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癸卯学制》系统(《奏定学堂章程》)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癸卯学制》系统(《奏定学堂章程》)是随着“清末新政”制度的产生而颁布的。所谓“清末新政”是1901年清朝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推行反动统治,清王朝不得不打着求富求强的旗号宣布实行所谓的新政。其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淘汰绿营,废八股,废科举,兴学校,选派留学生,设立学部(教育部)管理教育,颁布学堂章程等。“清末新政”虽是清朝统治者被迫实施的,而且其中有些部分还带有欺骗性,但它毕竟把戊戌维新等有关内容都基本上付诸实施了,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标志…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政期间 ,清廷大力推进新式学堂教育 ,迈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及其重要的一步。但清末学堂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种种缺失 :经费缺乏背景下的学务下放带来了种种社会矛盾 ;学堂发展在空间和结构上存在不平衡性 ;学堂管理不善 ,学风堕落 ;一部分学界中人态度不坚定 ,素质不高 ;学堂奖励制度使得教育内涵没有发生本质改变。这些缺失减弱了兴学效果 ,显示出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近代化的步履艰辛。  相似文献   

3.
清末直隶新式教育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废科举、办学堂、广游学,不仅引起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隶省为畿辅重地,兴学热潮几为全国之冠。本文试图通过对直隶新式学堂兴起的原因、发展概况及意义作初步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 直隶新式学校教育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先后在天津开设了北洋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及北洋医学堂等新式学校。1895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请设立中西学堂,分为头等、二等学堂两种,是为我国最早的一所普通公立中学。  相似文献   

4.
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不断出现毁学现象,1910年毁学活动更是发展到顶峰阶段。乡民毁学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一是新政的横征暴敛使乡民视学堂“如横暴之关卡”;二是学堂的现代性得不到乡民的普遍认同;三是社会转型期乡民惊慌的心理惯性;四是乡民缺少文化归属感。虽然清末乡民的毁学并非是普遍性事件,只是“民变”一部分,但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可低估。清末乡民毁学既有乡民对苛捐重税的反抗,具有维护基本生存权的正义性;同时也有乡民对新政举措的不满,具有反现代化的守旧与落后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支持并侧应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期间,宁夏涌现出一批新式学堂,透过这一时期宁夏创办新式教育的背景和实际情况,可进一步探究宁夏近代教育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清末“新政”与江苏教育运动的关系、江苏教育运动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江苏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清末“新政”首先是从兴办教育开始的,并且将其贯彻始终,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末“兴办教育”令颁布以后,江苏各属闻风而动,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兴起了一股教育运动。在短短的10之中,先后创办了大、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实业学堂2100多所,对江苏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秀丽 《中州学刊》2012,(2):156-160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实行改革,令全国府级书院改为中学堂。河南省遵从清政府令,将全省府级书院改办为中学堂。由旧时书院改为新式学堂,相应对师资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新式学堂都属初创,而中学堂教员又需高级师范学堂毕业生才符合定章。就河南而言,所需师资数量与实际培养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迫使河南的教育行政官员不拘一格开辟培养师资的渠道、吸纳各方面人才,以解决河南中学堂教员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尔巽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尔巽(1844-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号无补,汉军正蓝旗人.原籍辽宁铁岭,世居山东泰安.署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等职,是清末满洲贵族中少有的干才,也是当时比较有见识和作为的封疆大吏.赵尔巽于1903年4月至1904年6月担任湖南巡抚,是清末湖南颇有影响力的巡抚之一.抚湘期间,他励精图治,厉行新政,并把发展教育作为新政的"首务"、"急务"、"第一要务",大力进行书院改制、整顿原有学堂、开办新式学堂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而且,赵尔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清末新政时期的督抚大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我们今天发展教育事业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崔军伟 《天府新论》2007,(2):122-125
晚清社会形成了一股对官员进行再教育的思潮。对官员素质现状的不满是思潮倡导者们的基本考量,此外,还有人认为对官员进行再教育是开民智、挽救民族危机、对外交涉甚至是抵制变法的具体需要。晚清官员再教育思潮提出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有学堂教育、出洋游历与衙署学习。教育内容在清末新政前是中学、西学并重,而新政后则以西学为主。这股思潮虽然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认识不到官员素质不高的根源,但仍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鸭绿江流域地处偏僻,开发较晚,文化教育落后。该地区受晚清"新政",尤其是受奉天省近代教育的影响,开始走上教育近代化之路。但其近代教育水平远低于奉天省其它地区,呈现出新式学堂与旧私塾并存的特点,且新式教育在该区域内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性。新式教育的兴起使该区域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为后来教育的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