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他以塑造南方女性形象而闻名美国剧坛.本文基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对他20世纪40年代的三部名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夏天和烟>中感人至深的三位女主人公阿曼达、布兰奇和阿尔玛进行了评析,指出这三位南方女性是种植园体制的产物,她们展示的是一代南方女性命运的悲剧,揭示了女性不能自强自立就要走向毁灭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他"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的名作,作者在小说中将象征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为读者展现出美国内战之后南方的社会变迁以及南方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命运.旧南方的崩溃、南方贵族的衰落、南方白人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南方黑人磨难与希望并存的生活,都不同程度地在小说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决定论"是自然主义的一个中心主题,人的命运是由环境、遗传及其本能冲动决定的.威廉·福克纳早期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八月之光>中的克里斯默斯、海托华和莉娜,他们是美国南方特定环境下的受害者.另外,小说中也体现了遗传和本能的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败仗>(1970)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最后一部优秀的‘南方小说'",这部作品在叙事时空的安排、小说中人物在宴席上的宴席话语、故事中所包含的加冕和脱冕的象征意义、乐观精神与乌托邦色彩等方面都带有狂欢文学的特征.本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对韦尔蒂的<败仗>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一直被冠以"南方哥特小说"之名,作品的怪诞风格是文学评论的焦点,而小说中颠覆的本质却被极大地忽视了.此文将文本的解读置于作品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从解构和建构两个方面,探讨了小说对美国南方等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在这部中篇小说中,麦卡勒斯在解构"南方神话"宏大叙事的同时,通过塑造作品中的狂欢意象,建构了一个真实的南方社会.在解构与建构之间,麦卡勒斯揭示了小说中颠覆本质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6.
清人黄秩模编刻的<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比汪启淑所辑<撷芳集>晚出80年,多收诗人96家、诗2314首,实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撷芳集>的序者沈初将所收诗人虚报100余家,<国朝闺秀诗柳絮集>为清代最大女性诗歌总集的地位长期得不到公认.这部总集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汲取<撷芳集>和<正始集>编纂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人诗并重、存没兼收的选录标准;消解流品、以韵系人的编纂体例;南方为主、群体为先的主体框架.这些特色既是其"最大"的成因,也反过来丰富了"最大"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南方的社会传统、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婚姻观念的阐释,揭示了南北战争后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漠视以及南方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剖析了凯特·肖邦<一个正派的女人>中女主人公巴罗达夫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示了妇女对于内心自由梦想追求的顿悟.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经过20世纪中期的反战、人权、女权等民主运动,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保守主义卷土重来.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城实现保守主义传统家庭观念全面归复的文化重地,美国电影的主题在表现社会现实和思想的发展的同时,倾向于反应和推动着传统的两性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回归.从<克莱默夫妇>、<时尚女魔头>和<身为人母>等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女性主义解放思潮的反挫.保守主义思想不仅否定人的自由选择的必要性、怀疑人的理性抉择,而且还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混淆女性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试图引导女性回归到边缘化的"虚幻的共同体"中.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只有遵循"个人选择权利为先"的原则,将边缘化的个人转化为自主选择的个人,以取代充满悖论的传统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女性解放,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女人自己.  相似文献   

9.
<荒原>和<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荒原文学的划时代代表作.两部作品中"荒原"社会意识的展现、死亡和复活的主题、神话和典故旁征博引的表现手法、水意象的应用等都突出展现了"荒原文学"的意蕴和特色,从<我弥留之际>对<荒原>的呼应和共鸣之处体会,更能领略美国荒原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主人公艾米莉·格里尔逊身在新南方,却心恋旧南方;眷恋往昔,却挑战传统;逃避现实,却追寻独立的矛盾性格,文章揭示艾米莉悲剧命运的家庭、社会和历史根源,刻划了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性变革中的美国南方和陷于精神危机中的南方人,从而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和福克纳对其故土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