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微电影、微博等互联网产物应运而生。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获取并传播的平台,微博的出现带动了一系列"微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微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在"微"时代的思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微博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正负面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利用微博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2.
微博,长度一般限制在140个字以内,用户们通常用电脑网络或手机冲浪等各种客户端更新内容或者查看界面,并实现网络新闻的即时分享,是一个用户用来进行信息分享、转发及获取的平台。微博用户正在充分享受着"表达的自由"——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何方式(上传、转发等)来彰显表达自由。同时,微博的著作权问题也在现实中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微博日益成为人们认知社会的主要工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三观"正逐步形成的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甚大。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崭新平台来端正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又到春运时,站票票价问题成国内舆论热点,半价呼声强烈——站票,凭啥跟坐票一个价?铁路站票,到底该不该半价优惠?这一问题从12日下午3:00开始,在不到30个小时内,在网上被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和热心网友通过微博转发超过13万次,成为2013年春运开始后的最热门话题,而舆论似乎呈一边倒的支持态度。火车站票,该不该半价优惠?1月12日下午3:00,认证资料为"自由撰稿人,社会公益工作者"的网友卫庄,发布了一则标题为《呼吁无座火车票应该半价》的微博。微博一出便被诸多网友、媒体疯狂评论与转发。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人类终极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既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一种社会概念。关于"自由"含义的界定,众多思想家基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解的不同,给出了许多的回答,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我国也同样面临着自由含义的混淆,而这对当代我国的自由意识建设起着极大的负面作用。自由含义的混淆无疑应该是自由意识建设下最为根本、最为关键性的问题。想要进行自由意识建设,首要问题就应该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自由""用什么理论来建设自由"这两项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政务微博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通过分析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与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务微博的相关建议: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培训机制;提升微博的内容与功能,搭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凸显不同微博的特色,发挥整体联动优势;加强对微博运营商的合作与监管,重视账号安全管理,加强推广宣传,提升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7.
微博时代下,如何在高校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微博的概念与特点,分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琪 《职业》2012,(33):70-71
在微博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传播我们想要传播的信息,扮演一个正义的使者,把一切的不公平和所有的悲伤难过记录下来,去帮助,去号召,甚至去讨伐。微博很好地促进了社会民主的进程,提高了社会监督的效率。但是微博的强大影响力,也直接导致了微博暴力,欺诈和社会的不安定。面对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微博管理,在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之间,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微博自身的显著优势与新闻报道有着巨大的相关性,更是已成为记者的“标配”。记者微博的出现是媒体人与社交媒体业务对接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是顺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迅猛,存在很多问题。记者该如何充分利用微博,如何规范使用管理微博,在当下,媒体记者掌握专业化使用微博的技能,这对做好新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织围脖"已成为人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社会新鲜事儿的最佳方式。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微博注册用户高达2.3亿。与大多数"围脖控"喜欢在网上晒晒心情、发发感慨不同的是,一些目光敏锐之人,竟通过玩微博收获了万千"粉丝"和惊人财富。堪称"浙江微博一姐"的肖俊丽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入行不足两年,她就通过"挖掘粉丝价值"赚得了200多万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9月,原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通过微博透露自己患上癌症的消息,一时间引发数万网友的关注。马云也曾说:"10年之内,肺癌、肝癌、胃癌将光临每一个中国家庭。"癌症已经无处不在,如何面对癌症,如何战胜癌症,或者如何与癌症和平共处,成了很多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已。""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副古代的楹联源于山西平遥古代县衙门前,这副楹联中提到的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引发了当下我国社会中关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思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从古到今一直在讨论的话题。自由裁量权是西方法律文化的舶来品。当今我国司法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而怎么确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看待法官自由裁量权这些问题在当下社会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怎么合理地确定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以及如何有效地规制自由裁量权,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当下司法改革的成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成为了大学生最为青睐的新型媒体。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为大学生的广泛发展提供空间,并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使用微博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尤以微信、微博为典型代表,在推出数年内迅速占据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微信、微博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教育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就微信、微博自身的特点,及微信、微博对于大学生是把双刃剑,和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讲开阐述,最终得出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微信、微博。  相似文献   

15.
微博是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利用微博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良信息的冲击、微博内容空乏无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素养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丰富官方微博内容、加强官方微博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技术能力等方面努力,真正做到有效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热门网民交互平台,对社会信息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然而网民在通过微博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传播信息,影响社会公众的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诸如网民缺乏理性思考,对意见领袖盲目崇拜与跟从,受到意见领袖的言论支配与操控,进而产生谣言,网络暴力等不文明现象。笔者通过对微博用户群体和微博上产生的热点事件分析,研究背后舆论极化负面现象的原因以及对微博进行法制化管理与规范,对意见领袖和网民进行道德约束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近年来新媒体中的后起之秀,以其"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较低的使用门槛儿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短时间内成为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表达对热点事件和人物的观点、态度、意见的平台,随着微博发展壮大,它在某种情况下已跃然居于当今主流媒体的地位,旧有媒介格局下的公众舆论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在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之外,拓展了其传播的形式,扩大了自我传播与群体传播的结合。"媒介即信息",微博的出现对于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针对传统媒体在微博信息传播的冲击及其在今后所倾向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由意志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历久弥新的问题,休谟与托马斯·里德两位哲学家站在截然相反甚至针锋相对的阵营上对自由意志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论断,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对该问题的看法。二者对自由意志问题的讨论都离不开"能力""意志"及"行动者"这三个基本概念,事实上,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看法就构成了不同阵营的哲学家对自由意志问题的本质回答。  相似文献   

19.
政务微博的出现丰富了政治文化传播的方式,推动着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但网络社会的复杂性也给政务微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政务微博为例,着眼于政治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及其建设问题,在阐述政务微博的功能、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政务微博在政治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引导政务微博良性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名微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路径、"去层级"的互动交流、"导向性"的名人舆论场等特点。利用浙江微博平台展开的舆情调查,着重了解名微博的舆论领域、舆论关注度、舆情态度、重要关注点、影响人群结构、舆情触发及传播机制等情况。名微博舆情传播的"涵化效应"推动了青年参与社会舆论,名微博舆情导向的"集聚效应"引导青年扩宽人际圈,名微博言论植入的"微博营销"引导青年改变消费观念。因此,从政府、用户、运营商3个角度完善体制机制、制度保驾护航,加强微博引导,完善平台管理,从而规范对青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