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要通过这次改革破除一些已然固化的利益藩篱,形成更加合理、让全体人民更加认可的利益分配秩序,建立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打破旧的利益格局肯定有一定难度,但若是不攻坚克难,不啃掉那些"硬骨头",党提出的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此次改革提出了"全面"、"深化"这样的关键词。"全面"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新一轮改革,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盼望能够从改革的红利中得到更公平、更公正的分配,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群众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更多的是一些柴米油盐式的"小事"。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恰恰就是影响人心向背、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我们共产党人的宏观视野、战略思维、大局观念、方针政策,到了群众头上就是吃穿住行、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虽小,但紧贴着百姓的生活,直接影  相似文献   

3.
张庆安  张高秋 《决策》2014,(1):I0010-I00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计划生育家庭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站在改革的潮头,牺牲小家为大家.率先为党和国家分忧,理应得到公平的补偿,享受更多的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一些行业收入过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成果还未均等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转变。今后,仍需不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让改革的成果切实惠及全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李捷 《领导文萃》2014,(19):27-28
<正>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红利又好又多地释放出来,我以为,关键在于稳妥、科学、辩证地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改革与利益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又要充分运用利益驱动这个杠杆。要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彰显其主体地位,发挥其聪明才智,就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物质利益。改革要触碰哪些既得利益,要调整哪些利益结构,要让哪些人得实惠,如何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取向,这些都要具体地体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税"双重红利"假说的综合性税制改革是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针对中国当前环境问题和就业问题这两个突出矛盾,本文基于"双重红利"假说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就生态税对两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预期效果和限制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生态税能否达到双重红利的效果与多个因素有关,特别是与企业所处行业的污染治理成本紧密相关,并不能一概而论,在政府征税能力不强,企业逃税比较普遍的环境下,政府的直接补贴未必能实现补贴的初衷.建议在引入法律意义上的生态税税种之前,先在一些地区或行业进行试点,基于我国实际状况的财税改革措施可能会有更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官,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作为个体,选择"为官",就是运用合法的职位公权来服务公众、服务社会。从职业角度讲,"为官"必须尽官职所赋予的责任,如同当教师必须尽教书育人责任、当医生必须尽救死扶伤责任一样。"为官必为"就是必须安于自己的官职,勤守自己的官责;反之就是"为官不为",就是放弃做官应尽的责任,这是渎职。这种行为一旦泛滥,就有可能使整个社会沦为"无责的社会"。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官业群体看成是"无私奉献"的特殊群体,以至于忽视了官业群体本身是一个"俸禄"群体,即当什么级别的官,就有对应标  相似文献   

8.
胡释之 《领导文萃》2014,(12):23-23
<正>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表示"对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从政府自身改起",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这很对,改革就是改政府自己,政府不再去给大家立规矩,从私生活退出来,从市场退出来。改革政府自己,减少政府干预,这才是真改革。"在政府中掌权的人,容易自以为非常聪明……他似乎认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副棋盘中的各个棋子那样非常容易地摆布偌大一个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但是,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  相似文献   

9.
牛津 《决策》2013,(9):90-91
管理者可以吸引下属的注意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可靠的"自我管理"的榜样。如果你想让员工成为有效的"自我管理者",你自己就得成为一个榜样,为他们提供一个示范。领导干部实行领导,一是靠话语,另一个是靠行为,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言传、身教。话语是很重要的,但光有话语是不够的,还要靠行为。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要提高效益,首先领导就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让部下从刚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培养敬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红利家族"内部成员有何关联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改革红利"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笔者认为,如果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问题,研究中国的改革红利,首先应研究由诸种红利构成的"红利家族",特别是"红利家族"内部的关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民生期待     
历年的"两会",民生话题都是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的热点。教育、医疗、房价、物价、社保……每一个词的背后都隐含了中国百姓对生活质最提升和分享改革红利的渴求。民生无小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宣言。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民生政策推进的路线图,也展现出了人民生活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梁远 《经营管理者》2011,(16):173-174
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提出"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从而使经济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并将此纳入"十二五"规划。本文从我国目前经济现状出发,分析该提法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林 《领导文萃》2013,(3):23-24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执政党能否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能否唤起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关系到13亿人的幸福。防止"精神懈怠",就必须克服"改革疲劳症"。民众殷切期待每一个执政者、决策者、掌权者都意识到中央一再强调的必须克服改革疲  相似文献   

14.
周建华 《经理人》2005,(3):103-103
怎样在冷漠无情、千篇一律的办公格子间展示个性? 人们在办公室穿什么服饰,办公室的布置装饰如何,采用什么语言和领导风格,都能有助于提醒他们是什么人,以及他们重视什么东西。它甚至能改变公司粗鲁的、不人性的组织文化。职场穿着大有学问人们用穿着表现“角色”。服装、发型、妆容——无一不在自我的公开展示中扮演着一部分角色。社会学家厄尔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穿着是人们为了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社会系统中所进行努力的一部分。其他人曾经把它称作在组织中扮演何种角色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我们穿得“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今年新春团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都很动感情地说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他把"尊严"这个概念明白地、庄  相似文献   

16.
新视野     
胡锦涛强调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15日下午进行了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自认高人一等,做派官气十足,这是官场通病。"身架"与"身价"虽一字之差,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个官架子,不惜弄些花架子,就会在群众心里很"掉价"。这显然与党的宗旨不符,与党章要求相悖。官有高低,权有大小,但都是人民的公仆,没有贵贱之分。一个人在仕途上官职越升、权力越大、威望越高,越要减官气,增大气,强底气,树正气。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到:"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人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     
<正>中国改革的民心期待当下我们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民心民意之举。让全体中国人共享改革成果,这是我们改革的总体价值诉求。然而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值也迅速上升,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以集结的态势凸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注重对改革利益主体的分析,自觉把握改革时代的民心期待,就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无法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在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或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与社群的和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刘尚晶 《决策》2014,(12):64-65
<正>通过导览展示让游客熟悉绍兴,通过攻略和互动让游客产生"去那儿"的愿望,再通过便捷的微信支付购票,整个微信公共账号就顺畅地实现了一个体验加消费的闭环,正如绍兴旅游集团提出的口号——"跟着微信Q游绍兴"。一个景区与你的距离有多远?当你在计划着旅游目的地时,是否还在各种网站上耗费大量时间做攻略?交通,住宿,吃什么,玩什么,哪条信息是商家广告,哪条信息是恶意评论……也许这一切不需要这么复杂,如果你想去绍兴逛一逛,只需要动动手指,在微信里关注一个公共账号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