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共产国际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以此为标志,共产国际的政策和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和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斗争,对于全面认识和正确总结我党这一时期历史斗争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更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共南方局紧密配合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把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地维护国共合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创了党的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前后,丰富的斗争实践促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深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深化的过程。在政治上,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在思想方面,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在经济上,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使中共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伟大典范。  相似文献   

4.
刘澜波是东北救亡运动的卓越领导者、坚决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杰出战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受中共的派遣,长期在东北军中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开创了中共在东北军中的工作。在中共北方局、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促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的民盟,是国共两党以外最大的党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民主、统一、团结、抗战而奔走呼号,以建立一个“十足的民主国家”为追求目标。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争取中间派,中共对民盟的组建和各类活动,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鼓励,并将中共的政策、措施及国际局势,随时与民盟沟通,使这个一贯以不偏不倚、恒守中间立场的民主党派,引中共为同调,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都企图操纵利用青帮,积极反共,破坏抗战,同时,青帮依仗在民间的巨大社会势力也对中共发展壮大力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壮大抗日民主力量,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指导下,针对青帮的本质特性,制定采取了积极、稳妥和灵活、科学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试论抗战时期林基路对新疆文化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军阀盛世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后,从延安向新疆陆续派遣了100多名干部,帮助盛世才政府建设新疆。林基路就是这诸多中共干部中的一员,他先后担任过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教育局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林基路在新疆工作期间,积极贯彻执行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新疆大力发展以抗战为主题的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即使在今天对我们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仍然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联共抗日方面的作用陈肖沫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之所以能够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素诸多,其中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以及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其的争取应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毛泽东在争取东北...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在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政府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各个历史阶段,根据西藏的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特点,采取和实施了实事求是的策略和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以后西藏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论述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西藏社会发展中所奠定的基础作用,以期对我们今天的西藏发展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鲁西北特委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同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范筑先建立起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广大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创了鲁西北生动活泼的抗日局面,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实行亲苏政策的新疆主政者盛世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批中共党人应邀赴新工作。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人遵守"三不"原则: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宣传共产主义。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剧变,1940年代初盛世才转而投靠国民政府,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盛世才将在新的中共党人投入监狱,"三不"原则已不适用。在狱中,中共党人相继建立党小组、党支部等党的组织。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的斗争,在新狱中中共党人取得最终胜利,集体返回延安。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转折关头的关键”,毛泽东倡导、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则是打开这个关键的金钥匙。 西安事变的发生,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广大官兵爱国激情的总爆发,是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而在促成这一事变与解决这一事变的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廖承志担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对于华南抗日救亡工作的蓬勃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推动建立和巩固广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全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高举民族解放的光辉旗帜,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作了不懈的努力,它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抗击日伪军的主要力量,为夺取抗战性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台湾出版的一些书刊,在论述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大肆歪曲历史真相,极力抹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他们把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团结抗战所作的努力和让步,说成是对国民党的“投降”,是“为挽救其灭亡的厄运”;攻击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并非为了抗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薄一波等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山西省国民党当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了牺盟会和决死队。牺盟会的成立,对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团结国民党抗日起了重要作用,对我们党组织和实现发动群众抗日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牺盟会和新军我党发动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对培养训  相似文献   

1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我党伟大的战略策略。它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周恩来同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和毛泽东及党的其他领袖们一起,为实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秘密社会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和政策问题.中共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都曾经对秘密社会作过系统研究,并为正确处理秘密社会问题作过长期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创造了解决秘密社会问题十分丰富的经验.本文拟对大革命时期中共在探索解决秘密社会问题政策策略形成中的早期理论和实践及其功绩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不可能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上升和国内阶级矛盾的逐步变化,经历了策略思想的提出、政策的制定而发展形成的。“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并吞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地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与其他帝国主义以及中国国内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毛泽东思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这乃是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统一战线理论,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统一战线问题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策略的范畴,它所涉及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因此,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这就是说,统一战线的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的策略。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是“向反革命进攻”;这是就当时的具体目际而言,一般地说,就是完成无产阶级革命任务。全部统一战线问题都可用这两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20.
抗战相持阶段,叶剑英在桂林团结新桂系坚持抗战,筹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宣传中共抗战战略方针,领导中共地下工作,加强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系。这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民众抗日热情高涨,壮大中共在桂力量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