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但如果不对这种因竞争而导致的垄断加以规制,则其必然走向竞争的反面。因此,19世纪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旨在保护竞争、反对限制贸易自由和垄断的法律——反垄断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国外垄断经济实体的入侵,我国也已出台《反垄断法》,但针对现阶段实际国情,如何细化我国反垄断法的条文,建立健全相关具体制度,使之转化为“活法”,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垄断源于自由竞争 ,是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垄断又限制竞争 ,是市场经济主体竞争的夙敌。因此 ,搞市场经济必须用法律手段禁止垄断 ,保护竞争。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已出现许多垄断现象 ,尤其是大量的行政垄断行为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 ,反垄断立法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加快反垄断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3.
试论关于美国现代化的第二次大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完成工业革命,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取代,社会财富与综合国力得到惊人的增长,但这个工业社会的弊病也暴露无遗。垄断威胁了自由竞争的存在,贫富鸿沟剥夺了多数人的自由与生存保障。20世纪初就如何完善工业社会展开了关于美国现代化的第二次大辩论。1929年的大萧条给这次大辩论以新的推动力。终于罗斯福总统宣告实施“新政”。新政意味着美国以政府干预代替自由放任,政府不仅要全面管理经济,而且是人民福利的保证人。美国开始成为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4.
“自由企业的大宪章”作为反垄断法的代名词.肇始于“美国诉Topco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案”。其从诞生之日起便承担起了反垄断法维护企业自由竞争的神圣使命。历经多年市场的检验,至今仍占据着反垄断法里程碑式的地位,成为现、当代各国反垄断法立法与实施所不断确认、追求的座佑铭。  相似文献   

5.
赖静 《天府新论》2007,(Z1):148-15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社会发展的大形势要求加强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以协调社会矛盾,平衡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这便产生了所谓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介入社会、公权力介入私权利的现象,表现在法律领域中就是私法的公法化和公法的私法化,并随之产生一系列公权力与私权利边缘化的社会性的立法。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社会法在此进程中又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社会法立法是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论反垄断法所创设的自由竞争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红 《学术界》2005,(5):86-92
反垄断法的自由竞争权指竞争者制止垄断行为侵害其商业利益的权利,也可以说是竞争者对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所能够合理预期的商业利益的维护权。自由竞争权的特征包括设权方式的消极性;权利界定的公益性;是经济法上的新型民事权利。侵犯反垄断法的自由竞争权的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应当包括行为具有公法的违法性、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激励垄断行为受害者提起私人诉讼,也能够对垄断者形成强大威慑力。该制度在理论基础、功能、国外立法实践等方面具有证成的合理性。综合考察我国双倍赔偿制度立法先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草案三倍赔偿制度之规定及反垄断司法实践,惩罚性赔偿制度引进立法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基于垄断行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三倍损害赔偿制度应当在我国《反垄断法》中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俄国石油产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使俄国石油工业由盛转衰。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以诺贝尔兄弟公司和洛希尔公司为首的几家企业垄断俄国石油开采、加工和销售,以所掌控的油田为杠杆借机抬高油价,打击竞争对手。俄国政府试图扶持中小企业打破垄断局面,但却因种种利益关系无果而终。政府和石油业主关系千丝万缕,黑幕重重。俄国政府对待外资实行鼓励和限制并重政策,一方面借助外资发展本国工业,引进技术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担心外资的进入打击民族资本,扰乱国内市场秩序。虽然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扶持民族企业,维持市场秩序,但收效不大,俄国石油产品市场仍然从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  相似文献   

9.
自由企业的大宪章作为反垄断法的代名词,肇始于美国诉Topco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案。其从诞生之日起便承担起了反垄断法维护企业自由竞争的神圣使命。历经多年市场的检验,至今仍占据着反垄断法里程碑式的地位,成为现、当代各国反垄断法立法与实施所不断确认、追求的座佑铭。那么,反垄断法蕴含的自由精神内涵是什么;何以能成为企业自由竞争的守护者;它在当代中国转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国外反垄断立法的概况,认为反垄断立法的宗旨是反对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保护自由竞争,建立健全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并对各国反垄断法对价格垄断行为管制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目的是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杨亚男 《兰州学刊》2005,4(5):183-185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限制垄断行为、规范竞争秩序、保护自由竞争的重要工具.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中国,一部系统完备的反垄断法已是呼之欲出.本文拟从分析反垄断法的目的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透视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明确中国反垄断法所起作用的范围,并对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应否纳入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从工场手工业开始,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逐渐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一般是捐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攫取高额利润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早在19世纪60年代和人I年代初,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已开始出现个别的垄断组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才在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此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和资本…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论纲──兼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对和限制垄断是各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反垄断立法具有弥补传统民商立法之不足,确保公平竞争机制良性运行的功能。反垄断立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密切配合,构成一国公平竞争法的基础,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反垄断立法以维护公平竞争、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确立政府对市场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并严格控制政府权力行使为其部门法精神。反垄断法的上述功能及其精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与运行,必须建立和健全既吸收世界立法的成功经验又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反垄断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在是一个农业高度发达、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 美国在近代200多年移民开发历程中,从18世纪中叶建国到19世纪末,农业十分落后,一直是人力耕种。20世纪初畜力代替了人力,到了50年代机械代替了畜力,80年代实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即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以孙中山、黄兴、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在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看到了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在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过程中出现了贫...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通过单行立法或分散立法而予以规定的。反垄断法所规定的适用除外的对象 ,都是特定的垄断行为。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垄断 ,方能适用除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以目的条款为通常的表现形式,由特定的价值取向所支配并受制于本国的制度基础。我国反垄断法应以制止垄断、维护竞争和保护多元利益为基本的立法目的。但是,应坚持对中性的垄断进行适度地干预,对多元和多变的竞争进行全面而灵活的保护,并在认定效率是前提、非效率是保障的基础上对二者加以平衡。另外,我国反垄断法在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三个方面的主导方向应该分别是:深化以自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依法规制垄断、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并基于这三大制度基础来构筑完善、系统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8.
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迎来了工业化发展的高峰.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和资本的高度积累,为俄国工业实现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俄国工业垄断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70至90年代工业上升时期早期垄断组织的出现;1900-1903年危机至1909年工业高涨前夕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广泛发展;1910-1914年工业高涨时期托拉斯的出现与发展.垄断所形成的经济条件对俄国工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两者同时存在、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从历史和逻辑上来考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垄断组织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为自己谋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是整个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级阶段,经济性垄断已初露端倪,并且表现出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性垄断的明显不同,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性垄断必然会成为中国重要的垄断形式,并成为中国反垄断法的重要规制对象。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性垄断仍然是中国目前的主要垄断形式,是中国反垄断法必须规制的首要任务。所以,中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构建不仅应规制经济性垄断,而且应规制行政性垄断(我们将其概括为“两性”规制论)。一、“两性”规制论构建的基础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垄断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