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他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受到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近些年来,从人物的叙事视角解读作品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从叙事模式的角度对作品作出细致分析的还不多。从叙事模式的角度看,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变革了传统的全知的叙事视角,采用了以内聚焦的叙事模式为主,同时辅之以恰当的全聚焦和外聚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把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使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表现,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 ,并以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特征和发展为参照系 ,对《聊斋志异》的叙事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作品的叙事角度大体上可分为中立型叙事角度、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戏剧式叙事角度、全知叙事角度和限知叙事角度 ,并分别以某些典型作品为例作了细致的论证分析 ,由此不难看出 ,蒲松龄在运用叙事角度方面的清醒意识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3.
戴维·洛奇作品中借助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和叙事语言,使得其作品生动多样,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威廉·斯泰伦被公认为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苏菲的选择》更被赞誉为西方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二战"以后人类精神世界所面临的复杂矛盾与危机。与此同时,该作品在叙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从叙事线索、叙事视角、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时间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叙事距离是大部分小说家采用的重要文学技巧之一,是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叙事距离不但体现在叙事的时间与空间上,而且还体现在作者、叙事者、故事人物及读者之间在道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距离,体现在作品与读者的审美距离。霍桑把这一手法巧妙地运用于《红字》之中,增加了作品的文学美学效应,强化了作品主题的表现力;叙事距离在《红字》里的运用不但增强了作品的张力,延长了读者对作品的领悟,让作品与读者保持着恰如其分的审美距离,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而且还有助于叙事者在传达婚外情主题时免受道德谴责。本文旨在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阐释叙事距离的概念及功能,并探讨其在《红字》中的具体运用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伴随着20世纪以来所出现的文学向内转向的局面,传统的线性叙事受到了挑战,空间叙事大量出现;对空间叙事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空间叙事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在空间叙事作品中内在的关系,空间叙事的表现方式及其所展现的意义,可以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获得进一步了解,从而对理解现当代中外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独特叙事方式可以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具有独特的叙述艺术。小说叙事的时间结构,叙事的情境设置和叙事意蕴,组成了整个作品叙事艺术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以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入手,对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作品《德莫福夫人》中初步形成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意识中心"和"时序倒错"等技巧在作品中的应用,使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作品形式也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黑暗来临前的夏天》的叙事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是战后英国最有独创精神的一名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常以罕见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妇女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境况。《黑暗来临前的夏天》(TheSummerbeforetheDark)是莱辛所写的最为畅销的一部小说,作品描写了中年妇女凯特在一个夏天抛弃了女性的传统模式进行艰难的自我定义和自我寻求的历程。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手法等方面对该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初始的纪实文学 ,大多采用报道、集录、研讨的方式叙事 ,从学科兼融的叙事策略上看无可指责 ,但因缺少情感体验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质感 ,是无奈的叙事选择。“亲历叙事”重视切身体验和场景描写 ,强化了作品的文学性。口述实录是最为新鲜奇特的叙事方式 ,作者在叙事中自我放逐 ,将自己置于受话人的地位 ,却又是整体构思的把握者。替百性立传和“集束”式结构 ,也是口述实录叙事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核心张力可归结为自然主义和道德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其创作思想由早期的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到后来的自然主义与道德主义两者并重,再到后来的道德主义占绝对优势。这一嬗变影响了其对长篇小说结构形式的选择,这便是由多线索结构的《战争与和平》到双线索结构的《安娜.卡列尼娜》,再到单线索结构的《复活》;同时,人物性格的塑造也存在一由复杂到简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洋车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老舍笔下洋车夫祥子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虽身处城市底层深受压迫,却不在新的生产关系之内,所以,这是个失去土地,又以小生产的观念在都市里挣扎并走向心死者的悲剧.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阅读后所留下的谁能救救祥子的呼声.  相似文献   

13.
将小说创作放在整个文化历史长河中作纵向剖析,会发现中国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已造成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极大影响和束缚:中国男人的双重感觉带来的是小说总体上的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不敢正视悲剧的心态使作家们回避冲突,缺乏深层次的挖掘;过分的崇尚事实,追源求本几乎扼杀了小说最根本的特点──虚构;而作家们对传统道德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又使小说逃离了浪漫……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作家放弃对生命本源的探索,取消对未来大胆的追求,其最终的恶果是导致艺术创作力的平板和萎缩。  相似文献   

14.
上古神话具备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叙事为主的"象""事"融合思维、侧 重于工具理性的"情理"融合思维、最大限度地受制于认知性思维的创造性思维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韩少功后期小说创作从中国庄禅哲学中获取了创旧图新、融会东西的灵感和智慧,庄禅哲学的相对主义促成了其小说观念的重新定位,禅宗的直觉思维特性改变了其小说思维模式,禅宗的神秘主义因素则为其小说表现手法注入了新质。  相似文献   

16.
《边城》与"五四"以后占主流地位的社会剖析小说有着深层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源自作家思维方式的不同。沈从文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他很大程度上拒绝了西方小说因果的和逻辑的模式,而采用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注重感受和直觉体验的模式。《边城》将人与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都置于同一个平面之上,描绘了一幅完整的湘西风俗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的思想,从内容上讲,与其他新儒家相比,并无多少新颖之处.然而,人们之所以重视他的新理学研究,关键在于他的思想方法.严格地说,"照着讲"只是治史,而不是治学.这是一种超逻辑、超理智的直悟方法,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一贯的思维路进,缺乏开拓创新是最大的特色."接着讲"则强调逻辑分析、科学论证,是对"照着讲"的否定.冯友兰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种新的方法——"真正形上学".用这种新方法所创建的新理学,不仅为冯友兰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它使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与发展真正具有了科学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始终贯穿着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气质与孤高的个性品格,从孤独之源上延续了中国诗学中精神殉道的传统与血脉,从文学审美上增添了阅读的多重体验与魅力,可引发读者对社会与人生的文化思考,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孤独之美。  相似文献   

19.
在小说《白鹿原》中,陈忠实不仅从表层的遣词造句的角度精心选择方言语汇,运用方言语气词以及高密度的排比句和长句来营造方言氛围、创造方言腔调,而且从深层的角度运用方言思维进行布局谋篇。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方言思维与方言表达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乡土小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后 ,新时代的阳光照在中国广袤的乡村 ,社会的变革引起了新时期乡土作家高晓声、张承志、贾平凹、李锐、韩少功、莫言等的思考 ,历时展现了一组农民现代群像 ,力求从“文化寻根”的视角 ,揭示中华民族的人性美、自然美 ,也启迪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