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畜牧业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草场资源及其利用。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据1986年草原普查资料,全区天然草场面积为8.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33.4%,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6%,其中可利用面积7.2亿亩,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4%。按质量来分,在7.2亿亩天然草场中,优良草场占37.6%,中等草场占28.5%,劣等草场占33.9%,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但季节分布不平衡,优良草场大部分为夏草场,低劣草场则大都属于冬春场。由于干旱,除夏草场外,冬春草场产草量一般都较低,亩产干草约40多公斤。全区有天然打草场2000万亩,经改良的打草场和人工草场约1000万亩,目前每年可打储冬草32亿公斤。 新疆天然草场均为季节性放牧利用,一般夏草场利用时间最短,只有3个月左右,冬草场利用时间一般  相似文献   

2.
草原:境内有草原3758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56.6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559万亩,每亩草原产草量为337公斤,总产草量为一百一十九亿八千二百万斤。理论载畜量为410万多只羊。草原总面积中,有高山草甸草场199.64亩,亚高山草场1743万亩,灌丛草场1285万亩,盐生草场53万亩,林间草场11万亩,山地草场114万亩,人工草场19万亩。 土地资源:全州土地总面积为6750万亩。其中,耕地114万亩,占1.7%其中播种面积99.6万亩。总耕地面积中山地91.7万亩,川地12.6万亩,水浇地12.38万亩,早地101.9万亩。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新疆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新疆有80多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其中可以有效利用的达5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草场总面积的1/4。这些草原类型繁多,垂直结构明显,牧草质地优良,毒害植物极少,优等和良等草场比重很大。新疆的大小牲畜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拥有许多优良品种。新疆除了辽阔的草原以外,还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辽阔,水草丰茂,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全区可利用草原7.56亿亩,人均草场56.8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倍,比世界人均水平也高近4倍。新疆天然草场的质量可称全国第一;阿勒泰草原和天山西部的伊犁草原,质量之佳,为全国少见。有的国际友人到伊犁参观后说:伊犁草原“是上帝的特殊恩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牧区,居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世代都以畜牧为业,具有丰富的草原放牧经验。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草原制度包括草原所有权制度和草原产权制度。合理的草原产权制度是保护草原资源和维持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草原缺乏明确规范的产权制度,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新疆草场使用过度,草原沙化、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草原所有权制度的演变、草原产权制度面临的问题,寻找治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途径,推进新疆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内蒙古是中国蓖麻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省区 ,主产区通辽市是我国著名的蓖麻生产基地。2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达 41 .3万公顷 ,占全国的 1 8%。3 .内蒙古有中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草原面积 8666.7万公顷 ,其中可利用面积 680 0万公顷 ,占全国草场面积的 2 7%。4.兴安盟科尔沁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呼伦贝尔市呼伦湖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最好的鹤类资源宝库。湖区鹤类占世界鹤类的 3 5 % ,占全国鹤类的 5 5 .6%。5 .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羊毛总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山羊绒产量占全国…  相似文献   

7.
(一)草原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新疆是全国的重点牧区之一,拥有的草原面积占全国第三位,饲养草食家畜的数量占全国第二位。全区每年牲畜的最高饲养量可达4400万头以上。这些牲畜主要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因此,草原在新疆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没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就没有新疆畜牧业的大发展,新疆也就不可能成为全国的第二大牧区。草原所以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张邦平 《西部观察》2004,(10):26-27
巫溪旅游资源特色及比较优势   巫溪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境内不仅拥有以灵山十巫、先秦栈道、秦汉悬棺、千年古镇为代表的人文资源,而且有集峡谷风光、溶洞景观、奇峰异石、温泉瀑布、草甸山地、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为一体,品种多样、组合奇特的自然资源.根据德尔菲法参数指标评定,巫溪理论蕴藏国家一级景区景点6个,国家二、三级景区景点37个.   ……  相似文献   

9.
继草场产权私有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草原环境治理并没能有效遏制草原沙化后,社区草场共管成为可供尝试的另一种方式。本文基于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县秀巴村所做的个案研究,着重分析当地在1984年畜群分配到户后所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共用草场的共管制度,并从共用草场的维持与扩张、村落内部的互惠、夏季牧场的放牧制度以及冬草的分配等方面来具体论述该共管制度的运作。不过,这套制度却在近年来急剧的社会变迁中走向溃败。本文通过借用Ostrom(1990)的共用资源共管理论,除了揭示共管制度溃败在制度上的成因外,更要寻找出其背后所交织的社会、文化及环境等要素。  相似文献   

10.
资源开发方针问题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南与老挝、缅甸接壤,北与思茅毗邻。面积19690平方公里,人口65万,海拔447—2429公尺。由山地、丘陵、河谷、坝地组成。由于地形、土壤发育、水热条件的差异,自然环境极为复杂。比较典型的热带面积占总面积28.5%,其余面积多属南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在我国占有特殊地位。植物资源多达两万多种,其中高等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经济植物1000多种,珍稀古植物34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51种,属于古孑遗种的有老挝天料木、小花金钱豹、苏铁、鸡毛松等10多种,还有不少  相似文献   

11.
《中文信息》2006,(8):127-127
到草原的另一大乐趣便是驾驶,但是对于许多平日擅长在城市的柏油马路穿梭的“马夫”来说,到草原山地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草原山地行车有哪些诀窍和注意事项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文信息》2008,(4):125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东部炎陵县,在县城东南端,距县城约40公里,与江西井冈山、宁冈、遂川和本县桂东等县接壤,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南端。总面积为5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区内群山密集,险峰如林,森林密布。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一个天然植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山地(mountain)是指具有一定海拔、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地面。广义的山地包括高原、山间盆地和丘陵;狭义的山地仅指山脉及其分支。丁锡祉和郑远昌认为,相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区域都为山地。按照这个定义,我国山地面积达6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7.7%(包括高原和丘陵)。据20世纪80年代的统计,我国山区的人口约4.4亿,占当时农业总人口的44.7%①。可见山地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草原畜牧业则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轮牧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场。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开发涉及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众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就十分必要。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尤其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是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西部集中了我国巨大的天然牧场,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和毛皮等畜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5。据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20亿亩。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离不开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对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包括丘陵、高原)约占总面积的66%,山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出产在山区。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山地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山区,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手段。如何结合我国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在借鉴国外发展山区建设和实现山地农业机械化的经验、总结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发展我国山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步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锡林河中游冬季漫长、寒冷而多风,每年约有5个月的积雪期。风是积雪再分配的动力,地表、地物和植被可以改变风向和风速,加之时节不同进而形成积雪方式的多样性。具有缝隙的植丛对积雪量有特别的效果。高大植丛形成的雪丘所占面积常为植株丛幅的5—10倍。雪具有加速植物反青提高产草量的明显作用。特别是雪丘的形成,相应由近到远形成不同的群落斑块,并与水分生态序列一致,即影响着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外貌变化,其有利于延缓草场进一步退化及加速草场恢复.进行积雪规律的研究,可为加深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提供有益的资料,特别是可以从中探讨增加土壤水分的可行性途经。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桂英 《兰州学刊》2006,(9):182-184
在生态治理投入渐增的今天,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以往的研究和对策大多停留在浅层生态学层面,而深层生态学认为,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是草原生态恶化的根本,即草场产权制度延滞落后;草场有偿流转制度漏洞百出;畜牧生产激励制度有欠妥当;草场放牧制度弊端迭累;法律制度稀松筛漏。而当前生态治理缓慢的症结在于:重工程操作,轻科技依托;重个体,轻合作;重速度,轻效益;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未来草原生态治理在制度上应有所创新:落实“双权一制”,扭转牧民在产权问题上的心理错位;完善草原生态管理制度;建立体现生态公正的投入机制及保障机制;加紧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新疆有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然而牧业经济并不发达,牧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全区24个贫困县中,有10个是牧业县;北疆有7个贫困县,全部是牧业县;南疆有4个牧业县,其中3个是贫困县。至于贫困乡、贫困村,除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外,大部分集中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1949年到现在,全区1038万头牲畜已经发展到3247万头,增长了两倍。畜牧业的增长并没有使牧民的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牲畜增长的速度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