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蒙古族在青海的历史悠久,但笃信藏传佛教格鲁派,“实始于俺答”。明万历六年(1578),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俺答之请曾来青海传教。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应请去内蒙参加俺答葬仪再来青海,并在今海南、海东、海北地区活动两年。三世达赖的青海之行,使格鲁派冲破民族界限,迅速传播到蒙古族中。后来,格鲁派上层认定俺答曾孙云丹嘉措为四世达赖,更使“宗喀巴的宗教在蒙古之国显扬得如太阳一般”。十七世纪初,格鲁派在西藏受到藏巴汗政权的威胁,求援于顾实汗。从此,和硕特蒙古与格鲁派结成联盟,顾  相似文献   

2.
《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全名《阐明吉祥无比甘丹山黄帽派一切法之根本——黄琉璃宝镜》,简称《黄琉璃》,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至三十七年之间,拉萨木刻本共419叶。作者第巴·桑结嘉措(1653~1705)是清初西藏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出生于拉萨贵族仲麦巴家族,小时候由叔叔即第二任第巴·程勒嘉措教学藏文读写,年仅八岁时接到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喇嘛的严格教育下,全面学习佛学、历史、医学、天文历算、建筑设计、诗学、法律等学科,成绩非常优异。1679年,他接替辞职的罗桑金巴出任第斯一职。他政治上的所做作为学术界已有评价。值得肯定的是他主持修建了布达拉宫红宫和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根据《四部医典》  相似文献   

3.
活佛转世是西藏社会进入封建农奴制以后,佛教僧侣集团依据佛教关于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之说及轮回转世的理论,为解决自身的宗教首领的传承继嗣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制度。十三世纪噶玛噶举派开创了高僧转世的先例。十五世纪格鲁派兴起后,使这个制度更加完善。到了清代,藏传佛教各教派普遍形成活佛转世系统。由于活佛,特别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西藏的政治、宗教、经济等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这两大活佛转世世系的管理自然成为中央管理西藏地方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是清朝初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他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藏历3月从拉萨动身,经过了今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七个省市自治区,于当年12月16日(月、日为藏历,下同)抵达京郊南苑,谒见了顺治帝。有关此次进京的路线,五世达赖喇嘛在其自传中依据当时的记录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其中拉萨至西宁一段的道路,日本学者佐藤长已经在《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结合清代拉萨至西宁间的官道以及六世班禅洛桑贝丹意希1780年  相似文献   

5.
<正> 第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生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卒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终年五十岁。他生在西藏多事之秋,历康雍乾三朝,一生坎坷。从清朝怀疑他的达赖喇嘛地位,到正式册封、尊为西藏宗教领袖,最后授权亲政,全面管理西藏政教事务的过程,反映了清朝根据当时西藏政治形势变化的实际采取不同施政措施的三个  相似文献   

6.
清代拉萨市普布觉寺的三世活佛洛桑楚臣强巴嘉措历任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副师傅,八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戒师,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副师傅、正师傅和戒师,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活佛,具有很高的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但其出生年份历来不详,学术界对其圆寂年份也存在争议。清代史料表明:三世普布觉活佛出生于道光五年(1825),藏历铁牛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十八日圆寂,享年77岁。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并不融洽之时,噶厦政府出人意料地确认出生于青海当彩家族的拉木登珠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此事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本文提供两条有关十三世达赖喇嘛与青海当彩家族关系的资料:1、十三世达赖喇嘛于1906-1909年在塔尔寺期间曾得到第五世当彩活佛的经济资助,并曾经莅临当彩村;2、十三世达赖喇嘛确认第六世当彩活佛。由此推测,十三世达赖喇嘛对当彩家族是相当熟悉的,最终在当彩家族找到十四世达赖喇嘛是他生前的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8.
<正>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藏语称为“衮本强巴林”,即十万佛身慈氏洲)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由于它修建在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又地处藏汉、藏蒙来往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在历史上备受蒙藏僧俗上层领袖和中央皇朝的重视,成为蒙、藏交往关系中的一道重要桥梁。早在一五七八年三世达赖喇嘛与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在青  相似文献   

9.
15世纪初,格鲁派通过宗喀巴的宗教改革而创立,以其纯正的宗教思想和严密的佛学体系而新兴起来,格鲁派的兴起改变了当时西藏各教派和地方政治势力的格局,引起了明王朝的重视;而初兴的格鲁派亦顺应了明初以稳定与巩固西藏地方政治秩序为重点的治藏政策,与中央政权建立起密切、稳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第六世达赖喇嘛洛桑仁青·仓央嘉措,以其在西藏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上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受到许多藏学研究者的重视。1982年,由黄颢、吴碧云同志编纂、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一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近年来,我国藏学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的研究继续成为“热点”,吸引着许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1.
<正>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应召进京觐见,这是近代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关此次觐见的诸接待礼仪,是当时清政府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双方极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当时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对此次觐见时有关迎送、陛见、赐宴等方面的礼仪略为叙述,以备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初期,当德国神父出身的宗教改革家闵采尔以惊人的胆识宣布“耶稣不过是人”的时候,被世人誉为西方圣坛最伟大的叛逆者。时过不到两个世纪,东方又有一位“神”站起来宣称他自己并不是神,这就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然而对仓央嘉措其人其事的评价,长期以来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七世纪后半期,第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前后,桑结嘉措以第巴身份代理达赖主持藏政二十余年(公元1679年——1703年),为西藏社会和平、安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藏族人民深为怀念的一位第巴。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蒙藏关系发展过程中,蒙藏封建主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权斗争,围绕真假六世达赖喇嘛展开的斗争,是比较突出的。这一斗争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自宗喀巴创建格鲁派之后,格鲁派之僧众戴桃形尖顶黄色僧帽,人们称为黄帽派,清代称之为黄教。传到锁南嘉错(1543—1588)时,蒙古俺答汗(1507—1581)派人赴藏邀请索南嘉错到青海于1578年6月在仰华寺相见。锁南嘉错赠俺答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咱克喇瓦尔意为转轮王,彻辰汗意为聪睿汗王)俺答汗赠锁南嘉错“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1)(瓦齐尔意为金钢,达喇意为救世,达赖蒙古语意为大海)即三世达赖喇嘛。自是,始有“达赖喇嘛”之称,并以黄教为纽带,促进蒙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分析西藏近代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认为这次改革的提倡者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初衷虽然是希望有利于西藏的未来,但由于他本人缺乏现代意识,加之西藏内部权力斗争的干扰,很快使这次改革变成他本人巩固个人权力的政治行为,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这次改革也给西藏带来一些后果,即使藏族中的不少有志之士展开对藏民族未来命运的反思,形成20世纪中期西藏历史上的“民族自省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的新的民族政策无疑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的民族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全名为普惠洛桑仁青仓央嘉措,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的领袖之一。他在西藏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十八世纪蒙藏封建主围绕着对他的立废、真假之争,在西藏曾卷起了激烈的政治风波,这就更显出他的重要的历史地位, 随着藏学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对仓央嘉措的研究引起了中外藏学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一些报刊、杂志不断刊出有关研究仓央嘉措的论文,但是,由于可证资料的不充足或其他原因,研究水平仍停留在原来的地步。至今对他的身世缺乏全面的了解,甚至在许多人的脑子里,仓央嘉措仍然是个神秘的历史人物。尤其对他的族属及教派信奉等问题,史家  相似文献   

17.
锡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第一任喇嘛呼图克图曼殊习礼是阿升喇嘛,名希日巴,属青海省阿木多地方的藏族萨木鲁家族,是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母亲的同族近支,因之尊称阿升(藏语:意为舅父)喇嘛.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因阿升喇嘛在西部蒙古地区最先传播喇嘛教,于1578年赠予额其格喇嘛尊号.  相似文献   

18.
《仓央嘉措情歌》(以下简称《情歌》),为我国清代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著。仓央嘉措曾是雪域高原上的至尊教主,也是东方神坛上的一位特殊人物。对他的生平褒贬不一,特别是关于他的晚期活动情况更是众说纷纭。但为人们所共识的是,仓央嘉措与他的先辈达赖喇嘛们相比,其殊异之处表现在:自登位后始终未能恪守宗教教规,始终不愿用宗教的戒规戒条羁缚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而总是对充满了男欢女爱并  相似文献   

19.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西藏即正式归入清帝国的版图。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达赖五世与班禅四世即遣使至京师,向清帝献金佛念珠。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达赖五世亲至北京向清帝朝贺,清廷封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赐以金印玉宝,金册玉册,可见达赖喇嘛在西藏的地位是清廷所敕封的。清代初年,达赖五世圆寂以  相似文献   

20.
邦达昌是近代西藏历史上仅有的因其为噶厦政府经商,为噶厦政府谋得利益而被封为贵族的平民商人。史书对邦达昌家族的记载并不多,仅有的一些记载非常零碎,并且相互不一。本文通过对有关邦达昌的史料进行梳理,叙述这一近代西藏巨商的形成过程及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关系,并考证其家庭成员,从而把一个清晰的近代西藏巨商邦达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