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虹》是D·H·劳伦斯(1885年—1930年)最成功的社会批判小说之一,也是他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小说以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和探索为脉络,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社会历史的巨变。为较好地揭示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社会内部生活的变化,劳伦斯在《虹》的开篇  相似文献   

2.
英国现代小说家 D.H.劳伦斯和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都是世界文坛上多产而又引发诸多争议的作家。劳伦斯在其小说《虹》中 ,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女主人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威廉姆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同样以象征的手法反映出女主人公布兰奇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可悲的命运。在这两部作品中 ,作者均透过两性关系 ,通过象征这一表现手法描写女性人物心理 ,反映社会现实 ,揭示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原型批评的观点,对劳伦斯的名作《虹》的结构和意象进行原型分析,认为蕴涵其中的原型结构是圆圈型叙述结构,原型意象是虹;劳伦斯借《圣经》中的虹为依托,构建自己的和谐之虹。  相似文献   

4.
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显得令人惊讶地鲜明生动,就象雾霭突然消散之后,一个岛屿浮现在眼前。”(《论小说与小说家》)《儿子与情人》一直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劳伦斯风格”的小说。沃尔夫的解释和比喻,涉及到“劳伦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被劳伦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更为深远和飘渺的涵义,形成了劳伦斯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一面。在《儿子与情人》及以后的大量的小说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5.
D·H·劳伦斯的小说由于以两性关系作为其“恒常意象”,曾长期被误读。其实,劳伦斯的创作思想基本上是严肃的。他以男女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的是人生的奥秘,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以巴赫金的社会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虹》中三代人婚恋观的时代符号意义,可以揭示劳伦斯小说较深刻的审美内涵和较高的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其他现代主义作家相比,戴·赫·劳伦斯似乎更注意对女性人物的描写。他在小说中创造了若干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其中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可说是厄秀拉·布朗文。劳伦斯把厄秀拉写成了一个现代女性,写得真实,足以表现现代西方社会女性的重要特点。厄秀拉是劳伦斯一代的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劳伦斯的弗丽达的原型。所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生活在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他的早期作品以比较明朗的态度赞扬了新女性的独立自主精神,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的同情。人们一般把1915年出版的《虹》,看做是劳伦斯对女性最伟大的同情之作,而把1920年出版的《恋爱中的女人》看作是劳伦斯由女权运动支持者蜕变为反对者的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对《虹》的命名、写作背景和主题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劳伦斯其实在《虹》一书中体现的是他对女性主义所持的矛盾态度而非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8.
戴·赫·劳伦斯说过:三百年内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作品.这种悲观论调不是出之无因,不少人由于政治偏见或狭隘的道德观念,对他无情地责难或诽谤,过多地批判他的偏颇谬误,不适当地谴责他的天真幻想.高尔斯华绥称他的作品为“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脆如玻璃,纵然有一点光彩.”①甚至连相当赞赏过他的默雷于1953年写给弗莉达的信中说:“呃,《虹》出版后,其中一半我都无从领会.”②他认为劳伦斯不是个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析了包括《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内的20世纪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4部长篇小说,结合作家对“性”和“爱”的论述,认为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的本意,是作家认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以男女性关系最为重要,并对它进行多角度探讨,对国内学术界劳伦斯研究的一些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欢乐居》是 2 0世纪初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作。劳伦斯·塞尔顿是《欢乐居》中女主人公莉莉·巴特的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朋友 ,他那脱离实际的“精神共和国”的理想以及他对莉莉的苛刻与冷漠是毁灭莉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白孔雀》——劳伦斯哲学探索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伦斯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则是他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哲学的起点.他的宇宙观是:宇宙是以对立物而存在的.他在《白孔雀》里着重探讨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正是这部作品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D.H.劳伦斯将象征写作技巧引入小说写作,于小说和诗歌之间架起了桥梁.他的小说中一些极具诗意,<恋爱中的女人>是这类小说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13.
D H 劳伦斯将象征写作技巧引入小说写作 ,于小说和诗歌之间架起了桥梁。他的小说中一些极具诗意 ,《恋爱中的女人》是这类小说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他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白孔雀》,揭示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儿子与情人》,继续了性爱题材的生命哲学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展示了劳伦斯的以“血的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15.
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之一,二元论思想也曾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劳伦斯是英国著名作家,由于他一生思想复杂多变,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他的创作思想众说纷纭。但是如果用哲学的二元论思想分析他的作品,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劳伦斯生长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社会变革和家庭背景让他认为:世界是由对立矛盾组成的。在完成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身经历,他的二元对立观点逐渐形成。但是,随着作家思想的成熟,劳伦斯的二元对立观逐渐转变成为“二元一体”的理论体系,说明作者最终超越了广义二元论的单纯的对立理论。  相似文献   

16.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一生都在追寻自然的原始生态之美。他热爱自然,讴歌自然,并倡导人性本能在自然中的回归。小说《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主要体现在自然不仅能唤醒人类的本能意识,更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业文明下人类失衡的精神生态的描述,劳伦斯旨在呼吁人类亲近自然,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因过多性爱描写也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但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实质上表达的是自己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希望通过恢复男女两性关系的自然性来拯救危机四伏的西方社会,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他这一思想与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很相似,却并非完全相同,这一思想可称为变异的“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