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大临《礼记解》对"礼"的起源与功能、本质和根据的思考寄予了其回复三代、重构价值世界的理想,其中对"交"尤其是君臣之交的考察体现出他对现实政治的构想。同时,他的礼学与心性论相配合,"礼"奠定了儒者生命的基本格调和精神追求,"礼以修身"和克己存养相辅相成,是君子成德的不可或缺的工夫。  相似文献   

2.
儒家政治思想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命题组合"的理论结构.有关阴阳关系的哲学思辨是导致这种理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揭示这一现象有助于全面审视与评价儒家政治思想的本质、特点、功能、思维方式和历史价值.本文以儒家的君主与臣民关系论为典型例证,从"阳尊阴卑"与"君尊臣卑"的政治等级论、"乾健坤顺"与"君主臣从"的政治主体论、"天地合德"与"君臣民一体"的政治关系论、"刚柔迭用"与"宽猛相济"的政治方略论、"尊卑相正"与"正君以礼"的政治调节论等诸多层面,说明命题组合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世贞的核心诗变观一是"诗之变由古而近,则风气使之"。这里的"风气"不单指时代政治风气,还包含社会心理、民俗、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等方面。首先反映在他的审美意识史和他对文学历史本质的认识上;其次反映在他对"习"和政治对诗歌影响的认识。虽然他不放弃"盛唐范式",但已经从整体风貌和审美特征视角关注四唐诗歌的变易。二是王世贞的诗变论体现在他细致的"辨体"功夫,以"辨体"发现"诗变",并将"诗变"归于"体"之变化。其格调论的特点,是以"意"渗透文本话语的整体,这一整体由材、辞、运笔、精神、意等五个要素组成;可见其从诗之"法"论诗歌变易,离不开主体与客体、内质与外形等方面;这使他能够在格调论的范围内引入变量,改正格调论的理论缺陷,使"格调"本身具有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做法,后来在胡应麟、许学夷等人那里得到承续并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4.
冯兵 《东南学术》2013,(1):181-188
朱熹以宋明理学中的理气论、心性论为理论背景,强调"仁"是"心之德,爱之理",并融入了"生生之谓仁"的传统德性论观点,对"仁"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性质结合传统礼学进行了再诠释。他以天理为"仁"与礼乐相交通的依据和桥梁,并以"阴阳"、"动静"的辨证思维阐释了"仁"、"义"、"礼"、"智"四端并立又对立统一的关系。朱熹将礼学与理学在其仁说中融会贯通,既回归和张扬了先秦仁学之道统,同时也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了"经学与哲学相结合"这一中国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试论荀子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乐文化是东亚传统文化的核心,它起源于中国,传播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并与其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礼乐文化传承.以荀子的《礼论》和《乐论》为例,解析了其礼乐论的内容、功能及其当代意义.荀子主张以礼治国,以乐化民,认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乐文化在东亚地区传承至今,其核心价值依然在发挥着影响.这个核心价值就是“和”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处于基础层面的性恶论和在逻辑上内涵相对较大的礼论相比,抽象的内涵较小的"群居和一之道"更宜视为荀子的思想核心,且它根本上是一种政治哲学的表达。荀子那里,划分社会等级的礼是"群居和一之道"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落实。与孟子把性善设置为政治的道德基础不同,荀子以性恶为政治的理性基础。对他来说,性不是生,也不是心,而是"生之所以然"的形上之性,然而,此形上之性又生发于形下层面,展现为情性;其所谓善恶也不是道德判断,而是事实描述,性恶指对生发于形下层面的情性不加以适当节制而导致的"偏险悖乱"的非秩序状态,礼则是为了避免陷入此种混乱境况而对政治的理性设计。不止于此,荀子还延续孔孟传统,为政治建立道德基础,但他却把道德基础安置于为政者身上,认为为政者必须同时是道德的楷模。在荀子,"心"是认识和肯认"礼"以"化性起伪"进而达到"群居和一"的枢纽。  相似文献   

7.
《春秋》是与政治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儒家经典,其中涉及丰富的礼制之事;而礼则是维持王权政治的重要保证。在儒家政治哲学中,《春秋》、礼与王权是密不可分的,这在孙复的《春秋》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以经为本,不曲从前人传注,以王权政治理念贯穿其对《春秋》经的解读。孙复对《春秋》中所记载的礼典之事尤为关注。他以《春秋》议礼、以礼论政,通过对宗社之礼、朝廷之礼、人鬼(祭祀)之礼的阐发,对诸侯进行褒贬以维护王权政治。春秋后期,随着楚国、吴国势力渐强,华夷关系持续紧张。孙氏还以尊王之义贯穿其对华夷之辨的理解,以之作为礼的补充。在孙复的政治观念中,《春秋》、礼与王权乃是一体的。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儒家政治哲学是以"仁"和"礼"为理论基底,强调以"理想人格"为价值取向,以"德治"为施政手段,以"安邦定国"为现实目标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学说体系。儒家政治哲学产生于先秦,在中国传统社会,不仅积极地引导着统治者的为政理念和施政之方,在有效解决诸多社会问题中,发挥着意识导向作用,而且传播于东亚,促成了中国儒学国际化的形成。至今,在韩国,一些儒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懈致力于探讨政治哲学,深入挖掘传统儒学的价值精髓和普适意义,在儒家修养论、理想国家论、社会思想、共同体思想和经世论  相似文献   

9.
汪高鑫 《学术界》2001,(5):230-236
作为汉初积极入世的思想家和史学家,贾谊非常重视对历史治乱兴衰的考察.他通过对秦朝历史的考察,认为秦兴于法治耕战,亡于仁心不施,而得出"攻守之势异"的结论;他认为"民无不为本",统治者要仁爱民众,力行仁政;他基于对社会秩序与国家兴亡之关系的考察,而提出以礼治国的政治历史秩序论.  相似文献   

10.
受时代学风的影响,张载对“三礼”经文和旧注所做之诠释,有着明显的疑经倾向。张载对“三礼”经文和旧注提出的异议,旨在更好地复原“三礼”之文本,剔除“三礼”中不合先王之法的内容。张载的“三礼”诠释有着很强的经世致用倾向。其推崇《周礼》所记之井田制以期缓和北宋中期的土地兼并问题,推崇《仪礼》和《礼记》所记之宗法制以凝聚宗亲、维护儒家伦理等,皆有着很强的当代意识。张载通过“三礼”等经典之诠释从而阐发他的理学思想,涉及的问题有中庸、礼乐以及辟佛等,此外还涉及格物论、太虚即气论、天理人欲论、民吾同胞论。  相似文献   

11.
《琼州学院学报》2015,(1):60-64
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对《论语》的分析带有鲜明的永嘉学派特色,他主张"仁礼合一"的仁学思想,并指出"践礼以知仁"的成仁道路,表现出"集诸儒之大成"的倾向。在此基础上,他对朱熹等道学家以曾子继道统的做法提出质疑,旨在"推见孔氏之学以上接圣贤之统",而非自继道统,亦非"皇极一元论"。他的"论语学"观念和对"道统论"的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礼”文化基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飞 《天府新论》2005,(5):107-111
"礼"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象征.中华"礼"文化基因的遗传密码可以从礼之源、礼之本、礼之用等方面破解.欲究礼之源,可从字源字义、人性结构、社会生活三面切入;欲解礼之本,可从礼的人文性、秩序性、情感性和互主体性四点来阐发;欲明礼之用,可以统观全方位功能,也可细究政治、道德、方法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17,(3)
荀子作为战国晚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思想重"礼"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明分使群"、"人之性恶""天人相分"、"法后王"、"隆礼重法"等观点。荀子思想形成的基础是对儒家"人性本善"思想的合理扬弃与创新,他将孔孟理想化的以德治国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在"人之性恶"认识的基础上,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礼"教育引导与规范作用的同时,特别注重"法"的强制约束作用。笔者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以时代政治背景为依托,将荀子思想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剖析荀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并将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与创新所产生的时代价值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4.
历代以来流传的祼既有"献尸之祼"又有"降神之祼"的说法,实际上祭中之祼仅为降神。祼礼具有政治象征功能。殷商后裔属败国之臣,参与周王祼礼,表明对新王朝的归附之心,象征殷周鼎革;周天子通过赏赐诸侯或大臣圭瓒、鬯,许以行祼礼,确保臣下之权出于己,保证其"王天下"的宗教、政治地位。臣下通过接受天子圭瓒、鬯之赐,获取一国或一族之内的祭祀权,为其统治增添神性色彩和更多的合法性。献与肆作为"朝践"之礼,于堂中举行,以事尸为举礼形式,献为献血腥,肆为荐熟牲。与此同时,"献"中又有荐毛血、制祭、升首等告神礼,均在室内进行,目的在于告诉神灵所用牺牲完好、干净、肥硕。  相似文献   

15.
李泽厚有关伦理学的思想,是以"两种道德德论"的区分为中心、为主体的。李泽厚"两种道德论"的主题是受到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一书的牵动而发展出的一个结果。这就从一开始决定了,"两德论"要解决的不是伦理学和个人道德问题,而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价值的问题。他的"两德论"在概念上区别了"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他所关注的是,现代的社会性道德如何确立,其基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把两种道德合二为一,现代社会必须把两者拆分,使现代社会性道德独立发展。由于他讲的现代社会性道德主要包含的是政治社会价值,所以两德论的趋向最后指向的是政治哲学的讨论,而不是真正的道德论。  相似文献   

16.
郎镝 《兰州学刊》2013,(1):55-60
王符《潜夫论》从家族、社会、政治三方面说明名教的影响。"以学博名",以名教思想的教化途径作为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从而影响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基础;关于名教的载体礼制,批评了家族之礼和选举之制的虚夸浮伪的风气,抓住了东汉社会风气败坏的关键。王符在对名教实现途径、名分体系、理论基础等提出批评的同时,也确立了汉魏之际士人"独行"社会观。  相似文献   

17.
谷建辉  董睿 《东岳论丛》2013,34(2):97-100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以礼制为主导的封建制度主宰下,"礼"既为规定统治秩序、天人关系、人伦关系之法则,也是约制伦理道德、思想情操、生活行为方式之规范。中国传统建筑作为承载社会生活之重要场所,"礼"对其产生了至深至巨之影响。本文从"礼"与中国传统建筑基本原则之确立、"升降出入"秩序之形成、功能布局之理蕴、等级制度之渊源等诸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公天下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的思想结晶,凸显出其"公天下之权""均天下之田""任天下之责"的价值主张。王夫之公天下思想是对"天下一家""王者无外"的"天下大同"思想的赓续与创发,体现他对民主政治的呼唤、生民利益的注重及敢任天下之责的精神追求,具有明显的道义论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19.
荀子思想集先秦诸子之大成,其伦理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隆礼"为重心,提倡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治国理念;把礼看作是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强调礼对于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意蕴和现实主义色彩,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治国理政和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词"礼",能超过"理","礼"的含义很广泛。由孟轲性善论生成仁、义、礼、智,有类于康德始终坚持在他的先验纯粹理性和彼岸实践理性中阐释他的先验道德论。荀子礼、法相融合是儒家礼学的创新和转型,传统礼学在宋代理学的实践层面上能找到。清代以戴震为代表的"新理学"是情感哲学,情感哲学向礼学的转变,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看一看礼学文化的历史嬗变,对理解现代社会的若干定位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