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几乎同步发生。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拉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房地产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违背了经济伦理学中的公平正义、义利皆重、社会责任等原则。中央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弱化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而地方政府对房价下降的过度干预取代了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以行政伦理代替了经济伦理。各级政府应完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伦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几乎同步发生。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拉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房地产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违背了经济伦理学中的公平正义、义利皆重、社会责任等原则。中央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弱化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而地方政府对房价下降的过度干预取代了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以行政伦理代替了经济伦理。各级政府应完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伦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历来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选取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相关数据,全面考察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主要由宏观经济、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需求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因素驱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驱动因素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选取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量、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剖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和投机炒房。提出了适当加大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机需求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性预期、地产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预期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具有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实施各种政策组合与预期因素变化的实证分析认为,为形成稳定的预期,应该从加大房地产产品市场供给力度;进行分类指导,区别调控市场参与对象;房地产开发过程透明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合理引导与有效稳定市场的心理预期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控与管理,让房地产行业拉动内需,确保消费者利益,谋求社会整体福利的同时,防止利益团队人为左右房地产价格和市场,切实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研究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制定更优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关于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周期相关时间序列的单变量和多变量UC计量模型,运用1992-2014年的数据,对中国房地产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短周期和中周期与国内生产总值周期较为接近,其中短周期拐点先于经济周期,可以此预测经济周期波动;中周期两者非常接近;长周期上,房地产增长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致;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引发整个经济的波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当发挥房地产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的顺利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将ARCH家族模型引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行业和个股收益率波动性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前期收益率波动对未来影响呈现逐渐衰减趋势,利好消息引起的收益率波动比同等程度的利坏消息引起的收益率波动幅度大,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个股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结果可以做出简单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和风险还不具有成熟市场的属性,最后提出健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羊群行为属于行为经济学的一部分,认为市场主体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易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基于Hwang和Samlton羊群行为测度方法(HS方法)及EGARCH模型,运用2003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我国30个省市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数据,验证我国房地产市场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并分析购房者羊群行为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羊群行为显著存在,且购房者羊群行为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长期处于高负债、高杠杆状态。在二十余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过程中,高杠杆风险长期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固有模式。在结构化GARCH模型中引入资本结构因素,检验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对股价波动的传递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具有结构化特征,杠杆乘数与股价波动具有同步性;过高的负债水平并不会提升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效应,反而会抑制股票收益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市和房市的收益率都存在明显的GARCH效应,相比股市,房市的投资者更加厌恶风险。在样本期内,无论是房市,还是股市,利好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均要大于利空消息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换言之,我国的房市和股市都不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房市和股市之间的波动也存在溢出效应,而且是单向的,即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将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周期波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了解这种规律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 ,本文对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的内部动力机制与外部影响机制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资产价格变化导致居民财富的变化,而财富变化必然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应变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富效应。股票市场财富在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国家中对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大,同时,股票市场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消费变化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增长。而对房地产财富而言,其对消费的财富效应是不确定的,但是,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自由化的推进和金融系统的不断深化,以及各国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可以预期的是,房地产财富对消费的正面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近年来我国房价名义增长率与GDP、居民收入增长率,发现房价增长率的波动明显大于GDP与居民收入增长率,并用HP滤波方法计算出我国的房价波动幅度;认为自2003年以来政府调控房地产的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是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调整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限定贷款主体资格、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认为货币信贷政策本身存在缺陷、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执行不力以及我国特殊的房地产业发展环境是制约货币信贷政策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国和日本2000-2011年的实际经济数据,采用HP滤波方法获取周期数据,对中日总产出波动与服务产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分类服务产业结构演变显示,中日两国传统服务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相比传统服务业,两国现代服务业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第二,周期波动和相关性检验显示,中国服务产业与总产出周期波动显著高于日本,中国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失衡性发展,极有可能对传统服务业产生负效应;第三,格兰杰短期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日服务产业和产出总量指标分别在1996-2011和1986-2011年期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尤其“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租赁与商务业”是总产出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因此应对中国过热的房地产服务业给予更多关注,避免在中国重现“日本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根据我国的有关数据,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我国的实际悄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价格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使用中国70个大中城市1999年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发现了房地产价格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联系,并利用模型的稳健性验证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在使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解决房地产价格可能受到财政收入影响的内生性问题时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1%会带来大约10%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波动;使用政策的虚拟变量和房地产价格的交互项,发现这种关系是由于房地产行业于1999年取消福利分房制度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房价的波动原因一直是房地产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研究的方法能够帮助传统经济学理论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文章在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研究房价波动的缘起,总结了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和行为偏差,梳理了房地产市场个体参与者心理和行为与房价波动关系的影响效度检验,以及房地产市场个体参与者心理和行为与房价波动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并归纳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