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弗来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尔引起争论的演说“边地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于1893年问世以后,西奥多·罗斯福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历史学家。罗斯福将特纳尔引以为同文,并赞扬他“归纳了长期以来杂乱流行的大量思想。”罗斯福当时虽然尚未  相似文献   

2.
弗来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尔①引起争论的演说“边地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于1893年问世以后,西奥多·罗斯福②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历史学家。罗斯福将特纳尔引以为同文,并赞扬他‘归纳了长期以来杂乱流行的大量思想。”罗斯福当时虽然尚未成为主要的政治家,特纳尔得到这样一位老资格历史学家的承认,是感到高兴的,尤其是在罗斯福那部“确凿可靠”、卷数众多的《西方的胜利》正处于最  相似文献   

3.
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连选连任四届的总统。在他任职期间,为了对付严重经济危机和法西斯战争威胁,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称作“新政”。“新政”的实施,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持久性的突出变化,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作了必要的准备。二次大战期间,罗斯福作为美国最高决策人,他的全部政治活动对美国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国际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斯大林称罗斯福是一位“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政治活动家”,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首领中间最强有力的一个人物”。对罗斯福的“新政”,同对罗斯福本人的评价一样,历来毁誉不一。有的誉之为一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多种多样的政治思潮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思潮,它们渗透到美国的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代美国政治思潮实际上是指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特别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在美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第32任总统,开创了“新政自由主义”时代,并在“新政”后的半个世纪中,一直居于美政治舞台的中心。1980年大选,共和党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罗纳德·里…  相似文献   

5.
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于1911年在英国出生,30年代初移居德国。他的叔叔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曾向他下最后通牒:要么加入德国国籍,要么就离开德国。他选择了离开,并于1939年抵达美国。美国宣战后,帕特里克·希特勒请求加入军队,遭到拒绝。于是,他在1942年3月3日直接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进行请战。尊敬的总统先生:恶名昭著的德国元首现在丧心病狂地想要奴役世界上所有自由的人们和基督的信徒。而我是他惟一的侄子。在您睿智的领导下,人们不分种族不分民族,一起进行战争,这场战争意义重大。当今,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自己应为谁…  相似文献   

6.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史学界把此事称之为“史迪威事件”。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探讨剖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史蒋之间的个性冲突,特别是归之于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二、史  相似文献   

7.
杜鲁门·卡波特和他的《在蒂法尼进早餐》潘明元对于当代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1924,9,30-1984),评论家们有着不同的称谓,有的说他是“爱伦·坡式的哥特式小说家”,有的称他为“美国南方作家”,有的则赞誉他是美国“非虚...  相似文献   

8.
1938年的6月22日,美国拳击手乔·路易斯将在纽约与当时世界重量级拳王、纳粹心中的代表和象征——德国人施梅林激战:那时,希特勒疯狂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和迫害犹太人,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敏锐地将这场比赛和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比赛前,罗斯福在白宫召见了乔·路易斯。在简短的会见中.这位美国总统对乔·路易斯寄予厚望:“乔,我们需要你去打败德国人。”乔·路易斯激动了,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  相似文献   

9.
巨大的水坝自有肃穆庄严的神情。193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为胡佛水坝举行开闸典礼时,他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被征服了。”胡佛水坝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建筑,直到5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幽默讽刺见长.他的讽刺艺术是世界文宛中的一朵奇葩.在发展和繁荣我们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他的讽刺艺术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竞选州长》写于1870年,属于马克·吐温早期的代表作品.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这个短篇小说中,以艺术虚构的独立党的“我”(亦名马克·吐温)参加竞选的一段经历为题材,用幽默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美国“民主选举”、“言论自由”的虚伪和丑恶.作品中的“我”,原以为自己“生平从来没有干过一桩可羞的事情”,“声望还好”,比起同时参加竞  相似文献   

11.
盖茨比——美国梦的牺牲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F.Scott Fitsgerald)于1925年发表了他的杰作:《伟大的盖茨比》.这部长篇小说的问世,受到了文艺批评界的赞赏和推崇,被著名的诗人兼批评家托·斯·艾略特(T.S.Eliot)誉称为“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它被讨论,被赞美的次数不逊于20世纪任何一部美国小说.许多批评家一致认为《伟大的盖茨比》的主题是关于美国梦的幻灭.美国梦的幻灭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的主题.德莱塞的《嘉丽妹妹》、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及本文所讨论的《伟大的盖茨比》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力作.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翁都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但是,“嘉丽妹妹”和马丁·伊顿是被美国梦中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异化了,而盖茨比更富于浪漫主义的理想,他并不希罕毫华的生活,他向往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纯洁的爱情.为了爱情,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的追求与毁灭极具有悲剧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梦的腐朽性和盖茨比追寻它的盲目性,从而得出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1984年美国出版的《多难的旅程》一书,认为1941年以来美国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乃是罗斯福“新政”的继承者和反对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制约下组成的各种联盟之间的不断斗争。从斗争的主要内容看,乃是民主党自由派的由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和进行社会改革的主张同共和党保守派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赞成尽量发挥资本主义能动性的主张之间的斗争。前者处于“攻势”,后者处于“守势”;前者是“作用”,后者是“反作用”。1983年出版的《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阴影下》一书,则认为“罗斯福作为一个新的政治时代的建筑师取得的成就,鼓舞着后来的民主党总统、甚至一些共和党人使自己等同于罗斯福。”书中把罗斯福新政的传统作为他逝世后美国政治生活的主流,认为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尼克松政府不过是两个共和党的插曲。  相似文献   

13.
重叠的起点一九一三年,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独幕剧《东航加迪夫》。这出小戏虽不是这位“美国戏剧之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但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起点。作家自己认为这个独幕剧“非常重要”,因为“在它里面,可以看到或是感觉到我全部后来写的更为重要的作品中的精神、生活态度等等的萌芽”。四十年后,另一位也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在巴黎推出他的  相似文献   

14.
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著名学者 ,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 ,政治学教授 ,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1 977,1 989,2 0 0 1 ,合著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2 0 0 0 )、《美国霸权的悖论》(2 0 0 2 )等 ,他提出的“软权力”理论引起全球关注。本文载于美国哈佛国际评论杂志 2 0 0 3年冬季号 (HARVARDINTERNATIONALREVIEW·Winter 2 0 0 3 )“美国望”栏目 (PERSPECTIVESONTHEUNITEDSTATES) ,系该杂志资深编辑西恩·克瑞翰和塞比·拉尔曼对约瑟夫·奈的访谈 ,题为“说服的权力———美国领导权的二元构成”(ThePowerofPersuasion—DualComponentsofUSLeadership)。访谈中 ,奈联系近年来“软权力”和“硬权力”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定位 ,以及国际社会对美国举措的回应对美国对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对其“软权力”理论再次作了精要论述。访谈主要内容如下。(以下▲代表编辑 ,●代表约瑟夫·奈 )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最孚众望的幽默讽刺作家,有“美国文学的林肯”之誉。海明威曾经说过:“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的确,对于当时的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尤其是英国读者来说,一种不同于绅士派文人的真正新鲜的美国本土风味,是从马克·吐温那只生花妙笔中传播开去的。他的阅历之丰富,见识之广博,对美国社会和生活的了解之透彻,是其他许多作家难以相比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和平     
[背景材料]西奥多·罗斯福(1888-1919)是美国策26任总统(任期:1901-1909年),也是美国历史上就任时年纪最轻的总统,又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一位美国总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国民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又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时期;也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转化为金融资本。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反映各阶层人士对垄断弊端普遍不满,进而要求改革的强劲思潮,即进步主义运动.雄心勃勃、专横坚定、却又注重实际、者说深算的西奥多·罗斯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任总统的.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被垄断资本家捧上台的总统,然而他执政后却发动了一场颇有声势的反托拉斯战。对此,中外史学界看法不一。本文拟做初步探讨。19世纪后半期是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自70年代末起,美国的垄断组织便以托拉斯的形式迅速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是在大生产排挤和吞并小生产  相似文献   

18.
弗·司各特·菲次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文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十年,正值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菲次杰拉德醉心于金钱地位,沉溺于花天酒地。他的这种生活构成的所谓“菲次杰拉德传奇”曾一度湮没了他的创作才华。结果,当菲次杰拉德于1940年溘然病逝时,许多人都认为他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已被历史的潮流冲刷得无踪无影。在菲次杰拉德去世后的十年间,他的作品已无人问津。这种状况到了1951年才发生变化。阿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讨论西奥多·罗斯福的扩张主义思想与现实的对华政策之间的关系。虽然罗斯福有关外交的论述带有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但作者认为,现实的国家利益仍是他考虑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1940)是本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小说家,他一生以自身的经历作为创作素材,写出了不少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经济危机暴发前美国青年一代的“美国梦”破灭的作品。发表于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深刻反映这一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之一。它的发表,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著名诗人兼文艺批评家艾略特称这部作品是“自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①菲茨杰拉德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会纵乐,最讲炫丽”的“爵士时代”的文学发言人。美国,是一个充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