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游人穿梭的南京路,有几人曾经驻足,仔细打量过和平饭店南楼前矗立着的“万国禁烟会会址”的铜牌?又有几人了解“万国禁烟会”这一开启国际合作禁毒先声的历史事件?罂粟花曾美丽绽放,被人们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而喜爱,然而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被财富欲望挟持的西方列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蕴藏其中的毒魔。从此,毒魔附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四处蔓延,即使悲剧的肇事者也不能幸免。1909年2月1日-26日,就是在今日的上海和平饭店,世界主要国家的代表们第一次坐下来认真权衡:在商业利益、财政税收与鸦片烟所造成的危害间到底孰轻孰重?尽管,会议充斥丫浓浓的功利色彩和保守主义论调,但是最终结果显示,在道德良知和财富欲望的交锋中,前者占据厂上风,毒品作为发达国家侵略落后国家的武器被宣布是非正义的。然而,当时的人们大概都低估了毒品的非凡魔力。一百年的时间里,毒品完成了熬制鸦片、提取吗啡、提纯海洛因到化学手段合成新型毒品的升级换代;毒品与反毒品之间的对抗也演化为更加复杂的国际社会与跨国毒品集团、国家与个人行为的法律斗争,乃至在当今“娱乐致死”的社会中人性自我的艰难战争。2009年2月26日,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外交部、公安部共同发起的万国禁烟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召开。国内外禁毒人士重新站立在百年前的起跑线上,回眸历史,汲取力量。那一刻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震撼着众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吸毒人数在我国吸毒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毒品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危害,而毒品市场作为一种畸形的市场,有着特殊的供求关系:而国家公安机关担当着禁毒工作的重任,如何通过控制毒品的供给和需求,如何提高禁毒工作的成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供求关系理论、帕累托最优原则、成本收益原则来探讨毒品供求关系,以及公安机关工作方式的合理配置,以应对毒品日益泛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阻击毒祸     
中国曾经是毒品危害最大的国家。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没有哪一种商品曾经像鸦片那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在毒品已经泛滥成为世界性公害的今天,为了打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战争,2005年中国掀起禁毒风暴。中国禁毒之旅,始于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林则徐发动的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宣布成为“无毒国”,同时也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扔到了一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的“嗨K”族将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视为“娱乐消遣品”。他们大多因为猎奇和寻求刺激而吸食新型毒品,并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毒品的危害性以及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违法性的基础上.阐释了青少年“嗨K”的原因链:冲动性人格-自我控制弱化-社会联系薄弱-犯罪机会-吸食新型毒品。  相似文献   

6.
毒品在社会的存在常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毒品文化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产物,自毒品刚开始被作为高贵药物,到后来的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和毒品的抗争轰轰烈烈。毒品亚文化现今仍在一些社会角落发展着。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4年,东南亚"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连续第八年呈现上升趋势,西南边境仍是该地区向我国渗透毒品的重点地段,我国的毒品问题仍然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复杂的毒情形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我国所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多管齐下,治理我国当前存在的毒品问题已迫在眉睫,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1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通报了2D08年禁毒成果,新疆警方全年共破获毒品案件15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84名,缴获海洛因144.59千克,冰毒6.72千克,冰毒片剂19569片,摇头丸1105粒,氮胺酮48.87千克,大麻1549.19千克。其中,“金新月”毒品的入境渗透是新疆最大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百年前毒品作为国家之间的侵略战争和十年前毒品成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法律斗争都已经或正在成为历史,新的禁毒历程将是更为艰难的人性自我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禁绝烟毒是19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行政性社会工作体制形成的一个关键性事件。禁绝种植、禁绝贩运和制造、禁绝吸食,是当时禁烟禁毒运动中同时并举的三个环节,其中以禁绝吸食为行政性社会工作的主要标识。禁绝烟毒指示的发布禁绝烟毒之所以引起新中国高层的密切关注,是因为烟毒危害巨大,且影响到了执政党内部,被称为“新中国反腐第一案”中主犯之一的刘青山就是受到毒品诱惑而走上贪腐之路的。1950年以后,在一些有种烟历史的地区,烟地面积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来信     
“虎门销烟早已成为一种历史符号,毒品问题在今天却依然困扰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毒品,一方面演化成为获取暴利的经济交易媒介,另一方面禁毒也成为许多国家生活的重中之重。毒患一日不除,正常的社会经济将难以安宁。禁毒以及戒毒,既需要从社会控制层面加大力度,也需要从人们的精神层次、道德层次进行引导,从而完善个体人格,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调节能力以及心理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告诉我们,身边的“日常毒品”对我们的健康威胁依然触目惊心,这些“日常毒品”,它们的伪装更隐蔽,更易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13.
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镇的海滩上,清朝道光帝派出的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70年后,1909年2月,在当时上海最豪华的汇中饭店,中,美、英,日等十几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多边的国际禁烟会议"万国禁烟会".如果说,"虎门硝烟"是中国第一次禁烟运动的巅峰,那么,"万国禁烟会"则可视为中国第二次禁烟运动的高潮以及全球禁毒的开端.不同的是,70年的光景里,鸦片在中国泛滥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相似文献   

14.
在游人穿梭的南京路,有几人曾经驻足,仔细打量过和平饭店南楼前矗立着的"万国禁烟会会址"的铜牌?又有几人了解"万国禁烟会"这一开启国际合作禁毒先声的历史事件?罂粟花曾美丽绽放,被人们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而喜爱,然而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被财富欲望挟持的西方列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了蕴藏其中的毒魔。从此,毒魔附着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四处蔓延,即使悲剧的肇事者也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毒品泛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世界毒源地的夹击下,中国逐渐从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消费国,毒品再一次在神州大地泛滥成灾,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毒品形势,必须真正打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转我国毒品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据浙江省温州市“6·26”毒品销毁暨禁毒社工宣誓仪式上透露,目前,温州市共到位禁毒专职社工697名,占全省禁毒社工总数的46%。 截至今年5月底,温州市共破获涉毒案件5230起,破获贩毒案件80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66名,查处吸毒人员4426人次。仪式上,逾150公斤毒品被封贴并宣布销毁,100多名禁毒社工参加了现场宣誓。  相似文献   

17.
沈康荣 《社会学》2007,(3):48-61
通过对苏州市戒毒所的新型毒品吸食人员的全面调查发现,新型毒品吸食者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男性占据绝对多数,但女性吸食者增长趋势明显;低学历者多;青少年多;个体职业者多。戒毒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净化社会环境、重燃家庭温馨;提高社工素质、强化社工作用;消除就业歧视、解决就业困难,帮助新型毒品吸食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略谈近年中国禁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毒品泛滥全球并波及中国,引人注目。本文以1993年贩毒、吸毒、缉毒调查(重点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从人口社会学角度阐述贩毒活动和贩毒、吸毒人口构成及形成原因和社会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构想,建议国际禁毒组织和中国政府与社会科学工作者联手抵制毒品黑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服务对象会接二连三地进入大墙之中?除去毒品本身的吸引力,还会有什么外因吗?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其实,有一部分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稳定正常,但是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例如工作不顺心了、家里有人生病了、家里人不理解自己了等,他们就会选择逃避现实,躲到虚幻的世界里。 ,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