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大于2G容量的U盘,很多人反映很难制作成系统启动盘。那么,到底大于2G的U盘能否成功制作启动盘,如何实现DOS、WinPE微型操作系统、BT3(Linux系统)等多合一多系统多重启动U盘呢?文章给出了如何制作grub4dos引导的USB-HDD多系统启动盘的过程,解决了大容量U盘制作启动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瓠是图腾形象,是畲族盘瓠传说中的主人公.在传承的过程中,盘瓠形象不断变形,这是畲族民俗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盘瓠形象作了历史的回溯、民俗事象的引证,并对盘瓠形象的变形作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盘瓠传说在中国畲、瑶、苗等族群中广为流传,成为族群的集体记忆.它解释了这些族群的族源,为盘瓠即祖先信仰提供了支撑,衍生出"缠头和绑腿"、"留长发"和不食狗肉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伴随着传说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盘瓠传说实际上是这些族群神圣的口述史,坚固着这些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成为区别其他族群的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盘瓠传说的源流 ,盘瓠与盘古的关系 ,盘瓠传说内容之真实可考性及盘瓠与瑶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朝任昉《述异记》中记述的"盘古国",应是岭南历史上越人建立的古国之一.往昔学者对任昉《述异记》中说的"盘古国",多是从"神话盘古国"的角度来研究,未有人从"历史盘古国"的角度来探讨.笔者经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以为,盘古国与苍梧国一样,是岭南越人建立的众多古国之一,是盘古国民众最早创造了盘古神话,其神话来源于他们生活经历的回忆."洪水遗民"是盘古神话的核心内容,是发生在最后冰川期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回放;神话中的"垂死化生"应是岭南越人"碎胎化生"、"吃人葬骨,灵魂再生"观念的反映.考古发现的"肢解葬",应是"吃人葬骨"之俗的具体表现.《述异记》中所指的盘古国不是苗瑶族所建,而是岭南的原住民族越人及其先民所建立.  相似文献   

6.
盘瓠不是虚构人物符号,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于公元前2391年夏历五月初五,出生于今河南商丘.他从小就是个弃儿,是帝喾高辛氏将他抱养成人.盘瓠长大后与苗族和其他民族加入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他们活动的区域是豫东鲁西.公元前2376年,黄炎集团与蚩尤发生“涿鹿之战”,盘瓠15岁,脱离蚩尤集团,投入黄炎集团,参加了战争,并在战斗中斩杀畎夷之将,得到帝喾高辛氏的封赏,授爵赐婚.“涿鹿之战”是瑶族历史上民族分化迁徙的第一个波次,战后瑶族摆脱了东夷九黎族的控制,从这个集团中分离出来,独自寻找民族发展之路,瑶族雏形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龙是农耕文化的象征.龙是华夏各民族共拥的图腾.在中华龙文化大系统中,各民族的分系统的文化现象千差万别.究其原因,主要根源在于龙观念产生的异源.苗族的"龙"以及由龙而构成的"龙文化"源于什么呢?一、盘瓠崇拜:苗族龙文化之源苗族的龙和龙文化主要源于盘瓠崇拜.盘瓠是苗瑶语族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男性始祖神.这在《后汉书·南蛮传》中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3,(3):52-53
正遗产发现地: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麻阳盘瓠祭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以锦江河沿岸高村镇、兰里镇、和平溪乡、绿溪口乡、隆家堡乡、江口墟镇、长潭乡、锦和乡、郭公坪乡、尧市乡10个乡镇各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麻阳盘瓠祭多以盘瓠庙为文化活动依托。目前,已经查明的盘瓠庙(民间多称龙王庙、三座大王庙等,一般不直接称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麻阳苗族是盘瓠后裔,盘瓠是他们信奉的始祖、崇拜的图腾。麻阳盘瓠祭历经数百年的流传,把祭祀和民间民俗活动融  相似文献   

9.
远古的盘瓠神话、盘瓠崇拜,在我国很多南方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当地的多种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与辛女的传说演变而形成的民俗歌舞以及绘画、雕刻、服饰、神话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壮侗语民族先民磨石崇拜和葫芦崇拜的基础上,指出盘古一词源于壮族先民对磨刀石(咽盘)和葫芦(勒勾)的称呼,其意指兄妹进葫芦躲过洪水灾难后结婚生下形似磨刀石的内团,剁碎后撒向山野变成人.这些人长大后相互婚配,繁衍人类.盘古是壮语"盘勾"的汉字记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设计高压涡轮盘和叶尖间隙,从概率的角度进行了涡轮盘径向变形的分析。介绍了高精度高效率的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的极值响应面方法(Extremum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ERSM),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考虑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的非线性,以及热载荷和离心载荷的动态性,基于ERSM对涡轮盘径向变形进行了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得到了输入输出参数的分布特征和影响涡轮盘径向动态变形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方法比较,验证了ERSM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节约计算时间,改善计算效率。为进行更有效的涡轮盘设计和优化,改善叶尖间隙设计和控制的合理性提供了有效依据。   相似文献   

12.
尚丹  李静 《中国民族博览》2022,(3):127-129,148
《墙盘》铭文堪称西周金文成熟时期的典型代表,其铭文文字较多,记载内容涵盖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从书法角度讲该铭文在笔法、结构、章法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特征,对后世书风影响深远.本文着眼于《墙盘》铭文的书法艺术价值,重点探讨该铭文的释文、笔画、结字、章法等.结合前人的...  相似文献   

13.
盘瓠神话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文化影响,瓦乡人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它以神秘的巫风,独特的地名和服饰延续着这一古老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特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形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历史记忆,盘瓠传说既是畲族的"护身符"和精神力量,也是其游耕农业的规约.  相似文献   

15.
盘瓠神话传说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汉文化影响,五溪苗族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它以浪漫的文学色彩、神秘的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服饰语言延续着这一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表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6.
盘瓠神话是著名的南方少数民族族源神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神话作为中国文学之源,是文化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把以文言文形式记载的古籍史料中的神话有效地翻译成现代英语,并不是易事.本文从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视角,就丁往道先生对《搜神记》中的盘瓠神话英译本进行赏析,在词法和句法方面探讨文言文的英译方法,为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7.
泸溪风物记     
辛女岩与盘瓠洞早在少年时代,从南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知道神话故事传说中有个神犬叫“盘瓠”。唐李贤著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提到“辰州泸溪县西有武山”,黄闵武陵记:“山高可万仞,山半有盘瓠石室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林,盘瓠行踪”,且“山窟前有石羊、石兽、古迹奇异尤多。望石窟犬如三间屋,遥见一石似狗形。蛮俗相传云,是盘瓠像也……”这使我对盘瓠故事的了解又增添了“实地”性。4月15日我随《盘瓠神韵》摄制组乘车来到泸溪。溯江而上,南航15公里,到达久负盛名的辛女岩。远望山岚迷漫,辛女岩犹…  相似文献   

18.
盘瓠是南方苗、瑶、畲族所共有的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物。崇拜盘瓠反映了诸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特征。五溪作为苗族先民历史大迁徙中最早的栖身之地和定居之域,是盘瓠神话的滥觞之所。苗族的盘瓠(犬)图腾是先民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产物,是原始经济在宗教中的反映。在五溪地区至今仍流传有大量有关盘瓠的原生神话和衍生神话,保存有武山盘瓠洞、辛女岩等上古遗迹和盘瓠庙、辛女祠等物态化的产物,还拥有至今广为传唱的准史诗性的《奶夔玛媾》等古歌。因此,追索和探究苗族的盘瓠崇拜,能较清晰地寻觅到图腾崇拜的演绎轨迹,发掘其文化的多…  相似文献   

19.
尽管脑胶质瘤是目前神经系统肿瘤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但是其独特的终位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为局部治疗提供了细胞学依据.作者自1993年起开展瘤内近距离放疗、单抗标载131Ⅰ免疫导向放疗和瘤组织间液放疗三种临床应用新技术,经临床验证具有符合对脑胶质瘤进行以局部治疗为主的生物学特性.全身及重要脏器毒副作用轻微,临床疗效良好.临盘床资料表明此三种内放疗新技术对胶质瘤患者进行的个体化瘤内近距离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总结三种临床应用新技术与传统的经颅全脑放疗、γ-刀放疗和放射粒子植入的瘤内放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三种胶质瘤放疗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从放射生物学、辐射剂量学、治疗方法的便捷性和临床疗效四个方面阐述作者开展的三种瘤内近距离放疗新技术,比传统的三种放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方法和提高临床疗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盘瓠神话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和最久的神话之一,距今已经1800多年的历史。据学者研究,盘瓠神话不仅在我国湘、黔、川、鄂、滇、桂、粤、闽、浙、赣等省的苗、侗、壮、瑶、畲、水等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而且还远涉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目前,苗、畲、瑶三个民族中依然流传着盘瓠神话,并把盘瓠当作祖先敬奉,保留着盘瓠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