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停止卫拉特人和喀尔喀蒙古人之间的长期内讧,巩固封建主内部地位和团结蒙古诸部落力量,为对付受满族奴役的威胁,1640年,在卫拉特的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倡议下,召集了卫拉特和喀尔喀封建主的准噶尔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大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规.这部法规是十七世纪蒙古史极珍贵的史料,也是封建制度时代游牧民族习惯法准则法典和社会法制的光辉范例。但是,尽管与会者发出了庄严的誓言,该法规关于卫拉特人和喀尔喀蒙古人之间政治协定的条款,不久即失效。在惯于利用蒙古封建主各个集团利益制造纠纷的满清宫廷阴谋策划下,喀尔喀—卫拉特王公联盟还没巩固,就发生了新的冲突和自相残杀的流血战争。可是在喀尔喀法规汇编中调整法律关系和旨在巩固世俗封建主和僧侣封建主阶级特权的某些条款,在1709年的《喀尔喀法典》这一法律汇编出现前一直有效,在中国理藩院《蒙古法典》(指《理藩院则例》——译者)编成前则部分有  相似文献   

2.
清代"喀尔喀"分为"内喀尔喀"和"外喀尔喀"蒙古。"内喀尔喀"由5个旗组成",外喀尔喀"指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又称外蒙古。漠北喀尔喀基本国势及与沙俄、漠西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种关系、漠北喀尔喀归附清朝的挫折过程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清代喀尔喀蒙古大王们制定、颁布的法律汇集被称为“喀尔喀律令”(Qalq-a (?)),它与清朝政府为统治蒙古所颁行的“蒙古律例”曾并存于喀尔喀地区。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从1728年到1789年大约60年间,喀尔喀法制史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点,而该空白点正是“喀尔喀律令”的诸法令向清朝蒙古律例转化时期,但是,对这  相似文献   

4.
续)二、喀尔喀史诗与蒙古民间故事在产生较早的蒙古民间魔法故事中,有很多与喀尔喀史诗情节相似的作品。尤其是表现英雄婚姻及英雄战胜各种蟒古斯恶魔的故事性史诗之基本情节,对蒙古民间故事的影响较大。因而在很多故事中都出现了关于某某英雄从某某地方取来某某东西及...  相似文献   

5.
喀尔喀史诗,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卫拉特史诗相比,喀尔喀史诗搜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只有几篇研究文章面世。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对蒙古英雄史诗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在其著作(蒙古卫拉特英雄史诗)中写道:“喀尔喀人也许忘了史诗的遗产或遗迹。总之,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已经或多或少地销声匿迹了。”这一结论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的关注。不得不说,它不仅提出了有关喀尔喀人是否拥有史诗的问题,还引发了一场搜集研究喀尔喀史诗的热潮。比如,仁钦院士于1964年出版了他在1928—1930年间从宝力干省…  相似文献   

6.
清初漠南漠北蒙古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灾难,清朝调动大量物资赈济漠南和漠北喀尔喀蒙古。本文从漠北喀尔喀和漠南蒙古的军事、商业、贸易开始分析它们对清政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初漠北喀尔喀蒙古常年遭到自然灾害和战争灾难,清朝用大量的物资赈灾救济漠北。为了更有效的赈济喀尔喀蒙古,清朝不断改善赈济措施,完善赈济政策和制度,达到了赈济漠北灾区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明朝与后金两大势力对峙形势下,喀尔喀蒙古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并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双方争取的焦点。作为喀尔喀蒙古巴约特部台吉,思格德尔很早就与后金建立了联系,是喀尔喀蒙古与后金交往的使者,努尔哈赤通过他的往来奔走有效地协调后金与喀尔喀蒙古的纠纷 ,达到增进双方关系的目的。由于思格德尔与后金的特殊关系,吸引了喀尔喀蒙古众台吉与塔布囊归附后金,对后金分化喀尔喀蒙古,孤立察哈尔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初漠北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灾难,因清朝及时赈济漠北,保证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畜牧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清朝用大量的物资赈济受灾的漠北之举,对统一蒙古、统一全国的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论论述了清朝对漠北喀尔喀蒙古实施赈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喀尔喀法规》(亦汉译为《喀尔喀法典》———译者 )是蒙古历史、法律方面的重要文献。此法规首次制定于 1 70 9年 ,即 1 6 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制定后的 6 1年 ,喀尔喀被清朝统治 1 8年之际。1 70 9年 ,在今布拉干省右布林苏木布林罕山前伊邦河之地 ,喀尔喀土谢图汗多尔济额尔德尼及其近亲 ,王敦多布多尔济、丹津多尔济等三旗之诺颜、台吉、官员、博格达 (哲布尊丹巴 )之徒弟中的一些大喇嘛等 31人将首次议定之事称之为《三旗大法规》。从《三旗大法规》制定的 1 70 9年至 1 770年的 6 1年中 ,共集会 1 4次 ,将集会上议定之事增入《…  相似文献   

11.
外蒙古喀尔喀和1634年被满族征服的内蒙古各部相比,直到1688年因受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入侵而归降清朝的五十多年间,在漠北地区还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进入十七世纪以后,俄国频繁地出入于西伯利亚,刚过了五十年,就同清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朝觐制度是清朝治理边疆地区的重要手段之一,清朝通过这一制度笼络边疆少数民族上层,达到不设边防的目的。喀尔喀地处清朝北疆,西与准噶尔接界,南至漠南,北至俄罗斯,因此在清朝边疆的统治和治理中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清政府关于喀尔喀蒙古王公的朝觐制度,本着“恩威并施”和“厚往薄来”的方针,对怀柔喀尔喀蒙古王公、巩固北部边疆、稳定清政府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喀尔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31年 ,由于宗教和政治原因我逃离了自己的出生故土外蒙古。我所信仰的宗教源自西藏。在这里我想叙述一下先前我的宗教在外蒙古的组织状况。16 44- 1911年 ,满清世袭统治时代 ,外蒙古由四大部或是喀尔喀部族联盟 ,以及由大多数为非喀尔喀人的西蒙古科布多西北边疆所构成。各部分编为旗 ,每旗由世袭诺颜统治。外蒙古通过部和旗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清朝皇帝只是在这里派驻少数高级官员监督外蒙古的事务。这里除了非宗教的结构、组织之外 ,还存在着西方大体被称为喇嘛佛教的宗教组织机构。大多数旗里都有由旗财政和个人布施资助的寺庙。除此…  相似文献   

14.
清代对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实施的朝觐制度是满蒙历史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当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措施。喀尔喀蒙古王公对清朝的朝觐中,体现了清廷的权力,也满足了朝觐者物资需求,在朝觐中有着突出的在物资交换前提下对清朝进贡的内涵及历史意义。主要分析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朝觐制度,研究了朝觐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С·Д·迪雷科夫蒙语音译、俄译、作序并注释,苏联科学出版社东方文献总编辑部出版,莫斯科,1981年。全书共148页。《伊赫·察基》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是蒙古封建法规的重要文献,也是喀尔喀(漠北蒙古)和准噶尔(西部蒙古)历史的珍贵资料。这部法规是1640年在准噶尔汗国境内塔尔巴哈台山下乌兰布拉地方召开的喀尔喀和准噶尔大封建主大会上通过的。《伊赫·察  相似文献   

16.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Jibzondambaxotogto)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一位著名的转世活佛,被称作“智慧的金刚(janabazar)”或者“高尚的光辉(ndrgegen)”。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以土谢图汗部为中心的喀尔喀左翼归附清朝...  相似文献   

17.
哲布尊丹巴是清代蒙古喀尔喀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转世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对蒙古地区的宗教、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与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本文旨在探讨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喀尔喀部的发展,并通过大量的文献史料,论证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发展佛教造像艺术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续)2)在青海、西藏的喀尔喀蒙古人的格鲁派施主活动研究喀尔喀和格鲁派关系的演变这一问题,除了格鲁派在喀尔喀的传教情况以外,还应考虑的是喀尔喀蒙古首领在青海、西藏的活动。在阿巴岱死亡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喀尔喀蒙古人的进藏活动情况现在还不太清楚。到四世达赖...  相似文献   

19.
乾隆帝对喀尔喀的政策及喀尔喀的反应(日)冈洋树前言本文以在“青衮札布之乱”被平息后,由清廷派往库伦的亲清派王公桑斋多尔济的活动和与此相应的喀尔喀王公的抵抗为中心,探讨乾隆帝对喀尔喀政策的性质。桑斋多尔济虽然是喀尔喀王公,但作为亲清派,他发挥了推行乾隆...  相似文献   

20.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藏传佛教在喀尔喀蒙古诸部的最大活佛兼封建主。在清代,自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确立后,不仅积极在漠北蒙古诸部之辖区内弘传佛教,而且倾心内附,自觉贯彻清朝的治蒙方略,在清王朝治理蒙古地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