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33部门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非竞争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定量测算大宗商品下跌对中国物价水平的最大潜在影响,发现进口采掘业部门价格一次性下降50%的情况下,将拉低国内CPI、PPI1.10和3.63个百分点,并且对重工业的价格影响要大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从历史结果看,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物价的传导效应呈现上升态势,CPI从1998年的0.17提高到2011年的1.10。政府可以通过降息降准、提高资源税、淘汰过剩产能的方式缓冲输入通缩的冲击,保持物价总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选取了我国国民经济中八个主要行业,首次提出并采用成分商品的“三重筛选”标准,选取了72种成分商品,先以成分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为权重构建了行业商品现货价格指数,然后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权重综合行业指数得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其次,基于已构建指数,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领先CPI、PPI、CI三个国内宏观经济指数的期数依次为2.48个月、0.66个月、0.89个月,领先BPI、MyBCIC、CCPI三个国内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的期数依次为1.54天、1天、1.21周,领先上证综合指数的期数为13天,说明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具有很好的预警和预测能力。最后,本文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对CSCPI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定量检验,检验结果与谱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谱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居民直接或间接使用以满足其自身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数.CPI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或生活成本水平,并广泛应用于评价可以指数化的各类支出如居民收入、社会保险、利息支付、财产合同等的实际水平.因此,CPI编制方法上的微小差别都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遵循国际准则编制精确而具有可比性的CPI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将全球流动性、全球工资水平、美元汇率、国际资源品价格、全球经济增长等因素引入具有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变量对全球通货膨胀影响的变动状况,分析了美国和中国CPI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是全球通货膨胀产生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美元汇率、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资源品价格,三者具有持续且稳定的影响力。中国需求因素影响逐渐增强。全球工资水平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明显。美国CPI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CPI的重要推动因素是经济增长率和国际资源品价格。  相似文献   

5.
基于VEC模型的城市住宅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VEC模型分析了上海市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994~2008年间,CDP的增长导致了CPI的上涨,而适度的CPI的上涨又促进了GDP的增长.当剔除人口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时,在上海经济基本面的其他因素中,CPI是住宅价格的Cranger原因,表明在这一时期内,CPI是上海房价的直接的主要的影响因素;而GDP和人均收入又是CPI的Granger原因,说明这两个因素通过影响CPI而影响了上海的住宅价格,是上海住宅价格上涨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吕寒  王敏  王丹丹 《统计与决策》2017,(16):161-163
文章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CPI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国际原油价格在下行阶段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使用JJ协整检验,并采用最佳滞后期3的分析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和我国C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10%时,对数化的CPI指数下降0.2%.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下跌走势时,在短期内对我国CPI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时,会对我国CPI产生一定影响并形成通货紧缩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情》2022,(1):34-36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全球一片通胀声中我国风景独好。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形势,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多发、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挑战与风险,全省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继续推动经济稳定恢复,保供稳价持续发力,使得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传导有限。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价格明显下跌拉低了食品价格,疫情反复使得服务价格复苏缓慢,叠加上年四川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2%基数较高影响,2021年四川CPI比上年上涨0.3%,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武汉市武昌区2005-2015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三大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个因素对商品房价格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房价格主要受到GDP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共同影响;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强度最大的是GDP,其次是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对商品房价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通货膨胀的输入型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近些年,以粮食、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人民币汇率的辅助下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传导。在国际贸易视阈下,在各环节传导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有效汇率次之,而贸易收支环节并不存在明显的传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继红 《统计研究》2010,27(7):25-29
 长期以来,伴随油价冲击的往往是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剧烈动荡,这使得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次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然后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谢锐等 《统计研究》2020,37(1):88-98
本文在现有的三区域产出溢出反馈模型基础上构建出衡量中美经济增加值和就业联系的测度方式,全面透视了中美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依存关系。结果发现:①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中国最终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则在近期存在下降趋势。同时,中国的最终需求为美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而美国最终需求对中国的就业影响在近期处于下降阶段。②就双边贸易而言,中美贸易对两国的增加值和就业贡献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具体到产业渠道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影响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纺织服装以及皮革制品,批发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主要影响美国的法律、会计、总部及管理咨询,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作物和畜牧业,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  相似文献   

13.
中间品进口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对促进一国生产及出口结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基于进口产品种类变化的利得视角,考察了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对企业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企业从国外进口更多种类的中间品有助于促进其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更换核心指标测度方法等多种检验后,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从影响机理上看,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主要通过“产品创新”的直接途径和“生产率提升”的间接途径来推动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此外,受进口来源国类别、企业所有制形式以及行业技术特征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张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影响程度存在不同。本文从经验上证明了“以进口强出口”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对评估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扩大进口”政策的经济效益,以及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算和分析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本文在动态因子模型分析框架下引入了时变因子载荷系数、随机扰动和异常值调整,构建了基于我国城市环比CPI的UCSVO模型和基于八大类城市环比CPI及消费支出权重的MUCSVO模型。研究发现:①UCSVO模型识别出的CPI异常变动时间点符合经济现实,由其测算得出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适用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实时监测;②MUCSVO模型中共同的趋势成份因子及其载荷系数能体现宏观冲击与价格粘性的现实经济含义,价格粘性的差异是各大类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对宏观冲击产生异质性响应的重要原因;③MUCSVO模型所测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分类权重与消费支出成正比、与波动性成反比,在测算分类以及总体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同时,还能准确反映各大类CPI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与下跌和相对稳定的CPI不配比问题,引起国人对CPI指标的质疑,已影响到政府统计公信力。运用中国2010年CPI的月度数据与各月CPI分类数据,在借鉴美国使用成本法和澳大利亚获取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中国CPI在住房消费方面的两种核算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核算的CPI数据比较发现,澳大利亚获取法核算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能更真实反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鉴于中国房价对CPI的显著影响,中国应该采用获取法核算CPI,将房价直接计入CPI核算中,进而提高CPI指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孟祥兰  卢米雪 《统计教育》2009,(7):42-45,50
在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消费价格指数CPI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重点研究CPI这一宏观经济信息的公布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CPI公布前较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出现显著的异常收益,这表明中国股市有效性不足,重要的经济信息发布前可能存在泄露问题.事后股市对信息的消化吸收也相对缓慢。在稍长的事件期内,CPI信息的发布对股市的累积公告效应较小.市场主体预期的调整和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抵消了各事件日内股市受到的信息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石刚 《统计研究》2012,29(5):105-112
提高CPI数据质量既需要采集的调查数据准确可靠,也需要编制指数的技术方法科学合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常是根据标准的指数方法计算而得,本文主要从指数编制技术的角度出发,分别从CPI的构造方法、质量调整、季节性产品的处理三个方面,对提高CPI数据质量的编制技术进行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编制技术的角度,对提高我国CPI数据质量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质量变化是CPI偏差的主要来源,质量调整问题是CPI统计理论与实践的难点之一。进入大数据时代,CPI质量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显著上升,常用的一些质量调整方法将更具操作性,而且质量偏差调整的效果也将明显改善。基于大数据的支持,经典的Hedonic方法可采用加权时间―虚拟Hedonic指数和加权时间―产品―虚拟Hedonic指数对质量发生改变的规格品进行价格虚拟,结果更加合理准确,并能保证CPI质量调整的及时性和动态性。目前中国CPI统计尚未引入质量偏差调整,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应尽快研究和实施CPI质量调整。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1—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M2/GDP比率对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M2/GDP比率与股票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还存在着时延性,M2/GDP比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一结论为中国股市价格泡沫提供了一个早期预警指标,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