,也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的不足。北京是全国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率先圈定生态涵养区的地区。在涵养区建立低碳旅游乌托邦,通过食住行来践行低碳技术,将低碳排放融入日常生活,既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加生态涵养区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全国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股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严厉批判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又深刻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认为它们都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生态社会主义看来,自然生态的危机,原因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失衡和不和谐,因此,生态和谐发展观在理论上表现为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观、政治观和文化观。在实践上表现为在生态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不和谐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进行重建。在经济上,建立人与自然都能承受的"生态经济"体系;在政治上,建立确保社会公正的制度体系和新型的民主政体;在文化上,创建绿色文化道德体系,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和谐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虽然它还存在某些局限性,但它的生态和谐理论以及生态重建模式,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经济转型,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带来观念的进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观念,其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伦理思想,都以某种伦理思想作为其价值依据和精神支撑,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解读与分析,探讨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蕴和生态伦理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体现在:以人的生态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生态正义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本质。其生态伦理价值表现为:在政治层面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党和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执政;在经济层面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在社会生活层面表现为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优化人居环境;在文化层面体现为树立和谐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些都从新的视角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伦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金鸽 《创新》2013,(4):34-38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语境发展实践的根基,以人、自然、社会和谐为轴线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逻辑进路,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一系列的生态思想为当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生态思想也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娟 《学术交流》2007,(4):76-79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高级形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生态文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从国际视野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文明与生态不和谐的现代文明时代;从国内视角看,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众多等的阻击,因而有必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此,我们要理性选择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径:一要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二要倡导并建立生态经济,保障能源的供给和生态的平衡;三要树立生态消费理念,减少原材料与能源的耗损,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通过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现路径之一,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使乡村在追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过程中,有效落实乡村绿色发展理念、有效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有效监管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有效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既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文章在阐析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内涵特质及价值意蕴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分析广州绿色发展的成效及不足,探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推进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了新的理论阐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永续发展、人民期待、人类未来的高度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解决好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生态治理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性,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为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生态转向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发展动能。以此为引领,应创新将“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把生态美好作为推动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规范,坚持以“一盘棋”思想统筹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生态区建设,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对接,破除全球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北京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从首都经济战略的提出,到以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再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的产生,北京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生态文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北京经济向高端化、知识化、总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的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以下逻辑:人的生态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生态民生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逻辑支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最终归宿。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演进逻辑对新时代高水平民生建设的启示有:在生态民生建设中,要以敏锐捕捉和满足人民合理的生态需要为前提,以保障人民的生态权益、培育“生态人”为重点,以确保生态、经济和民生的融合性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从基本理念来看,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价值追求来看,重要论述彻底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与法治观的内在统一,为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准则。从实现路径来看,重要论述系统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水平铺就了基本路径。从国际视野来看,重要论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通过国际法治实现全球生态正义指明了前进方向。科学、完整地理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不仅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还必须放眼未来,结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徐本鑫 《创新》2013,(2):80-83
为建设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社会,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监管措施,并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环境监管模式,但是环境监管的绩效却无法体现在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提高上。从法律制度上看,中国环境监管措施的制度选择和设计没有体现法律对和谐和生态效率的价值追求。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推动利益相关者就环境问题进行对话,设计与选择体现生态效率与和谐价值的环境监管措施,形成环保直接监管、间接监管和自我监管协同作用,公民社会、企业、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努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建构一个以社会组织为基层主体、以居民自治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形态。作为一个相对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后发进程,我国的社会建设既面临着传统资源匮乏和现代社会多重压力的困扰,又具备了在借鉴西方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实现超越的可能。通过实现从管理社会到社会管理理念的转变,我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事业需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道德价值基础两个方面发现自身的发展逻辑,规划符合这一逻辑要求的发展路径,以最终落实于超越利益共同体层面的价值共同体的建构,来推动我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