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是印尼佐科总统就治国理政而提出的一个总体规划,战略意涵是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目标,利用印尼的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安全,开展海洋外交,重塑地区海洋秩序,全面提升印尼的中等强国影响力。受不确定性因素限制,新构想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海洋安全能力不足以及海洋认同薄弱的挑战。"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具有地缘政治的高敏感性,引发了区内外大国的高度关注和回应,对东亚海权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应该重视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战略对接,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制定海洋强国战略目标,要求高度重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海洋开发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扩展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和战略空间。针对我国海洋开发事业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我国应进一步做好海洋开发总体规划,培养民众的海洋意识,注重高素质创新型海洋人才的培养,提高海洋开发创新能力,完善海洋开发相关法律法规,统筹管理,优化开发布局,兼顾开发与生态保护,解决海洋开发存在的问题,把握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历史机遇期,着力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创建我国海洋开发事业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海洋问题。但在不同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下,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的内容和关注点有所不同,呈现阶段性特点:改革开放前党的海洋战略具有重军事和国防、轻经济和人文的特点,核心是为巩固新生民主政权服务;改革开放初期,党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思想,本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尽量争取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海洋战略从主要关注海防安全向海防安全与经济价值并重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坚持和发展了经济与军事并重的思想,提出建设“和谐海洋”思想,并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而当前我国在制定和实施海洋战略中面临着三大问题:第一,维护和拓展海洋权益的问题;第二,加快探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的问题;第三,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问题.要建设海洋强国,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要普及海洋知识,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要维护海洋权益,加快海疆开发;抓紧对公海的调查探测工作;加快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要坚持科技兴海;大力培养各类涉海人才;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海洋执法,积极参加国际海洋法的研究和制定;国家要加强对海洋事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刘艳 《南方论刊》2022,(2):62-64,67
以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海洋法治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与重要任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溯海洋法治缺失的思想根源,从国际法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角度探寻我国海洋法治的历史与现实,并从文化的视角寻找海洋法治的重构历程.我们还对我国东南沿海5个省份的6所涉海大学近1500名学生海洋法治观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研究,对在探索大学生海洋法...  相似文献   

6.
正时至今日,海洋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已广为人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包括蔚蓝色的"海洋之梦"。怎样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海洋发展经历了从陆权大国到海权大国、海权强国以及综合性海洋强国的变迁,美国的海洋发展是全方位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综合国力的增长、强大的海军建设、海洋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领先的海洋科技与教育是美国海洋发展的主要历史经验.美国海洋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为中国的海洋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中国在海洋发展过程中,必需立足本国的现实,以长期发展战略为根本性的战略目标,借鉴世界上其他的海洋强国在海洋发展历程中的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崛起有其内在原因与共性要素,但几乎所有的大国均为海洋大国.总结主要大国崛起的经验,立足中国的现实需要,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海洋战略的演进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海洋防御战略、海洋开放战略、海洋强国战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所体现的核心理念,很好地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价值观,包括"求同存异"理念、"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理念、"和谐世界"理念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了国际海洋法的理念创新.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在国际海洋法制度形式、海上安全制度、海洋公域开发制度、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和平解决海洋争端制度等方面,促进了国际海洋法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郑贵斌 《东岳论丛》2001,22(4):143-144
知名战略专家王诗成同志的新作《海洋强国论》 ,2 0 0 0年 8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这是王诗成同志继《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龙 ,将从海上腾飞——— 2 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等专著后出版的又一部重头著作。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 33篇作品 ,是涉及海洋经济、军事、思想与文化等内容的战略研究文集。该书浓墨重彩 ,集中阐述了海洋强国这样一个重要思想。读过之后 ,深感这是一部海洋学术领域造诣较深、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首先 ,该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主题。众所周知 ,世纪之交 ,海洋已成为世界的聚焦点 ,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海洋领域的深入运用,海洋的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海洋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海洋”势在必行。中国和韩国互为海上邻国,双方都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和韩国已有的合作基础为两国智慧海洋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韩两国应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方合作体系,建设中韩智慧海洋三维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工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输出的渠道,更是生产投资、文化交流的纽带,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互利共赢建立互联互通的海上通道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极化,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必然呈现多极化趋势。上海由于其区位优势,可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和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升和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是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包含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课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具有重要的学科优势。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探索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设置省级海洋行政机构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沿海省级行政区的海洋行政机构沿着职能扩展、机构合并和自身变革三种轨迹发展演进,并在201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形成了加挂牌子、作为部门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直属机构和撤销机构等四种设置模式,呈现出若干改革特征。这些模式的产生,受到了制度约束、地方自主、职责配置和任务驱动等多重逻辑的影响。在未来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明晰地方管理机构与中央派驻机构的职责边界、推进海上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适时组建涉海综合协调机构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地方海洋管理体制,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代大国崛起无不依托海洋,中国和平发展同样离不开海洋.海洋对国家强盛和民族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具有非常深刻的具体内涵,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海上力量发展的助推剂,更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双 《天府新论》2015,(2):152-156
海洋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我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制度保障。未来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明治维新伊始,日本以海洋国家作为国家身份的定位,积极制定海洋战略进行工业化变革,倾举国之力积极扩大海域经济实力,借助海洋寻求更多国家和经济利益,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世界海洋强国之列。近年来,日本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海洋产业替代能源、海水淡化、海洋生物技术、深海采矿以及造船业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结并借鉴日本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有益经验,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代日本奉行海洋军事扩张战略,配合和支持大陆扩张政策,在亚太地区多次挑起海上战争,最终在太平洋战争中遭致惨败.冷战时期,日本曾一度吸取战前教训,制定的海洋安全战略以"专守防卫"为原则,在重建并适度发展海上武装力量的同时,主要依靠美国海权保护海洋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徘徊、调整之后,开始进入新的扩张期,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海洋扩张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海洋领土和可管辖海域的争夺以及强化对海洋争夺的战略指导等措施,使其海洋安全战略的目标具有了更大的冒险性,战略手段更趋于综合性,其中,军事手段运用正在突破宪法制约,成为影响海洋区域稳定的重大消极因素.日本海洋安全战略上述基本特征,将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不仅将严重压缩中国面向海洋的战略发展空间,致中国在亚太海洋战略博弈中的被动孤立地位,还可能扰乱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增大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的难度.中国既要辩证看待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的现实和走向,正确认识它与过去军国主义海洋扩张的本质差异,也要注意对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强化海洋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强化战略竞争意识,显示敢于应对挑战的决心和恒心,又要注意斗争策略,讲究斗争艺术,为国家和平发展奠定海上安全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对中国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海洋国土体现出国家的尊严.我们曾经对海洋有过忽略,今天我们重返海洋,要从现在的海洋大国发展成海洋强国.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解决海洋意识淡薄、海权措施不力、海域争端激烈等问题.要提高全民的"海洋自觉",形成"海洋中国"的共识;要加强海洋研究,全面认识海洋;要实施海权战略,建设强大的海洋武装和海洋执法力量.中国在海洋的发展中要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中国将通过海洋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南方论刊》2010,(7):I0040-I0041
目前,世界上的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强国,这些国家都从国家发展战略上把海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前瞻部署太空、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研究工作、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研究,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的关键基础工作,对于夯实我国海洋经济数据基础、综合客观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的概念内涵出发,系统梳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演变历程,深入解析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构成,并对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方法进行了重点剖析,以期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下我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琼州学院学报》2020,(1):44-48
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以海洋意识为先导。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教育是海洋战略全方位实现的重要助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引领国民思想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海洋认知、海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应借助于课堂授课、校园文化生活等手段,加大海洋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培养海洋意识教育的力度。这应是当前最有效、最持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