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齿轮传动是现代各类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传动。因此齿轮传动这部分内容在工科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齿轮模数是表征齿轮轮齿大小的一个参数,也是齿轮各部分尺寸计算的基本参数。故齿轮模数的概念是齿轮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必须引起重视。本人采用杨黎明主编的《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作为教材。该教材在引出任意直径为d_k的圆用上“周节p_k”的概念后,对“模数”的定义阐述如下:设齿轮数为z,根据周节与圆周长的关系得所以在不同直径的圆周上,比值Pk/π是不同的,其中还包含无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收获机械中摆环机构的特点,分析了它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运动、受力情况,提供了简明、合理的算法与算式;给出了合理可行的结构参数,为农、牧业收获机械中摆环机构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对巩固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彼此之间相互割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般是将现有的机械结构简图(例如常用的六杆插床机构)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零件课程设计则是千篇一律的减速器设计,并且都有现成的设计资料和图册,学生几乎很少动脑筋,他们只进行少量的计算,大部分内容是照搬照抄,作出的结果是千人一面,  相似文献   

4.
机械原理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其课程设计则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对机械产品的品种和门类的要求日益增加,要求机械产品在竞争中不断更新和发展,因而,对现代机械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类学生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在机械方面的"构思"、"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促使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从指导思想、形式到内容都要不断进行改革。我们对课程设计的改革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将传统的单一图解法改变为图解与电算并行,把计算机应用于机构的分析和设计。这一步从1985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为本科生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例介绍了将专业领域新技术、新知识引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从而保持活力的思想及经验。在诸如凸轮设计、齿轮设计、运动学分析等教学内容上应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手段,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振动截割技术为臂式掘进机切割硬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但目前研制的振动截割机构存在一些缺陷,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振动截割机构,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为振动截割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剖析机械类本科专业《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并重、考核模式多元化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模块由机构及机械系统设计为主线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基础理论作业组成,实践教学模块强调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并重,在成绩评定环节凭借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定。研究结果为机械类专业《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连杆机构设计仿真平台在机械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机械原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自主开发的连杆机构设计与仿真平台。应用该平台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机构组成原理,应用该平台能够加强学生对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和曲柄存在的条件理解。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开阔了学生对机构分析及设计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张玉南,单国骏《工程制图》是工科院校各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运用正投影原理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方法与技巧。并以此为工具了解他人的设计意图或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工程制图》涉及到机械、电子、水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齿轮啮合的研究方法来处理滚子-平底从动摆杆共扼凸轮机构,将齿轮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概念推广到该类机构中去,从而揭示了共轭凸轮机构的本质特征,获得一系列重要参数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设计能力,应该加强科学方法及科学思维教育。本文分析机械原理教学研究现状,提出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及科学思维教育,举例分析在机械原理课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思维,有利于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1.5 MW风电齿轮箱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齿轮的设计参数,通过机械零部件动态可靠性模型,得到风电齿轮箱齿轮的寿命分布模型。假设它的寿命分布函数分别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并用最小二乘法对两种分布形式的参数进行估计,用相关系数法对两种分布形式的估计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分布形式中威布尔分布对寿命分布模型的分布函数形式拟合得较好,由此确定的寿命分布函数对于零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常用微驱动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压电式微驱动器,采用柔性铰链机构实现无机械摩擦、无间隙的高灵敏度微驱动,利用柔性铰链杠杆放大原理增加了叠层式压电陶瓷位移输出.满足了在激光测量系统中作为移相器的工作要求.文章对柔性铰链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了机构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齿轮范成加工实验过程作了认真分析,并针对不同齿轮参数的加工要求,提出了齿轮范成加工实验计算机仿真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中谈到的水稻秧苗移栽机取放秧苗机械机构的设计,是借鉴了多功能秧苗移栽机机械机构的设计思路,并参照其穴盘苗自动取苗机械机构的结构特点,又增加了气动控制系统和检测传感器,而形成了另外一种水稻秧苗移栽机取放秧苗机械机构。文中介绍了水稻秧苗移栽机取放秧苗机构及其相关组成部分,阐述了水稻秧苗移栽机取放秧苗机构的控制原理和机构运动控制过程,说明了水稻秧苗移栽机取放秧苗机械机构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机械原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机械原理课程是大学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北航多年来在机械原理课程的体系建设和内容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定位,论述了课程的内容改革成果,介绍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作为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课堂讲授的质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作者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的机械原理教学,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介绍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是机械原理课程中一门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课。论文采用自主开发的虚拟实验平台和BRCXD型机构创新实验平台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突破了时间、空间及实验教学资源的限制。通过演示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相结合,既让学生快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又极大地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机构力学与机构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纽带.从专科“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出发,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机械设计相关的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及,其在实际机构中的应用,掌握机构的结构及常用机构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具有对这些方面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本课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化工原理》授课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在化工原理以及后续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要结合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详细分析工艺过程,巩固理论教学效果。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化工设计比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加强培养其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