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经济。其实,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商品经济依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特点都与特定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相联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应从这些方面着眼。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不排除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存在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具有普遍性。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而言,它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形态和时代演进轨迹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观点值得商榷。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是分属不同理论序列的两个概念,不宜相提并论。从多个角度历史地纵向划分社会经济形态,有三大序列,分属三个经济时代。当今社会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形态交织、融合发展态势。我国处在以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流的,迎接知识经济,融合精神经济等经济形态因素为特征的智能自觉时代这一社会经济历史新阶段。诚然,这一社会经济历史新阶段的发展、完善还需要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展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大题目。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有哪些特殊的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内在的促进作用?如此等等,都是我们在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时所要着力搞清楚的。一、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看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刻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有助于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考察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要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出发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机体,考察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就要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出发.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全等于商品经济;搞市场经济不等于搞私有制,不等于搞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不会导致自由经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就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目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传统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商品经济截然对立起来。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商品经济以及与其有关的经济形式都会消亡。经过社会主义实践,这种传统观念已经突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确认必须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然而,当我们强调要发展商品经济、要通过改革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理论界又出现了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出现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依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要适应商品经济条件实行分配模式转换.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模式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模式转换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有计划有控制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不仅在运行上要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而且在分配上要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统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实现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则必然要改革按劳分配体制,即按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人们思想上便随之出现了关于商品经济的种种观念。然而,对商品经济观念的性质和作用的认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既不同于小商品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是具有社会主义典型特征的商品经济。但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它必然在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都带有旧社会的烙印。在这个阶段,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给我们留下的是生产力水平很低并且发展极端不平衡,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下,小生产充斥,商品经济不发达。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不在于仅仅只是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更重要的是在于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它将存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在初级阶段,与较低的生产力相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比较落后,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就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而且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紧密关联。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否定建国初期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而建立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排斥商品经济、排斥市场机制。更进一步说,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赖以存在的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完善的市场机制。那么,要确立这种体制模式,要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受挫,使列宁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商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阶段不能取消商品货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重大发展。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的。概而言之,即: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以商品经济为中介,巩固工农联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中介,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改革国家机关,发展文教事业,实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上指明了方向.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开始走上了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但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在计划和市场两种运行机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价格体系、新旧两种管理方式交叉并存的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改革落后于微观,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宏观失控,进而影响到微观活力的正常发挥.所以,如何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认识和表述,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带有商品性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说成是商品经济,显然不妥。尽管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还继续存在,但是,它决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部和本质。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已有非商品性的新的经济因素;况且,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它的发展顶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已经是处在它的下坡阶段。因此,如果把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简单地概括为商品经济,就会得出资本主义经济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围绕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认识上的重大分歧已经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近来中央反复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其意义首先在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的肯定。 我们知道,商品经济作为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存在并不断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出发点.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矛盾的出现,有人产生了疑问,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否相容"?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发展,对此必须在理论搞清弄懂,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7.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改革十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所达到的基本共识。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基础究竟是什么?商品经济能否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仍要采取商品经济?对这些问题却仍各有各的说法。所以,搞清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共融的依据,仍然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命题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但是这种商品经济又不同于在它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谓不同,就其根本点来说就是: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是有计划发展的。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这种作用还不是一般的作用,而是作为基本规律的基本作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又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因此,对经济的调节必然还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日益深入人心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正继续沿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方向进行,各地区都在根据自己的条件,探索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但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差,商品经济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如何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推动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