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言“一分为二”的思维方法(或思考方式)雄霸大陆数十年。世人(包括古、今、中、外)本来喜爱犯“不当二分法”(又名“极化思考”谬误),添进这“方法”,这个谬误便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这个“一分为二”的哲学不同于西方逻辑学里的“不当二分法”。所谓“不当二分法”,就是不正当地忽略了两极之间的第三者:“中介”“中间形态”,把“不当二分’误认作“正当二分”,把“三”误认作“二”,迷失了第三个框框,犯了“假穷尽”谬误。我早在60年代初在大学担任逻辑课时,非常重视并经常讲授这个西方的“不当二分法”而轻视“一分为…  相似文献   

2.
萧瀚的《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法律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诗性智慧的著作。萧瀚通过点评案件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制度和法律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是超越技术层面的,充溢着终极关怀和思想激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把新制度主义所指的制度的非正式方面,看成正式制度的外部环境之一,而把新、旧制度主义统一起来。同时从这一视角探究制度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并且认为,制度的设计其实就是社会话语的重新设计,新设计的制度的巩固,其实就是新的社会核心价值确立霸权地位的巩固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制度设计时,应该坚持新设计的正式制度与社会核心价值和话语之间的适宜逻辑,而这又要求,精英要么主动适应社会核心价值,要么重新建构核心价值,并使其获得统治地位。此外,还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制度设计时所应坚持的绩效性、道德性和持久性/适应性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商主体制度中,一般均将企业与商主体的概念相等同,这在对企业进行整体性处分的制度设计时就存在理论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因而,借鉴澳门地区的立法经验,将法律中的企业法人概念从企业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将商主体(或称商业企业主)定位为自然人和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将其他企业类型定位在商客体的意义上,建立商业企业主开办企业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处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生产资料等)在各地区的分布和组合都不尽合理。这种分布和组合要么偏重于内地(三线建设时期),要么偏重于沿海(“七五”计划时期)形成忽西忽东、顾此失彼的态势以及生产要素的闲置和浪费。生产要素在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内部的分配和利用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损失和浪费。所以,考察我国要素配置的现状及其弊端之成因,探索优化要素配置之途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显然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心智     
刘东 《中国学术》2001,3(3):151-161
1.更相信理论还是更相信心智,向来就构成了选择的难题,无论对哲人还是对凡人,无论对知识精英还是对普罗大众。在这个智慧创化虽远不敷用,理论生产却久已过剩的年代,——而且是各种历时产出的舶来理论共时性地压向本土心智的年代——,此种选择更是日渐严峻和频繁。只要我们的意识还在活动,只要我们还指望以这种活动的效验来影响介身其中的世界,我们就必须时刻准备从头冒险,——要么因为不信理论而心智不全,要么因为迷信理论而心智不全。  相似文献   

7.
任平,1956年10月生,江苏金湖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现任苏州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政治系副主任。10多年来,任平主要从事两个方向的研究。一是发展哲学与现代化理论,主要著述有《悄悄的革命——一文化价值主体的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论行为方式的变革)((光明日报)1985年2月11日);《行为周期与改革》以入文杂志》1985年第4期)以弹性控制与协调方式》以《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中国现代化制度文明的内在机制》(《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  相似文献   

8.
张力 《兰州学刊》2009,(2):203-209
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国资运营主体)——具体资产运营企业”组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三层制结构,作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示范性法律框架,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既定发展战略中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被近年来中央国有企业群体效益持续走强所证明了有效性的制度安排却因为自身思路酝酿中的逻辑矛盾、对国有企业功能的认识偏差、对政企不分与官商不分的认识混淆,给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不稳定因素,而需要反思并提出制衡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揭示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抑制社会生产力发展、违反人类普适价值和导致民不聊生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对新旧西藏制度变迁的效应进行对比与评价,分析这种制度变迁的必然性,从而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达赖集团复辟封建农奴制度的图谋注定要失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7,(9):47-53
"思想/表达二分法"是版权法的基石,是区分版权保护和公有领域的"分水岭"。同时,"思想/表达二分法"又是一项极富弹性和较为模糊的裁判原则,其与版权保护范围的扩张相伴相随。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表达"的内容经历了严格字面解释到向"非文字性要素"扩张的历史变迁。从版权法具体规则来看,二分法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也并未能够完全排除对思想的版权保护。事实上,二分法的本质是反映产业利益诉求和实现版权激励功能的价值取舍。因此,应当从产业利益的角度理性认知思想表达二分法,并运用市场分析法和案例指导制度丰富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论,进而增强该原则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