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庆龄与蒋介石由共同追随孙中山革命发展到严重对抗,主要是由于宋蒋之间对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的态度不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表示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宋蒋间一度合作.但由于蒋介石拒绝接受宋庆龄要他放弃独裁、扩大民主,坚决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主张,因此家蒋间的合作是暂时性的,不可能是持久的。后来他们在行动上的对立完全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2.
杨永泰,字畅卿,1880年生于广东茂名,先后毕业于广东高等学堂与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后离开孙中山加入政学会,先后出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广东省省长。但随着政学会的风消云散,他只好蛰居上海,常常为有奇才而无处施展暗自叹息。1928年初,杨永泰结识了蒋介石。  相似文献   

3.
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小资产阶段革命家。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坚决维护和积极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同蒋介石、汪精卫反对革命的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贡献。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先后考察了欧、亚几十个国家,在了解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态的基础上,回国组建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一、邓演达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4.
张伟 《21世纪》2010,(7):48-49
在追随蒋介石的众多显赫人物之中,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与蒋介石渊源颇深。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与小他9岁的蒋介石是结拜兄弟,陈家的第二辈人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陈氏兄弟后来一道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掌握人事和组织,成为那个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兄弟,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然而,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马君武留学日本期间,最早追随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力宣传和坚决捍卫孙中山及其学说三民主义。他广泛联络爱国志士,积极建立革命团体和创办进步刊物,认真培训军事骨干,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创立。马君武是孙中山早期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为中国同盟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6.
叶剑英元帅     
《源流》2012,(1):34-35
叶剑英(1897-1986),字沧白,广东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曾通电反蒋。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  相似文献   

7.
199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此,笔者试图围绕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中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思想作一简单的剖析,目的是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河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走民富国强之路的伟大改革者。孙中山先生在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建立起了他自己具有特色的经济思想体系。这…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含东路讨贼军)的关系是其军事生涯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对其一生有很大影响。总的来看,他能站在孙中山一边,其军事才华得到锻炼与释放;但同时.他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主义不真,功名利禄思想过重,是这一时期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警卫团长。国共合作后,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农民部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职。他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宋庆龄曾高度赞扬他艰苦卓绝、忠勇奋发的革命精神,说他是超群出众、得天独厚的革命家。他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认识较早,反蒋斗争十分坚决。1931年夏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不久被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10.
黄健 《今日南国》2008,(13):24-25
上午从酒店出发,参观台北国父(孙中山)纪念馆,茶色瓦片的大屋檐,每面100米长,14个柱子,是蒋介石执政时代建造。旁边是中山公园,为纪念孙中山修建。拾级而上,大厅内有孙中山雕像,五个卫兵行礼步值勤换岗,伴随着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大厅。二楼东侧大厅有孙中山图书馆、阅览室,两侧有纪念品商店。一楼东侧是孙中山事迹陈列展览,分为“读书救国,组党建国,革命起义,建立民国,三民主义,民主宪政”六个阶段,体现了国民党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去世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部分国民党人士对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立的新三民主义理论进行了异化和一定程度上的背弃,学界称之为“儒化”的三民主义。但这一称呼仍较为笼统,事实上,把蒋介石的儒化三民主义称为“儒化”旧三民主义或者是“蒋记三民主义”更为合理。本文主要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蒋介石的“儒化”旧三民主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兼论儒学的社会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李书城与黄兴的战斗情谊李新福李书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孙中山与黄兴,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与黄兴一起战斗达14年之久,他们之间的友谊可谓是相助复相依。留学日本,从事反清斗争李书城1882年出...  相似文献   

13.
谭延阁和孙中山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曲折变化、相互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曾一再把谭延阁作为争取对象。谭延阁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日益倾向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因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时期,走上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4.
焦易堂先生早年即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同时亦深爱岐黄之术。由于他的努力,南京国民政府撤消了废止旧区提案、设立中央国医馆、制定《国医条例》。同时他还兴办中医教育、医院、药厂等,为祖国医学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的爆发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给孙中山先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并没有使孙中山完全转向俄国的社会主义,更没有使他成为追随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盘西化”论者。他赞赏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也欣赏欧美的“代议政制”,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和现实国情却使他晚年成为一名更加坚定和清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林森和佛教     
陈荣邃 《社区》2008,(2):21-21
林森(1867—1943),字长仁,号子超,晚年又号青芝老人,闽侯县尚干镇凤港村人。林森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毕生为推翻满清王朝,创建民主共和国而努力,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达12年之久。他一生主张抗战,备受公众景仰。林森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同时,他的一生也和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李书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爱国主义者。他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与黄兴,坚持民主主义立场,从事反帝反封的斗争。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时,他积极参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汉阳前线与黄兴并肩而战,成为风靡一时的人物。辛亥革命时他为什么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呢?这是与他在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接受民主、反清、反帝的爱国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肖宾 《21世纪》2010,(5):61-63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由孙中山发起创办,由于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虞洽卿和陈果夫等人的参与,其成为新兴的官商结合的政治势力的亮相。蒋介石也是最早的一批入市者。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有一个变化过程:192 7年“4·12”政变之前,瞿秋白对孙中山评价较高,褒多贬少;后期则评价较低,贬多褒少。这一变化主要因为蒋介石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金字招牌”推行反共反革命政策,以及瞿秋白一度犯了“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阐述王未强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精髓。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解释后,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蒋介石对革命的背叛、篡改和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于是,正如国共两党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