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的桥     
我的老家住在温州旧城区中心地带的打锣桥口,可我从未见过这座桥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从我记事起,这里便没有了什么桥,而是平坦宽阔的丁字路口,横在前面的叫"广场路",竖在边上的是"解放路",但老人们仍是习惯地叫它"打锣桥口"。多年过去了,我想回老家看看,坐上出租车,司机问:"去哪里?""打锣桥口。"我说。年轻的司机  相似文献   

2.
京民 《中华魂》2017,(9):37-38
北京有一个叫岳海清的出租车司机,自2009年至今,连续8年免费接送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到医院就诊。不仅不收车费,而且还像儿女一样悉心照料这位老人的生活,每天都给老人打一个问候电话。为此,使原本失去信心的老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为此,岳海清也被评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彭书会 《社区》2012,(7):39
人常说:"家有老,是一宝",作为一名社区民政专职工作者,面对占社区人口1/3的老人们,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社会资源的宝藏库。社区是个大家庭,我戏称我们社区的老人为"社区宝"。在与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社区老人们发挥余热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其中有几件小事,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4.
北京太阳城银龄公寓即使是90岁的老年人也亲亲热热地叫北京太阳城总经理朱凤至二姐。如果哪一天朱凤至出去办事,老人们就会纷纷打听:二姐去哪里了?朱凤至不无自豪地说,这里的老人们喜欢她,因  相似文献   

5.
《老友》2013,(11):32-32
2013年8月7日.上饶市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今天打的.碰到一位超有爱心的司机。老人只要顺路.这位的哥就免费送到目的地。的哥说,带老人不会影响生意.还是能载其他乘客的。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微博中提到的爱心司机叫张建根.是上饶市天顺出租车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机.他驾驶的出租车车牌号为赣EX0127.车内遮阳板上张贴了一张写有“老人免费”的纸条。  相似文献   

6.
老北京文化与古城保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专家们对于老北京文化与古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持有一致的看法:它们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张永和说,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它是一座消费城市,不是工业生产城市.它厚重的历史、城市定位,决定了城里面的古建筑的价值.老北京文化正是从老北京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没有了这片土壤,没有了这些古建筑,老北京文化也将唇亡齿落.如果把老北京的建筑都拆没了,别说外地人来北京,就是北京人自己恐怕都不认识北京了.  相似文献   

7.
耀忠  秋雨 《社区》2012,(6):47-48
电影《剃头匠》讲述的是在北京胡同里,一位老剃头匠敬大爷的故事。这也是靖奎老人的真实生活故事。电影里的敬大爷原名叫靖奎,敬大爷从12岁学剃头,干了80多年,至今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北京城内最底层最普通也是最平淡的生活,这一年已经94岁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务周到,深得老主顾们的喜爱。现在每天仍旧骑着三轮车上门给顾客理发,沿着一条单调平淡的轨迹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胡子保安     
魏福春 《社区》2004,(23):54-54
大家都叫他大胡子保安,很少有人说得出他姓什么叫什么。小区是老小区,保安是前几个月才出现的,不多,就6个人,日夜三班倒。那天,一脸浓密连鬓胡子的保安站在小区门口时令不少人为之侧目,这保安脸上冰冷,一天到晚也没个笑脸,很多人说这叫“酷”,但有些小孩竟吓得不敢进小区,就有居民找物业部门问从哪找来这么个凶神恶煞般的保安?那保安第二天就把一脸的连鬓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然而依然没有露过笑脸,人们也没再改过口,大胡子保安就这么叫下来了。大胡子保安很尽责,站在门口时身板笔直,两眼几乎不眨一下。小区里进进出出人多,这保安似乎都认识,一…  相似文献   

9.
孟庆达 《北京纪事》2009,(12):78-79
洋车起源于东洋——日本,清朝末年传入我国。据说,当年慈禧曾经试坐过洋车,只不过那时的洋车是死胶皮的,没有轮胎,不能充气,因此有的城市管洋车叫胶皮。洋车落户北京后,直至消失也没有更名改姓。荧屏上的京味电视剧里居然有人管洋车叫黄包车,这说明编导演三个职位的人都不了解老北京的洋车。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华 《社区》2013,(8):60
"补锑锅铁锅……"补锅匠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是"老成都"们最熟悉的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补锅这一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成都城西的荣光巷,一位九旬的补锅老人却仍坚持干老本行。"我92岁了!"老人得意地说。年轻时,这位叫曾运发的老人是烧锅炉的,1970年从西藏回到成都后就开始学补锅。"补锅其实很简单,我站在边上看了几次就学会了。"曾大爷说,那时他为了供养7个儿女,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骑着自  相似文献   

11.
老猫 《北京纪事》2009,(3):56-57
俺从小就被教育,要当一个守法的老实人。几十年来,俺也是努力这么做的。比如开车的时候,就算是没有警察没有摄头的红灯,俺也把车停下来,认真地等它变绿。警察在和不在一个样么。对于一些规定,虽然我心中颇有微辞,但也还是遵守的。北京规定了汽车限行,我对这政策有  相似文献   

12.
古云“人老不讲筋骨为能”,是说上了年纪的人别在拳脚身手上争强好胜。可阜平县下堡村90岁高龄的顾全喜老人可不这么认为,老人家年轻时练就的爬树功夫,几十年都没搁下。1919年1月出生的顾全喜是当地有名的老寿星,下堡村村民这样向记者介绍说:老人家腰不弯背不驼,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反应非常灵敏,乍一看就像60多岁的人。  相似文献   

13.
李柯夫 《社区》2012,(23):28
前段时间,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专家们来我们社区为老人义诊。这时,我看见社区居民陈大爷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从小区门口出来,推轮椅的人在老人跟前说着什么,但老人显得并不开心。我上前一问,原来陈大爷是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人推着轮椅走,觉得这样挺没面子。  相似文献   

14.
张敏 《社区》2012,(34):28-28
前段时间,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的专家们来我们社区为老人义诊。这时,我看见社区居民陈大爷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从小区门口出来,推轮椅的人在老人跟前说着什么,但老人显得并不开心。我上前一问,原来陈大爷是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被人推着轮椅走,觉得这样挺没面子。  相似文献   

15.
黄勇 《北京纪事》2016,(7):95-97
位于北京展览馆西侧楼,与动物园猴山仅一墙之隔的莫斯科餐厅,被北京人称为"老莫",45岁以上的北京人差不多全都知道它.文革前和文革期间,它一直是北京西餐的扛鼎之店,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典范.那时节,去"老莫"吃过饭是一桩可以四处炫耀的资本,非高干子弟或大院帮主,很难成为那里的主顾常客.在我们的青春年月里,"老莫"绝对属于今天的"高端会所",我这么一说,您总该明白它当年有多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吧?  相似文献   

16.
运城市盐湖区东阜居委会丁明俊、叶秀兰老人,一提起两个儿媳朱雪玲和解秋菊,就激动不已,饱含热泪说:“没法说,实在好得没法说。” 两位老人年届花甲,年事虽不算高,但都沉疴在身。老丁14年前因车祸虎口余生,老伴老叶患脑血栓腰腿疼等病,多亏了一双好儿媳,精心照料、百般孝敬,才使二老生活得幸福、欢乐。近日,两位老人向笔者讲了几件平凡而感人的家务事。 公爹被“逼”躲在外 老丁是一位汽车司机,1987年在河津拉炭时  相似文献   

17.
老东北饽饽     
飞飞 《社区》2013,(6):56-57
老东北根本没有点心这么一说,要么就叫干粮,要么就叫饽饽。一进冬天,女人们就开始张罗,牛舌饼、煎饼、黏火勺,这些东北特色的饽饽真是一样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18.
说“老”     
宣布"退"的那一天,蓦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入了老人的行列。我的周围不乏老人,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老人中似乎分成了两种。一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每天生活照样忙个不停。虽然老了,身上却还保留着朝气,骑着车到处跑,那脸上的气色好像也越活越滋润。另一种人倒是说老就老了,  相似文献   

19.
牌友邓小平     
你就叫二王邓小平钟爱桥牌。1961年,小平到北京顺义农村调查,休息时想玩一玩,就让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找人和他打桥牌。刘仁找了王汉斌,王汉斌就约我一起去。一见面,小平就问我们的名字,然后说,王汉斌干脆叫大王,我就叫二王,以后就这么叫了。我当时是北京市委的中层干部,和这么高级别的领导打牌,  相似文献   

20.
老北京个说法,管我们这些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叫“胡同串子”。这大概不仅指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指胡同文化所营造的氛围对我们的影响和熏陶。我就是在这样的一条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它的名字叫“毡子房”。听老人们说,这里是专门为皇宫打理毡子用品的地方,诺大的宫殿没有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