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韵镜》是中国最早的等韵图之一,也是研究中古音韵的重要资料和工具,因此,很受现代学者的重视。但此书曾久无传本,直到清末,黎庶昌在日访得一本,刻入《古逸丛书》之十八,《韵镜》才得以重返故国。黎刻即覆宋永禄本,是永禄七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重校本。此本商务印书馆曾景印收入《丛书集成》,1955年古籍出版社又景印单行。《韵镜》的另一个本子也是由日传回的,即日本景印宽水十八年(明崇恢十四年,公元1641年)刻本。此本则于1934年由北京大学景印出版。目前所能见到的《韵镜》,也就是永禄、宽水两个本子。《韵镜…  相似文献   

2.
张金燕 《社区》2012,(2):56-57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公元1901年),李鸿章卒。梁启超闻报之日成一挽联云:“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竞何之。”其后更有大作《李鸿章传》,“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相似文献   

3.
刘弘,《晋书》本传戴:“字和季,沛国相(今安徽省淮北市)人也.祖馥,魏扬州刺史.父靖,镇北将军.”而《三国志·刘馥传》曰:“刘弘,熙之弟也.”其注引《晋阳秋》云刘弘字叔和.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弘生,本传云“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而《武帝纪》则说,太熙元年夏四月己西,“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依年号推算,当为魏明帝青龙四年武帝生,故知弘生于公元236年.然中华书局香港所刊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练表》主弘生于蜀汉后主延熙元年(238),不知何据,姑备此说,秦始初(265年后),弘以旧恩起家太子…  相似文献   

4.
妙齐提碑文研究(一)——十二世纪初缅甸语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妙齐提碑”是缅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用缅甸文镌刻的碑碣之一。它镌刻于公元111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很有研究价值的碑,它不仅对研究十二世纪初叶缅甸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至关重要,而且对研究缅甸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缅甸文字的早期形成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妙齐提碑文对汉藏语系语言对比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外有些学者曾对碑文作过研究,但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本文拟从辅音、声调系统的角度对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清末废武科的自身原因可归结为三点:一是武学、武进士不足以抵御外侮,国家设立武科,已失去了选才的意义;二是武科人才雍滞,成为社会上的流闲阶层,其中一些人恃顶戴为护符,武断乡曲,为害百姓,“既于国家无益,实于治理有害;“二是改革武科的尝试失败。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王朝在内外压迫之下,终于下决心停罢武科。武科的废除,对文科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文科举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6.
大玄真宫祖碑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民乡排山楼村。在碑北10米处,原有庙宇一座,现已毁。此地北依海棠山,面对尖山,地势高崇,岗峦环抱,风景秀丽。大玄真宫祖碑是一通道教石脾,由碑首、碑身及电跌座三部分组成。碑首两侧分别雕双龙戏珠图案,正面下为天宫,肖面天宫在上,下为云气。碑首镌有盘龙,雕工精细,中刻“大玄真宫祖碑”六个大字。字体苍劲。碑身两面碑文均以寸楷刻成,字体工整,一丝不苟。碑文撰于无中统二年(1261年),碑石立于至顺三年(1332年),从撰文到刻石立碑间隔七十一年,殊属奇事。碑身正、反两面镌到碑…  相似文献   

7.
杜甫《八分小篆歌》作于大历初夔州任上。从诗的最后一章“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看,当是应酬索求之作。李潮是杜甫之甥,留作品不多,主要是《唐慧义寺弥勒像碑》及《彭元曜墓志》;在唐代书坛名也不甚显,后来大概由于杜甫为之题咏的关系,方“见称于时”(周越《书苑》)。故朱鹤龄说:“(李)潮书初不见重于当时,独杜诗盛称之。今石刻在……,其笔法亦不绝工。”(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八引)《八分小篆歌》第一章说:“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绝不闻。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李…  相似文献   

8.
《型世言》词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是一部刊行于明代末年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共40回,钱塘陆人龙撰.专家们认为,它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与《三言》、《二拍》相提并论.因而有明季白话短篇小说应以《三言》、《二拍》、《一型》(《型世言》)为代表的说法.《型世言》在我国已经遗佚了四百多年,1987年才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图书馆被重新发现,书中的大部分篇目虽然都可在《型世言》的“剽刻本”如《幻影》、《三刻拍案惊奇》等书中寻见,但由于传世的《幻影》、《三刻拍案惊奇》等均为残本,并且对原著又多有截割和改易,甚至连作者的姓名也未予保留,其研究价值是…  相似文献   

9.
今本《尚书》与汉石经《尚书》之异文包括以下9类,它们是: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借字和本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本字和借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同音通用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古字与今字、石经与今本之异文为一字之异体、石经与今本之异文词异而义同、石经与今本之异文分别为本源字和讹误字、石经与今文之异文源于文字多寡的不同、石经本与今本之异文源于语序的不同。多数异文对文意的理解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仍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同时也不能否认,石经《尚书》个别异文的确能起到"一字千金"的作用,对今本《尚书》的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朱本浩 《社区》2008,(2):58-58
据文献记载,孙思邈生于南北朝时期(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一生著书颇多,还是一位善于养生者,其寿命长达101岁。他在《千金翼方》卷十二专列两章论述了养生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11.
王雨竹 《山西老年》2011,(11):36-36
西安碑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内,存放有汉魏以来的各种碑石墓志千余块,真草隶篆,琳琅满目,堪称我国石刻书法艺术之宝库。它始建于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是为保存唐代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起来的碑石集中地,后陆续增加了历代名家的作品,如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烦以及张旭、怀素、唐明皇、苏轼、米芾、宋徽宗等人的手笔刻石,堪称碑林“天下一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刻石始于周秦,刻碑之兴,当在汉季(后汉)。碑字体有多种,隶书是常见的一种。《西岳华山庙碑》是隶书的精品。此碑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相似文献   

13.
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中,篇名的解释往往带有极大的麻烦。譬如《原道》之道,到底是儒家的“圣贤之道”,还是道家的“自然”之道,一直争论不休;又如《风骨》的“风”指的是什么,“骨”又指的是什么,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关于《物色》的解释表面上看,目前的意见似乎相当接近,但本人却又有些不同的理解。下面先谈谈流行的几种解释:①“先从《物色》篇名的意义说起:物即景物、物象;色即景色、采色。”(刘禹昌《(物色)篇创作艺术分析》,《文心雕龙》学刊)5期)②一作品中写物也指物色.即景物。”“物也指事物。”(周振…  相似文献   

14.
“气韵”一词,最早见于碑文。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刻成的《郑道忠墓志铭》中就有:“君气韵恬和,姿望温雅,不以臧否滑心,荣辱考虑。”由此可知,“气韵”一词是用以评论人物的精神风貌的。这和谢赫在评论张墨绘画时所说的“风范气韵,绝妙参神”的用意一样。即气韵相和,使人的生命与人的精神直接相联,在有节奏、合规律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出主体内在精神的美。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3,(32):29-29
文澜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项工费均由浙江商人捐办。  相似文献   

16.
来“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书法作品传世不少。前有南宋黄(字号新,庭坚从孙)为他作年谱时,同时记录了书法作品2O0余种;今人水赉佑有《黄庭坚书法年表》(载《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所收作品较前者为多。黄庭坚书法作品包括统、绢水墨迹,石刻,拓片,法帖等。而作品真迹能传到现在的为数极少,其中还有一部价散失海外。仅次于纸本真迹的末代刻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所剩无几,鲜为人知。兹就目前所见散存于各地的黄庭坚书法宋代刻碑十余种录之如下,以供研究、爱好黄氏书法者参考。1、《青牛篇诗》100年,宋神宗元丰三…  相似文献   

17.
《晋书·佛图澄传》之羯语探源张昌圣一、解题《晋书·佛图澄传》中所记载的“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这一句羯语谶语,是天竺僧佛图澄在公元4世纪20年代末(329年)向后赵国主羯人石勒说的。《晋书》在这句话后面还有解释,说:“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  相似文献   

18.
汉石经刊刻于熹平四年(175年),虽然残存的字数有限,但仍能大致反映出石经刊立时《尚书》写本的基本面貌,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异文,更是对今本《尚书》的理解和校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益稷》“光天之下”句“光”字的含义为“充溢”、“充满”;《禹贡》之“岛夷皮服”当为“鸟夷皮服”;《大诰》之“有指疆土”或为“有诸疆土”.  相似文献   

19.
《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文》,见于《清高宗实录》卷四九九和《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二二。是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平定准噶尔的格登山战役而撰写的四言碑文诗。一九七八年九月初,笔者亲赴格登山实地考察。将《清高宗实录》和《西域图志》中的原诗与格登碑上鐫刻的碑文进行了逐字对照。兹将碑文(汉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由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类期刊(刊号:CN41一1298/C),从本期起改版正式公开发行。这是一个进步。从1983年《高教研究》创刊,经1995年底改为《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到今天的公开发行,本刊的成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镌刻着洛工学科综合发展的脚印。这一进步,既有拓荒者筚路蓝缕的拓启之功,更倾注着后来者的满腔热情;这一进步,浸涸着洛工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心血和汗水,饱含着上级主管机关、学校各届领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