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者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加.但现有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采用的组织模式,仍然存在若干弊端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弥补现有模式的不足.本文在分析现有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模式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讨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有效、更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体现,本文以中华女子学院为例,结合实践经验,通过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构建校园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推动新时期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3.
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从美国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认知与普及后,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责任推进活动迅速发展起来。从微软的"员工志愿服务三天带薪假"到思科"支持员工从事志愿服务的公司配比捐赠制度",再到美国江森自控创立"蓝天计划"鼓励企业员工形成自己的志愿者组织,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是大学生崇高精神的体现。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不仅能够加快我国西部社会建设,还能够解决大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对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现状,并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宣传的具体方案,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宣传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促进医学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医学院也充分意识到了医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笔者就针对当前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就如何提高保证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工作效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老龄化问题,我国社区在应对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了发挥社会养老在杨耀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文章主要是对现在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在社会养老工作中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兰 《人才瞭望》2017,(10):79-80
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大学生志愿者实效性不强,这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与内容上,活动形式过于简单,并且没有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无法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呈现递减趋势.志愿者队成员很多,但在实践中参与人员并不多,在整个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的参与度不够,志愿活动的后续跟进较差,有很多志愿者只是去了一两次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意义,缺少了和老人们孩子们真正的沟通,没有做到长期性服务,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不断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扶困济贫发展到参与大型赛事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关心自闭儿童、服务空巢老人、预防艾滋病宣传等专项服务,服务渠道不断拓展,服务形式不断优化,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了自身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助人意识,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昕  毕雪微  王俭 《人才瞭望》2016,(12):29-30
一直以来,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服务领域积极贡献力量.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树立起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基于此,客观、直接地展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基本情况,以期为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当前大数据环境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现状的解读,分析志愿服务活动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科学的信息平台建设和积极的外部环境支持,推动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化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基础,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广泛的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大教育特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培育志愿精神成为高校教育者、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践行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是劳动者最美的姿态;书写志愿故事、弘扬志愿精神的志愿文学,是新时代最美的文学,也是一种美好的国际化语言。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每一滴水都是海,每个人都了不起。“志愿”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发自内心的志向和意愿。当我在大街上看到佩有志愿者标识的劳动者在维持交通秩序,维护校园门口放学的队形,开展“奉献、友爱、  相似文献   

13.
社工与志愿者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两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原来的管理体制分割、观念意识差异等影响,缺乏合作共享,削弱了社会服务的实效.如果可以把应急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相结合,应急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将科学、系统地应用于社会服务中,达到服务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一、志愿服务的影响及意义我国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从1993年开始建立。最近五年来(截至2008年4月),共有2.68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在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初步成效。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西安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现状,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理性认识、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且周期较短、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因复杂、高校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视程度较低等。最后,从个人、高校、政府、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引领了社会风尚也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多年来,团中央始终把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作为工作重点,而目前全国各高校青年志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越发明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育人效果,还能提高社区服务与治理水平。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积极性高、实效性低,流于形式,缺乏持续稳定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校地、校社合作,搭建信息技术平台等途径,促进高职院校社区志愿服务朝着科学化、有效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主动融入社会,了解民生,体察民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恩与奉献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材料工程系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提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志愿者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晶琎  谭帅 《人才瞭望》2014,(10):67-67
近日,内蒙古人社厅、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将社区矫正工作者纳入2014年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从社区民生志愿者中选出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20.
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志愿服务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其深入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参与率偏低、社会法制不完善、培训与管理不足、筹资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在于志愿服务的招募、培训、组织管理、激励、保障与评价等运行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