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正>曾读到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个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间。"这话有味道。的确,选择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会卑俗。"站到巨人中间",绝非附庸风雅的攀附,而是真诚选择向"巨人"致敬和学习。"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大神",此之谓也。然而,倘若与"巨人"站到一起,就以为自己也算成功了,这无疑是自欺欺人。有一种观念叫"稻草定律":路边的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若卖  相似文献   

2.
你的品牌就是你的身价 几年前,巩俐在一则广告里笑了一笑(一句话都没 说),价值100万元人民币。今天,一个名叫姚明的大个子 身价超过了5亿美元。 如果换作你,我,也能有这样的价值吗?不能。因为我 们没有他们那样的品牌,因而我们就没有那样的身价。 你的品牌就是你的身价!美国电影业"大腕"伍迪·  相似文献   

3.
黎冲森 《经理人》2011,(2):86-87
“开公司的确是个很美好的经历,但同时也是艰巨而可怕的。如果那么容易,很多人就会去做了。另外,只有让你自己都感到可怕的东西才会让你更强大。”开过4家公司、曾任职于另外3家公司董事会的盖伊·川崎(Guy Kawasaki)对创业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河之洲     
<正>元规则与生存之道职场之中,虽然有许多潜规则,但是如果你完全不懂,或是不理潜规则,是不是就混不下去呢?也不尽然。我认识的一位大姐,圈子里公认她"是一个完全没有情商的人"。她不善交际,不喜欢应酬,甚至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谁是谁的派系、谁跟谁关系暧昧这一类的八卦她当然是一概不知。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已经是公司主抓业务的副总了。  相似文献   

5.
正跟公司同事一起去吃午餐,你是如何点菜的呢?如果你习惯点跟大家一样的食物,那么很遗憾,你很难成为富翁。点菜的时候,习惯配合其他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体现在对商业和人生的思考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习惯说"跟大家一样""随便"的人,乍一看配合度很高,实际上是没有自我轴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陈伟 《领导文萃》2012,(22):60-61
一个周末,大伙儿一起去登杭州的天竺山。"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看过不止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马云一边说,一边在一棵大树下捡起一根稻草,"比方说,我一发功,这根稻草就会变得刚劲无比,一甩手,它就能穿透这棵树。等我一收功,它又松软如初,两头从树干上耷拉下来。所有经过的人都看不明白这根稻草是怎么穿过树干的。"马云的武侠梦想一直没磨灭过。创办阿里巴巴后,有一回他说:"哪天我突然消失,谁也找不到我,大家急得团团转。一周后,  相似文献   

7.
马云 《领导文萃》2014,(16):104-106
正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喜欢风清扬。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所以,在与对手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欣赏地看待对手。我刚创业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总觉得对手干的都是坏事,都是自己的敌人。他干的事情一定是针对我来的,也就是同争一  相似文献   

8.
周正勇 《决策》2013,(1):82-83
在面对下属错误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允许下属犯错误;第二,要宽容下属的错误;第三要清楚什么错误是不允许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不知道如何应对错误,不知道如何改正错误. 允许下属犯错 人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你说你不会犯错,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好职员.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也从来没有过失……这种人绝不可以信任,他或者是一个弄虚作假者,或者只做稳妥可靠的琐事."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13):48
正"让地方政府守耕地,就好比是让老鼠去守油瓶。有自身利益在,谁能保证不会出现监守自盗?"———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撰文称"今年中国对GDP增长的设定首次低于8%,但我觉得GDP根本就没必要设定,这个道理就像父母给小孩定身高一样,你规定他一年长10公分,难道他长不到10公分你就去刺激他?"  相似文献   

10.
关键环节     
<正>今天一上班,小刘就对我说:"李主任,昨晚咱们的一把手张局长点名让我去陪酒了。你说咱局里一百多人,他谁都不叫,为什么非要让我去陪酒呢?"我说:"这很简单,一般情况下,这是局长对你高看一眼的标志。"小刘得意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上场之  相似文献   

11.
郭飞跃 《决策探索》2010,(11):94-95
关于组织文化 钓螃蟹的故事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如果篓子中有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相似文献   

12.
钓螃蟹     
《领导文萃》2006,(4):152-152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组织中也应该留意与去除所谓的“螃蟹文化”。企业里常有一些分子,不喜欢看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钓螃蟹  相似文献   

13.
正在工作中,"做完"和"做好"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项工作,而后者则不仅是完成了工作还有一个好的结果。一项工作如果你抱着"差不多"的心态去做,只是完成而不注重结果,那么你将和职场中的大多数人一样,注定得不到晋升。要想"做好",就必须坚持执行落地法则。法则1:纠正"差不多"心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  相似文献   

14.
正跟谁走得太近了,都会是一场灾难。灾难的意思是,你非但回不到从前,还会颠覆了从前。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人类的所有美感,其实是一种陌生感和遥远感,一览无余了,只会徒生厌倦。人还有一种德性就是: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正卖搓衣板今天逛街路过一家卖搓衣板的,我问老板:"现在都是洗衣机了,谁还买你这个东西?"老板瞄了我一眼说:"你还是单身吧?等你结婚了就知道这东西好卖得很。"靠脸吃饭在家里摆弄吉他,跟女朋友打趣说:"要是以后实在吃不起饭了,我拿着它去地铁里乞讨。"女朋友扑哧一笑说:"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我装作害羞的样子,问:"真的吗?""真的呀,你这脸长得跟事故现场一样,谁见了不可怜可怜?"  相似文献   

16.
谷桂林 《决策探索》2008,(10):28-29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为你而鸣."当一种危及千万人生命的灾难发生后,任何人的远离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缺损.  相似文献   

17.
正吃饭时,手机汹涌地响了一声,然后就寂寥了下去。你本想不去管它,可它过了一会儿又那么地来了一声。于是,你放下饭碗,拿起手机,有这样一条短信:“我突然地很想你。”那一刻,你的心砰然一跳。你看了看饭桌旁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这条暖昧的信息删除了。然后,你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饭。吃饭于是成为一种形式。你在想,是谁发给我的短信,是谁在这寒冷的冬天还牵挂着我,是谁在这轻松的时刻制造了紧张气氛。但你想不出。红颜知己,有,却在心里,人家是我的,我不是人家的;同桌的人,有,但一晃20年过去了,已成为“同桌的大叔大婶”;同事?朋友?不可能。既…  相似文献   

18.
<正>19世纪,英国的殖民地摊了一地,每一块殖民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自治,有的是半自治,有的是托管。殖民地的情况千差万别,那这个国家还有战斗力吗?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就是这么嘲笑英国人的:破破烂烂,浑身是补丁,我只要打你一下,你就分崩离析了。结果"一战""二战"后,谁分崩离析了呢?看起来破破烂烂、不成系统的英国硬硬朗朗地挺到了现在。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社科理论界名宿于光远“语出惊人”。他直言企改现状:“给你权的人,当然就有权收回去。两个字就给你勾掉了。企业家应该自己去市场上争权,谁也拿不回去。”  相似文献   

20.
付振兴 《经理人》2005,(3):73-74
谁占领了内容资源库,谁就取得了移动流媒体市场的领先优势你有没有想象过,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百无聊赖时,还能通过手机视频点播来看电影呢? 如果没有,那就大胆地想象吧。因为,一股通过技术变革而带来的流媒体热潮,即将席卷而来。而在这股热潮的背后,是一场即将开幕的产业盛宴。如果你是投资人,如果你想创业,那你做好了去拼抢这场盛宴蛋糕的准备了吗? 移动流媒体新潮流媒体技术是为了在网络上传播多媒体文件(包括音视频、动画、文字等)所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