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财神信仰的复苏与繁荣是有目共睹的现象,这既表现在对财神的广泛崇拜方面,也体现在文艺作品对财神信仰的较多反映上。学术界对财神信仰的研究主要从财神本体、财神功能、祭(接)财神仪式、当代财神信仰复兴及原因等四个方面展开,对财神信仰的研究在观念、理论、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咯论梨园行的招财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在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一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是如何招财的。梨园行的招财习俗较之其它俗民来说,更有行业性特点,方式也更为多样。其招财方式主要有:供财神为自己行业的保护神,迎财神、迎喜神等。  相似文献   

3.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跳财神》为广大俗民求财;上演例戏《天官赐福》等为广大俗民赐财;在演出时的一些仪式中为广大俗民招财;在"开财门""跳加官"等仪式中为俗民送财。而若细加考察,这一习俗的起意、形成及其实施,均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跳财神》为广大俗民求财;上演例戏《天官赐福》等为广大俗民赐财;在演出时的一些仪式中为广大俗民招财;在"开财门""跳加官"等仪式中为俗民送财。而若细加考察,这一习俗的起意、形成及其实施,均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范爱萍 《社区》2010,(5):31-32
财神:富裕的生活和财富的多寡直接相连,财富能创造更加优越的物质生活,大众对财富的追求造就了敬财神的炽热。民间信仰的财神有很多.各个时代、各个地区人们信奉的财神原型也各不相同。并且财神还有文武之分.一般地来说,武财神有关羽、赵公明;文财神有比干、范蠡等。  相似文献   

6.
100年前的京城民众都生活在封建信仰的时代,梨园行的表演亦是在宗教艺术之列,因此在春节大年初一开台时多要搞些表演科仪,既是维护当时人们的信仰需要,也是借此烘托喜庆祥和的热闹场面。通常有"跳灵官""跳财神""跳加官"和"报台"等表演科仪。近年来,还有"跳财神"的表演偶尔出现,但与当时注重科仪的表演特点相悖,完全是为了喜庆场面而表演。  相似文献   

7.
某地新近开了一家超市,由于商品货真价廉,服务热情大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光顾。但是,有一点令人看了觉得有些别扭,那就是超市老板在店内供奉着一尊"财神",两边还亮着两盏红灯泡以代替蜡烛。本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信仰,都有属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各种方式。超市内供奉"财神",其目的无非是想以此保佑自己的生意红火,财源广进,方法固然落俗,但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细想起来就有点不是  相似文献   

8.
马国征 《中华魂》2011,(6):67-67
报载:2011年农历正月初五(旧时称财神目),武汉有55万市民到归元寺“拜财神”。类似现象不仅武汉一地如此,具有普遍性,且呈愈演愈烈之势。舆论认为,多年来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不力.科学普及工作跟不上形势,有些举措不当(如不区别情况地修建庙宇,对占卜算命、求签看相等迷信活动放任自流,不加引导),亦助长了迷信活动的泛滥。  相似文献   

9.
归纳分析中国传统的择吉民俗、财神信仰和禁忌习俗,勾勒出其中所蕴含的经商取财及理财之道的丰富内涵。主要有:以道德规范作为经济行为的最高准则的取财观念;敬天顺时、遵循经济规律的经营观念;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观念;重视涵养财源、报本返始、不贪不恋、"积富行德"、取予大度的财富观念;讲信义、重然诺、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以及开源节流、有计划、勤俭节约的理财观念等等。这些观念,与近代的经济伦理颇为相似,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商业经营的基本特色,并且对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秩序之建设,以及具体的做人经商,均不乏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教以多神信仰为特征。除三清、四御、八仙等为道教所专有的神与仙人之外,道教还把许多民间俗神纳入自己的神谱和信仰体系。主要有雷公、城隍、土地、门神、灶君、财神、文昌、关帝、妈祖等。随着民间信仰的流行,在口头文学中也伴生出关于他们的种种传说故事。其中以对土地爷和灶君的信仰最为流行,几乎在中国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因而有关这两位俗神的传说故事也格外丰富生动,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蜡祭仪式与西方民俗观念中的杀死谷神的仪式是相通的 ,蜡祭的目的是“息老物” ,其实就是杀死衰老的谷神。蜡祭中的禽兽形象就是谷物之神的象征 ,腊八粥具有着西方的圣餐意味。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最重大的祭祀就是蜡祭和神稷 ,春社是庆祝植物神的再生仪式 ,蜡祭是庆祝衰老的植物神死亡的仪式。社分春秋两祭 ,而秋社和年就是从蜡祭分化嬗变出来。  相似文献   

12.
如把鲧神话在西周和屈原所在的时代楚国的神性还原重构,可见他与埃及大神奥赛里斯具有类似的神性和故事关目,他是农业神、土地神、植物神、太阳神,有以农业为核心的许多贡献,有农业神都有死亡和复活的关目,以及成为冥府之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水及其载体河、湖、海等有着天然的敬畏,在水患肆虐的地方更是如此。明清时期,因黄河及运道过境徐州,所属州县内水神崇拜甚为流行,各路神灵被纷纷搬上祭台,甚至武圣关羽、门神尉迟恭都被奉作水神,既说明徐州所属州县水神崇拜之盛,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水患的无奈。随着洳河开挖及黄河北徙,徐州漕运中枢地位急遽衰落,导致各种水神崇拜和祭祀活动也随之湮灭不存。本文从地域水环境变迁角度对水神崇拜的盛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井神信仰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水井崇拜。西汉时期,井神被国家列入"五祀",此后时废时立。在民间,井神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奉。井神的形象复杂多变,有士大夫、女神、童子、龙王等多种形象。井神的职责也逐渐扩大,不仅仅限于管理井水。有很多关于井神的民俗,有些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15.
土族山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文化,山神崇拜在土族的宗教信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土族山神崇拜的祭祀活动、源流和特点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城隍庙作为一种“国家化”神祗的物化标志,其理想状态是与各级官僚机构相对应。与此并存的是众多作为“异例”的城隍庙。认识此类城隍庙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城隍信仰研究。就明清时期的山东而论,镇城隍庙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必然联系;城隍庙处于城外与礼制无违;对应于同一官僚机构的数座城隍庙并存的情况是官方极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和部分藏族均以游牧文化著称于世,他们所创造的天神体系的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蒙古族的天神神话和藏族的天神神话从神话体系和天神信仰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蒙古族的敖包祭祀和藏族的拉资都是天神信仰的表征,由此可以总结游牧民族天神神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